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介紹的一家花店,在云南,自家有巨大的花棚,和各種品種的花。賣家不是特別勤快那種,偶爾在朋友圈貼幾張花棚里的照片,念叨一下什么什么花開了,什么什么花摘了。
看到倫敦眼的時候,有點小震撼,當然這個震撼相較于在收到本尊之后的震撼,實在算不上什么。但當時只是看著照片里的,已經實實在在被它的花型和顏色驚艷到了。
詢問了價格,微信轉了錢,賣家很快把運單號拍來,走航空大約三五天。接著發來一串如何退換貨、如何醒花、修剪護養的注意事項。
然后我就把這事給忘了。
早上起來雨已經下了一會兒。這么看出去,院子里除了零星的幾朵三角梅,再沒別的顏色。看見那個長長的紙盒躺在門口,根本想不起來買過什么。
打開,里面滿滿當當濃密的墨綠色葉子,另一頭被包著看不出是什么花。想整把取出,手指上立刻被扎了幾個眼。這才想起來,是云南寄來的玫瑰。
花苞被薄薄的瓦楞紙隔成整整齊齊的三排,將瓦楞紙抽掉,珊瑚色的奧斯汀大花立刻轟然散開,跟著的是撲鼻的濃香。
是撲鼻,一點都不沖鼻。花里面,最難以接受的是百合的香味,實在是連想象一下的意愿都沒有。
戴上手套,修剪去過長的花莖和已枯萎的枝葉。不得不贊嘆,因為從沒見過這么濃郁茂盛的枝葉。
這才想過來平常在花店里買的鮮切花,顯然都是被事先打理過的,留下的枝葉純粹為了烘托和點綴,數量非常有限也通常被忽略。
所以一直以為,玫瑰的枝葉就是那么少。大概為了不占取更多的營養?不要喧賓奪主?
但事實上顯然不是啊,面前的這一篷枝和葉,飽滿濃密,旺盛而鮮活。也只有這樣,它們才能支撐起奧斯汀沉甸甸的花朵。
它們從來相依相守,哪有孰輕孰重。
二十枝,插滿了玻璃的花瓶。
屋子里比外面暖和,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綻開。原本聚攏的花苞,這么一會兒工夫,已經層層疊疊的打開。
這樣盛放的姿態,很震撼。
極少買鮮切花,因為我能給它們的,除了水和并不充足的陽光,大概最多是一點點營養液。應該是不愿意眼睜睜看見它們很快的枯萎死去。
這一次,我要認真看著它們在眼前一點點死去。
這樣的體驗,一次也就夠了。
放在電腦邊上,一支沉甸甸垂下來,拳頭大小,珊瑚色的重瓣,神仙般的顏值,極討喜的濃香。
我會記住你曾經這么好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