“之遠,你的小說怎么樣了?”王中道,“你的版權有沒有賣出去,你可以考慮考慮等《龍蛇2》出來后再賣,興許會好一些。”
“現在沒人買。”王之遠笑道,“等《龍蛇2》播出火了,這類題材火了,興許我的版權就能賣出去了。”
“說到網文,感覺這一行賺錢不容易。不知道這個行業前景怎么樣。”以前的他覺得一個月掙一兩萬已經很多了,現在的他感覺這點收入還不夠。王之遠想過這個問題,他也想看看他們怎么看這一行的,看能不能讓自己有所啟發。
“賺錢都不容易,哪一行都不容易。”李剛道,“影視行業更難辦,你都不知道政策一變,多少項目崩了。”。
袁柏仁道:“我感覺前景比較危險。有個波特五力模型,里面有個因素是替代品的替代能力。網絡文學主要有娛樂功能,它的競爭對手有游戲,影視戶外活動等等。”
“其他行業隨科技的發展會有很多進步如AR,VR等等,會越來越吸引人,如果網絡文學的變化不多的話,用戶數量會慢慢縮減的。”
王之遠道:“我沒想這么宏觀的東西。我也算有點人氣,點擊和收藏上升了很多,收入沒有增長很多。”
王中道:“還是盜版的問題,要是沒有盜版情況會好很多。政策方面越來越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了,我感覺以后會越來越好。”
“實際點講,盜版也有點好處吧。”李剛道,“有很多書莫名其妙就404了,正版看不了了,起碼還有盜版看。”
“對了,盜版是不是也能讓小說有更多讀者,增加讀者規模,增加作品知名度,IP價值。”
“盜版非常有害。”王中道:“網文歷史已經說明了只有付費才能帶來行業的發展和繁榮。”
“最開始網絡小說都是免費的,大家都是靠一腔熱情在寫作。但光靠熱情解決不了作者的吃飯問題,作者的創作得不到持續的收入保證,導致作者一個個流逝,讀者也就斷了糧。就沒有行業發展繁榮這一說。”
“當時也嘗試過廣告,紙質出版等商業模式為作者創收,不過效果不好,一個個網站相繼倒下。有了付費模式,有了正版,作者的收入有了保障,創作能持續下去,讀者有書看,行業才發展起來。”
袁柏仁道:“盜版問題之前也有。當初有流量紅利,每年都新增大量的互聯網用戶,手機用戶,帶來大量的讀者,盜版的傷害還不明顯,現在互聯網用戶規模增長速度下來,盜版的危害一下就顯現出來了。因為盜版,去年行業有超過90億的損失。”
“現在的盜版太猖狂了,你搜網絡小說,盜版比正版先出來!”王之遠道。
“盜版起來成本低,門檻低,一本小說才幾M,沒有服務器壓力。這些盜版網站和廣告聯盟搜索引擎形成密切的利益鏈,一年以億計的利潤,牽涉的利益這么大,太難根除了。”
“他們現在的盜版技術越來越先進,還將主要人員和服務器設置在境外,泳衣逃避國內維權和監管,很難治理。”
王中道:“這個問題還是很有希望解決的。以前音樂版權不是跟網文一樣盜版嚴重嗎,現在隨著國家重視,版權的保護就上去了,大家的觀念也慢慢變化了,覺得掏錢聽音樂是很應該的事。以后網文也會有類似的趨勢。”
王之遠沒想到會聽到這么宏觀的東西,講的是行業趨勢,行業未來。他關心行業未來,他更關心寫手的利益,自己的利益。行業繁榮能讓資本盈利,一般的從業者的生活可能變得更慘,比如韓國男團的練習生們,日子十分凄慘,即使成名也沒有多少錢賺。
“行業發展了,不知道寫手們的權益能不能保證。大神們的權益肯定有保證,現在大神就有資本跟平臺談判了。”王之遠道,“不知道一般寫手的權益能不能保證。”。他還準備用馬甲寫書呢,如果新人作品的權益有保證,他開馬甲賺錢就會比較順利。
袁柏仁道:“你說的那一方面。”他是橫行的編輯對這一塊比較熟悉。
“版權。”王之遠道,“現在新人作品的版權基本都全歸平臺了。版權出售,版權收益跟寫手沒有一點關系。”
袁柏仁笑了起來:“新人的話想這個有點早了。有個笑話不知道你們聽過沒有。”
“有對夫妻鬧離婚。警察問他們為什么要離婚,妻子說他們在商量五百萬怎么花,丈夫只想著自己沒想著她,日子沒法過了。警察說看他們不像很有錢的樣子。丈夫說他們剛買了彩票,在想如果中了500萬怎么花。”
