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改革,為了讓你們更容易理解它的形勢,我就不寫明它的內容了,而是換個有意思的說法,讓它和中國歷代的政治改革做個比較。
中國的政治改革,無論皇帝是姓什么屬什么的,都會斬釘截鐵地制定維護自己能繼續統治下去的改革方法。(盡管也有王莽這種超時空的改革家)因為每一個皇帝都會毫無例外地做著自己的子子孫孫千秋萬代的春秋大夢(如朱老四),或者是兒子不靠譜,唯獨尋找能讓自己長命百歲的法寶。(如秦始皇)他們把整個天下都看作是自己家里的東西,萬民只是他們臨時雇來的打工仔管家,所以政治改革不改得讓自己舒服點,委屈誰呢?
可是反觀日本,雖然德川幕府將軍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但是它只是名義上的統治者,實際的精神首領還立在京都吶。(可惜這位首領由于之前的原因有些委屈)說白一點自己就是一個被委托權力的代理商,至于CEO(天皇)的生活質量將軍大人是不想過分關心的,平時給你個面子來裝作看看你就算仁義盡致了,給你足夠的玩具自個兒在京都里玩到死吧。而且將軍如果提前掛掉了,其下一任將軍也沒有遵守嫡長子繼承制原則,而是從其德川御三家(水戶、紀伊、尾張)里展開拉票大戰,誰有能力誰就能撈起這個代理商繼續干,頗有貴族民主制的統治風格。
因此在日本以外的國家眼里,日本有兩個“王”是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問題,當時中國就經常封征夷大將軍為“日本王”(例如優秀的秀吉同志),畢竟就連鄰國的中國也搞不清楚他們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詳細的天皇與將軍的愛恨情仇關系我也不想過多的介入,畢竟這不是一篇路邊社的野草文章。總的來說就是,日本將軍治理國家完全是為了本家,而并非代表著國家的意志,由此可觀,當時日本的境況也與中國清朝類似,被當時和人民意志相悖的統治階層所奴役。那時候,中國外交實際上也只能叫清國,日本外交實際上也只能叫德川。
只可惜,中國在近代當中疾病積弱,而德川即使操蛋也和統治的人民同一民族,這就決定了后來兩國發展故事的完全不盡相同。
還是越簡單的政府越好談呀。
回到天保,當時大鹽平八郎起義后,由于精神領袖的心學傳播,各地依然風起云涌,農民起義變成了家常便飯,日本的農民在當時不是種地的代名詞,而是造反的義勇軍,幾乎全部的農民都加入了造反軍或者在謀思著下一步跟著誰造反的企圖,農田是沒有人種了(即使種出來也自己吃,沒人交糧),一開始政府軍還在各地積極地鎮壓起義,到了后來因為幕府供給的糧食逐漸從大米大魚向樹皮草根演變,這可不行,人是鐵飯是鋼,于是很多政府軍選擇了消極應對或者直接一跺腳跟著農民們反了,幕府的武力鎮壓逐漸地站不住腳了。
這一連環的炸藥包就扔到了首席老中水野忠邦的案首中,水野忠邦作為唐津藩第四代藩主以優異的行政能力在幕府中取得了老中(首席執政官)的權力(相傳也有買官得位之說),在德川家齊前期為幕府的穩定有著一定成果的貢獻。可是老天卻不想讓他安安靜靜地做一個舊秩序的維護者,面對農民的滿腔怒火和德川家全體成員一齊餓死的威脅內外交困的局面下,他如果沒有什么作為的話,估計江戶幕府就會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涼的更快了。但無論江戶幕府幕府涼的快還是慢,如果得罪了哪邊的勢力,自己的頭的溫度是絕對要比幕府涼的要快那么一些的。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馬上把正在御幸的將軍拉來,我們要立即開個會商討一些措施了”懷著求生欲超強的精神,的水野立即意識到了是“祖宗之法”出了問題,于是一場不關于真理的大討論即將開幕。
讓我們先來看看參會人員的陣容吧:
主持人:水野忠邦
與會人員:德川家齊、水野忠邦、混吃等死官員A、混吃等死官員B....(以此類推)
會議主題:如何撈起使人民處于水火之中的幕府統治
簡單的提綱就這樣立好了,下面就正式開始討論:
近臣:“大家早上好呀,今年的櫻花還是開的那么棒呀!不知道大家晚上有沒有時間......”
