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在漢朝略好于秦朝,但也有限。
在很多正統人士看來,商人是剝削者,他們不止剝削貧賤的農戶,甚至剝奪富貴的官紳。
而在初一的隊伍中,對商人卻沒有鄙夷,只因初一生財有道之名流傳甚廣,而受惠者更多。
臨濟北城有一座不大的財神廟,因著臨濟豪商不少,香火也算旺盛。
初一于巳時準時來到財神廟前,這里聚集著一些商戶,在商戶的外圍,是良鄉士卒。
沒有他們驅趕,這些豪商根本不會來。
“驚擾諸位了。”初一拱手問好,一臉笑容。
豪商們望著這年輕過分的統帥,在一旁士卒的看管下,到不好給他臉色,聽了問好,都忙著拱手見禮。
“三五日間城門便會打開,諸位去留隨意,只是家財不可帶走,但這財產還是諸位的,除了大奸大惡之人,初一分文不取。”
初一這話是為了安定人心,具體能起到多大的效果,他也并不在意。
想要有發展,就不可能把所有人看管起來,開放城門是早晚的。
但想把郡中財產帶走,對不起,沒門。
“今日祭財神,諸位生財有道,理當共賞。”
說完這話,初一不再多言,直接向著財神廟走去。
財神廟有廟祝,只是初一不會讓他祭拜,主要祭拜者,必然是他自己。
“弟子初一,愧領樂安郡太守,今焚香祭拜財神爺,貢品如數供奉財神,祈求財神可為樂安郡帶來財運,祭奉貢品。”
初一口中念叨著廟祝為他寫下的話語,對著財神爺相躬身拜過,把手中檀香插入香爐之中。
“貢品五銖千錢。”
旁邊有人唱名,立刻有人送上五銖千錢放在桌案上。
“貢品十金百銀。”
又有人上前送上十金百銀。
耳邊廟祝唱名聲陣陣,初一卻無意關注這些,只是把目光望向“卍”字符,在它閃爍的瞬間點開。
點開的“卍”字符果然出現變化,原本占據極大位置的良鄉灶王爺神像變小了,在它身邊,一個更大一些的財神爺神像正在形成。
他靜靜等待,直至財神爺形象越發清晰,一道信息傳來。
“果然,空懸的樂安郡財神爺神位。”
初一見猜想得到證實,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在心中默念任職。
“卍”字符閃爍一下,關閉后藏于眼角。
初一錯愕,突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上一次得到灶王爺神位的時候,“卍”字符好像有好幾天不能用。
“若是這樣……接下來兩次祭拜豈不是要等等了?”
他正這般猜想著,突然眼前紅光大作,耳邊有陣陣呢喃聲。
“祈求財神爺保佑我家老爺平安歸來。”
“財神爺保佑我偷藏起來的錢老爺不知道。”
“我這買賣被困在臨濟,眼看便要過了交期,如今不能出城,財神爺保佑,我可怎么辦啊?”
……
各種紛雜的祈禱聲是那么的熟悉,初一瞬間點開“卍”字符。
樂安郡財神爺的神位居于正中,良鄉灶王爺的神位在他左側,略小一些。
在神相上面,一道金色閃爍著,初一觀之,便有文字進入腦海: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神君。
這是神名,灶王爺也有。
目光上挑,只見太平道神上使神性之上,多了一條“樂安郡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神君神性”,后面的數值是0。
他目光向下,發現身體屬性數值所在的地方沒有變化。
“樂安郡大于良鄉縣,所以這神相也大了一些,倒是挺人性化。”
初一心中想著,目光望著財神爺的神相,很是滿意。
在他要關掉“卍”字符時,視線突然出現變化,神相、數值全部消失,而出現在眼前的,是九枚明暗不定的金光。
在九枚明暗不定的金光后面,是一些碎小的金色光點,小而零碎,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地方稀疏。
“這是什么?”
初一心中詫異,便在思索之時,一道信息進入腦中,為他解釋了九枚金光的含義。
九枚金光,對應的是樂安郡九座城池,光暗,代表著城池的富裕程度。
“這……可真神奇,但良鄉為什么沒有?”