“現實跟這樣差不多。對于大部分的小說來說根本沒有版權收入這一說。也就那些大神的版權能賣出去。版權對新人沒有意義,不用計較這個。”
王中笑道:“你是不知道他的情況。他的那本《國術風云》就是沒多大名氣的時候跟書客談得版權,還談下來了。”
“哦~”袁柏仁點點頭,“我想起來了,這個在業內也挺知名的。”
王之遠不認同袁柏仁的話,確實對大部分新人寫手來說版權沒有意義,因為他們的版權根本沒有價值,不用太過計較。可是反過來說,既然版權沒多大意義價值,為什么平臺不把版權給寫手,或者跟寫手共享版權而是要全版權呢。
他跟袁柏仁不熟,也不清楚他具體的身份,不好直接反駁。
王中道:“我有個朋友一書封神,第一本書簽的合同不好,版權是平臺的,版權賣多少錢賣給誰跟他沒有一點關系。哎~”
“在平臺看來,要花資源把一本書捧紅,這些資源很大可能要打水漂。這些資源其實都是錢,都是投資,要版權很合適。寫手們看來書的訂閱和打賞都和平臺有分成,已經給平臺錢了。書跟自己的孩子一樣,書是自己寫的版權當然是自己的,再說即使平臺要版權也不能說要全版權,版權的收益跟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
“平臺跟寫手的關系像產品和渠道的關系。產品強勢的時候,渠道費用少一些。渠道強勢的時候,產品利潤少一些。知名作者的選擇多議價能力強,能談下版權。在一般寫手面前,平臺太強勢了,寫手只能接受合同。”
“我是寫手,我感覺現在的平臺對新人太狠了,版權跟寫手55分成不過分吧,結果要全版權。”
“我挺喜歡書客的這個項目。我很希望平臺在新人面前別這么強勢。”
“寫了這么久的小說,看了這么久的小說,我有時很喜歡新人的小說。雖然有很多問題,但那稚嫩的技巧,笨拙的表達,真實純粹的情感讓我非常喜歡。對新人好一些,行業內容會更豐富,能有更多的更可能性。對平臺很有好處。”
看上去王中有感而發,一口氣說了這么多,沒有絲毫停頓。他寫手出身,立場更靠近寫手一些。
這么長時間只有一個人說話,李剛感覺氣氛不融洽,不夠熱鬧,他忙舉起酒杯:“說的不錯,來咱們喝一個,祝中神的愿望早點實現。”
幾人一飲而盡。
袁柏仁吃了幾口菜,搖搖頭道:“希望是希望,現實是現實。”
“現實是資本的力量已經進入的平臺,資本的目的就是盈利,它不會放棄“白嫖”這么多本書的版權的,不會放棄這么多收益的。尤其是這種能輕而易舉得到的收益。沒員工敢提出放棄新人合同全版權的提議。沒有新人能撼動平臺的地位和決定。”
“對新人來說還是腳踏實地要緊。先寫書發書,有名氣有粉絲后一切就自然而然了。”
王之遠笑道:“腳踏實地的同時仰望星空,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徐皓豐心有所感:“第一部作品非常重要,很可能你的第一部作品是你最好的作品,也是你影響力最大的作品。”
李剛道:“對第一部很重要。”
“還有名氣粉絲這種東西太虛了。有知名導演、著名編劇和明星電影,失利的也不少,票房達不到預期很正常。”
王中道:“名氣粉絲是一種珍貴的資源。有了它的幫助,你的作品能很快打開局面,但作品最終還是靠質量說話。我認識好幾個大神一書封神,第二本書的質量就不行了泯然眾人矣,再然后名氣就漸漸消散了。”
“怎么會這樣呢?”王之遠道,“感覺大神們能力都很強啊,還有那么多粉絲和資源,怎么會不行了呢。”
王之遠很關心這個問題。雖然他不是大神,但他感覺他正在金手指的幫助下走在大神的路上,成為大神也是他有金手指后的目標之一。成為大神也不能保證成功就太可怕了,他努力到最后,達成目標了,還不能讓自己成功?
他想過這個問題,他想看看神格穩固(作品質量和市場價值一直頂尖)的王中是怎么想的。
王中道:“這個跟市場有關,也跟寫手有關。”
“書的成績好是靠實力。書的成績達到頂尖,靠的是市場、時代還有運氣。”
“有時我們搞不清楚書為什么莫名其妙就火得這么厲害,想靠延續以前的做法繼續成功,結果只是刻舟求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