水野無奈地敲了敲桌子,提醒這位近臣快些進入主題。
近臣:“哈哈,剛才稍微活躍活躍氣氛嘛,那我們就開始啦,我就單刀直入地指出,這次的主要問題是農民不給我們交糧啊,這樣就拿不到水野家老收的額外指標......”
水野脾氣很好,隨便找個人把這位實在的近臣拖了下去,自己搶過話筒繼續主持這場會議。
水野:“咳咳,最近西邊的中國發生了啥事情你們知道么?沒錯,鴉片戰爭已經結束了,清國敗給了大英帝國,這說明啥?我們現在不但有內部農民的鬧騰,還有被外國人敲詐勒索的危險。哎那位朋友別一臉想跑路的表情好嗎...至少現在他們還對我們不感興趣對吧,所以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要以不變應萬變呀,如果沒有幕府,日本就是一盤散沙,你們就只能天天晚上和洋人一起睡了。所以我們要盡力的保全幕府懂么?所以我們要改革,讓它能更多的壓榨...不,煥發出新的活力出來。你們發表一下意見呀,一個個在會上睡成這樣我很尷尬的呀!”
眾人勉強睜開了睡眼惺忪的眼睛,齊聲言到:“這里你是老大,你說了算。”
水野:“好!要的就是你們這群廢物的這句話,那在開會以前我就把改革的內容理好了,大概講一下吧。第一,為了團結一心抵御外辱,我們需要充足的糧食儲備,所以我覺得以前訂制的法律對農民不夠狠,讓他們門也不出了吧,要一心一意搞生產,在街上看到農民就做掉怎么樣?”
眾人:“沒意見,反正不是我種。”
水野:“下一項,最近奢侈之風盛行呀,根據我嚴密的調查,和一個叫“株仲間”(同業公會)的玩意兒有關系,我們強行把它查封掉,這樣子浮躁的情緒就會減輕很多,順便控制一下大眾思想,殺雞儆猴,豈不美哉?”
眾人:“沒意見,反正不是我封。”
水野:“非常好,下一個,我總覺得幕府太節儉啦,把一大堆的地都分了出去,自己只能守在江戶這個可憐的地方,所以我建議把江戶城周圍10里、大阪城周圍 4里范圍內的領地收作幕府直轄領地,然后派幾個中央直屬官員去管管吧,你們覺得呢?”
眾人:“沒意見,應該不是我去管。”
水野:“最后,因為我們的老大哥清國也打不過洋人,因此即使按照腳趾頭的邏輯也能猜到我們去打也只能灰飛煙滅。因此我們決定德川家的尊嚴先放一放,他們要油補油,要水補水吧,畢竟他們不爽真開我們幾炮也不僅僅是油水的問題了,大家有意見嘛?”
除了德川家齊有點不爽以外,其他官員都默認地點了點頭。
水野:“哦對啦,最后順便提一個事情吧。我覺得我們壓制例如薩摩藩、長州藩這些外藩幾百年的時間了,好像他們現在也是過得生不如死的感覺。那種鄉下的偏遠的地方要你們去管的話,你們有幾個人愿意去?”
眾人連忙搖頭,生怕這位老中頭腦一熱真的把自己貶去那種地方去。
水野:“猜你們這群飯桶也不想去,所以還不如多給一點好處給當地的藩主,讓他們好好幫我們管管,畢竟把當地藩主逼死了,這政府更要玩完,所以就給點經濟福利吧,你們有意見嘛?”
眾人:“這...您都這樣說了,想有意見都難呀...”
水野:“OK!看來今天的會議進展得很順利呀,大家都是人民的代表,幾乎沒意見就代表我們這個改革是向著民心的,那這次改革的名字就定為天保改革啦,如果大家沒啥問題的話,就散會吧,辛苦大家啦!”
