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去看話劇,城里不算特別有名的劇院。門面不大,裝飾卻有百老匯劇院的范兒,屬于越看越耐看的那種。
趕過來的路上堵車厲害,車子一起一停的,我居然暈車,頭昏腦漲外加惡心。一大波人躲在劇院里吹空調,我卻只能站在外面吹著熱風透氣。
我已是盡量靠著墻邊,卻被后面一個人猛推了一把,幾乎摔下臺階。抬頭才看清楚,那人只是嫌我擋路,順手將我推開。
沒力氣說什么,繼續貼著墻站,抱著塑料袋難受。
也就沒注意到,那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是如何出現在很有腔調的劇院玻璃門口。
這么熱的天,他穿著長袖長褲,還是對襟的老款式,我就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看到他摸出香煙,我又轉開了腦袋。二手煙什么的,我倒不是特別在乎,只是這個當口,任何味道對我來說都太strong了。
余光里看到他走到離我很遠的地方把煙點了,和普通抽煙的人一樣,面龐在火光明滅的后面沉默。
他身上的衣服,很容易讓人覺得穿越回了老上海。雖然在抽煙,但老人家的風度姿態當真很耐看。
接著有一群小朋友從里面跑出來,聚在門口玩。他很快從原來的位置移開,避到屋檐外的人行道上。那里行人很多,熙熙攘攘,他貼著墻站著,盡量不擋著過路人。
被小朋友的說笑吸引,我看了一會兒他們,再抬頭,那位老人家不見了。
然后有人很快從我身后繞到我的身側,彎著身子費力但很迅速地將煙蒂扔進專門的煙槽里。我看出是他,也才注意到自己擋著他的路。
想要讓開,他已經轉身離開。沒有推搡吆喝,雖然對他來說并不方便,但他還是以最不打擾旁人的方式,將手中的東西處理掉。
回想了一下,從見到他,到他離開,我自始至終沒有聞到煙味,哪怕在很近的距離。
這是怎樣的修養,才會做到不給旁人帶來任何的不適或不方便。
演出的鈴聲響起,我才披著衣服進去。舞臺上喜怒哀樂,很快繽紛上演。
演到小孩子與鄉下的爺爺見面,感嘆老家變化太大,連蟋蟀都捉不著了。爺爺用滬語唱了一段童謠,好聽又有趣,臺下一片共鳴喝彩。
燈光最終落在這位演員的身上,我就呆住了。剛才在門口的,不就是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