初一想了想,猜測可能是良鄉太小,只是一縣之地,不需要這么復雜。
“果然人性化啊。”
初一心中感嘆,目光望向九枚金光。
金光位置倒是與他看過的樂安郡地圖所差無幾,最亮的一顆便是他所在的臨濟。
臨濟作為郡治所,便如后世市政府一般,在一郡之中的地位最重。
這時代不似后世,商政區分較大,在這個時代,一切經濟的發展都取決于政治。
郡中經濟最好的,必然是郡治所。
州中經濟最好的,必然是州治所。
想要改變,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即使是良鄉,經過初一一年的改造,經濟情況同樣不如涿郡治所涿縣。
屁股決定腦袋,政治決定經濟,是封建時代必然產物。
“臨濟、樂安兩處正好占了第一、第二,寥城、千乘兩處正好占了倒數第一、倒數第二,這兩前兩后,居然讓我湊齊了。”
觀察了一陣,初一心中想道。
“天王,祭祀已經完成,要跟豪商們說話么?”翁老走過來問道。
初一想了想,點點頭讓他帶人進來。
豪商們的衣著稱不上豪華,這年代他們的地位可不高,哪怕里面穿著絲綢,外面卻不行。
眾人怯怯的走進來,目光不由自主的聚集在初一身上。
“我叫初一,太平道神上使,良鄉渠帥,朋友們都稱呼一聲天王,你們怎么稱呼我都好,只要別叫娥賊便是。”
初一最后一句話嚇得一群豪商連道不敢。
“遵紀守法,公平買賣,我保你們一個安全的環境,若是敢壓榨百姓,烘托物價,我同樣保證抄家滅族,還有什么疑惑么?”
眾人互相看看,沒人敢開口,都搖頭表示沒有疑議,唯獨一人,左顧右盼,欲言又止。
初一望著他:“你有什么想法就說,我不是吃人的老虎,更不是弒殺之人,合情合理,都可以商量。”
那人留著三寸短須,看起來四十多歲,容貌保養的還好,只是身上沒什么豪商氣勢,在一群人中也顯得拘謹。
“我是,我是李甲賈的三掌柜。”那人拘謹的說道。
初一點點頭,這李甲賈之名,他聽翁老說過。
李甲賈不叫李甲賈,具體叫什么初一不知道,只知道這個外號,大家也都這么稱呼他。
甲賈中的甲指的是臨濟甲、乙、丙、丁四市中的甲市,賈指的是坐在店門中銷售的商人。
李甲賈這個外號,也可以理解為李甲市,意思是整個甲市都是李家的。
說法有些夸張,但可見他在商人中的地位,這名字也佐證著他的財富。
臨濟豪商,當之無愧。
“李甲賈不敢來,推薦你來,你既然有事情也可以說,我不會因為他不來就怪罪他,我這人很講理的。”
初一反復強調自己守禮、講理,實在是因為黃巾軍的名聲太差。
想要商業發達,首先需要一個安穩的社會基礎,而初一的到來正好打破了這個基礎,他正努力彌補這一點缺失。
“我不是說這事,我是想舉報他為富不仁,巧取豪奪之罪。”三掌柜出乎意料的說道。
初一眉頭皺起,眼中帶著一絲不滿。
他正想穩住市場,而這三掌柜卻是在為他挑起事端,他與那些一根筋鬧革命的黃巾軍不同。
他們喜歡破壞,習慣打著各種正義的旗號破壞市場,而初一卻不認同這種做法。
“說說。”初一言簡意賅的說道。
這是他在樂安郡遇到的第一件事,這件事的處理方式,會影響樂安郡人對他的認知,也會影響他手下理解他對樂安郡人的態度,由不得他不謹慎。
“我本甲市商賈,家里世代做麻布生意,甲市中便有三家店鋪,李甲賈買通郡守,吞并我家生意,更讓我不能伸冤,只能委屈在他家做掌柜,請天王為我做主。”
三掌柜說完,直接排眾而出,跪在地上。
初一沒有看他,而是望著后面的一眾豪商,從他們的表情上,初一能看出此人沒有撒謊。
“你想我怎么處置李甲賈?”初一沒有急著解決,而是反問道。
三掌柜一愣,沒想到初一不借著機會吞并李甲賈的財產,而是問他如何處理。
“小人希望天王能殺了李甲賈,小人愿意將財產全部捐給天王。”三掌柜咬牙說道。
后面的豪商互相看了一眼,都覺得這三掌柜當真心狠。
錢財不要,只為報仇,這樣的人,惹不得。
做生意,經營買賣,和氣生財,最要不得的就是意氣用事。
不過他們也理解這三掌柜,祖祖輩輩積累的財富,被人巧取豪奪,這已經是不是買賣,而是赤裸裸的仇恨。
“這不公平。”
初一緩緩開口,上前扶起三掌柜。
三掌柜起身,疑惑的望著初一,不明所以。
“他殺你家人了?”初一問。
“不曾。”三掌柜搖頭。
“他逼死你家人了?”初一再問。
“家父雖然因此得病,卻并未身亡。”三掌柜答道。
初一點點頭:“他一沒殺你家人,二沒逼死你家人,你要他性命,這不合理。”
三掌柜錯愕,娥賊什么時候這么講道理了?他們不是見到壞人就殺么?
何止是他驚訝,便是他身后的豪商也一臉懵逼。
他們本以為李甲賈在劫難逃,誰想到這位天王根本沒想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