在最后最熱烈而真誠的掌聲中,眾人結束了會議,領著自己的開會“津貼”回家睡覺了。
著名的“天保改革”就這么確立了下來。
水野卻不知道,雖然這次會議看起來的確解決了一些實際上的問題,但他卻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他在解開導火索的過程中,卻為未來的德川幕府的涅滅埋下了一個更加威力巨大的火藥桶,想必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維持秩序的方案會變成幕府的掘墓神器吧。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雖然這是由幕府內部“人民”提案表決出來的方案,但真的要把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話,相信絕大部分已經準備和幕府死磕下去的農民們是不會輕易買賬的。
“我們本來就一無所有,身無分文,還要在你這個孫子政府的命令下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我糧食你都沒有給我節約一下試試?這**改革嚇唬誰呢?”如果直白一些的話當時農民的心境也莫非于此,但鑒于幕府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來進行對內鎮壓,于是風靡一時的農民起義運動在天保改革后逐漸降溫,也算是改革的其中一個成效。
但改革的副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卻越來越明顯:農民們的怒火卻沒有因此停息,他們與脫藩的浪士、有見識的官吏、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們積極聯系,在宣揚天皇才是正統,代理都是垃圾思想的撮合下,組成了一個著名的超越階級的理論學派:尊王派,它以后還會和另一個影響深遠的學派又進行聯合,組成一個有組織有巨大動能的政治軍事力量,但這些都是后話了。這是水野改革的第一個致命失誤,過度壓制。
第二個致命錯誤卻恰恰相反:過度放松。當時西南偏遠地區的藩們經歷過天保饑饉后,用兩個比較強勢的大藩的情況作為代表:鹿兒島薩摩藩本來就負債累累,更加奄奄一息;山口長州藩藩權動蕩,人民民不聊生。水野是眼看著這些藩有即將被農民奪權的趨勢,于是才開始將中央的財力轉移一些來扶持這群即將倒閉的西南破產公司。
援助的效果也很可觀:薩摩家老(島津行政官)調所廣鄉的精湛的治藩術下,薩摩藩對外整理藩債,增產砂糖等土特產,對內加強專賣,同琉球進行秘密貿易,一下子竟然把欠了十幾年的外債全部還清了,從此以后薩摩的藩力蒸蒸日上,未來即將在兩位傳奇領導人和一位武官的麾下創造西南藩的奇跡。長州藩在得到援助之前各地爆發一揆已是家常便飯,而且官吏們比前面逼平八郎上梁山的貪官們有過之而無不及;也于家老村田清風的革新下,真正實現了緊縮財政開支,采用了重商主義的策略,擴張財源與武備,而且成為了尊王派思想的核心據點,全國一半以上的尊王志士都集結于長州,它是未來改天換地的大戰的重要協助者,盡管它現在和前者薩摩藩一點聯系也沒有。
水野也絕對沒有想到,他小小援助過頭的這幾家破產公司,以后竟然會聯合起來踢倒自己承包的老公司,然后一屁股坐上股東的位置。看來水野一定意義上,也算一位曲線救國的“維新志士”吧。
總之,天保改革就是主要想治理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順便無心插的柳樹卻成了樹蔭。明擺著的不滿隨即在各階層中擴散開來,最后終于在1843年,各階層聯名的彈劾令中,水野被迫下野,天保改革宣布流產。
未來的舞臺,從來不是舊事物的獨唱;而是新天地與舊利益所碰撞的激情的鳴奏曲,人民總在無限的對立中進行著成長與改良,我們的世界才會一直在進步。現在,東方的英雄傳說已經接近末尾,接下來的故事,就交給西南的舞臺吧!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9-01-20/5c4474d2dc614.jpeg)
靖武次代
這里就是一個舊故事的分界點啦,今后依然會按照我自己特有的思路來敘述故事,可能時間點會比較亂,也希望大家能給我一些不好的地方一點建議,總之,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