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突然出現在譙地,還開口說話,這事不脛而走,傳得神乎其神。
葛陂的男女老少都是文盲,弄不懂黃龍為何在葛陂上空出現?
就在葛陂男女們為黃龍現身的事搞得莫名其妙時,一位名叫荀彧的名士來到葛陂,說是受曹操委派,和許氏兄弟談判,請許氏兄弟務必出山,輔助曹操,成就王霸之業。
許褚說荀彧只有解開黃龍突然現身這個惱人問題,才肯和曹操談判。
荀彧笑道:“這有何難?待我細細道來!“
荀彧說大漢熹平五年的時候,譙縣上空出現了黃龍,這事大家都知道吧。當時譙縣的地方官把這情況寫成文本,遞交給光祿大夫橋玄。這橋玄雖然學問淵博,陰陽八卦之類懂不少,可就是琢磨不透譙縣見龍之事,遂問太史令單飏,你說這是咋回事,搞得我腦袋暈乎乎的。單飏對天宮、算術方面頗有研究,是這方面的專家,說以后必有稱王的人在譙縣誕生,不到五十年,還會有黃龍出現,天象經常和人事相應,這就是天人感應。
喲嗬,荀彧拋出了天人感應說,葛陂的高層領導人認為有道理,對荀彧佩服得五體投地。
許褚誠懇地說道:“荀先生,你學問太高了,真有料,我~~~我想拜你為師!“
荀彧聽了,一臉茫然,因為他沒聽懂“有料“是什么意思!
原來這是許大粗的魂魄在許褚大腦記憶區輸出的網絡酷詞,荀彧豈能知道。
荀彧說曹丞相重視人才,思賢如渴,許氏三兄弟在葛陂的保衛家園工作,干得相當漂亮,曹丞相經常夸獎。還說許氏三兄弟武藝高強,威名遠播,到了曹丞相麾下,一定會得到重用的,云云。
許氏三兄弟一邊認真聽荀彧的外交語言,一邊思索如何應對曹操方面的壓力。
因為葛陂處在許都曹操、徐州劉備、淮南袁術這三大勢力的夾擊之中,加上無敵神將呂布勢力、黃巾軍殘部的騷擾,處境極其艱難。
許氏三兄弟的主張很簡單,在葛陂自成一體,不隸屬于周邊任何一方勢力。想征服我,那就開打!
自由是最寶貴的,古今皆然。
此時的葛陂百姓,奉許氏三兄弟為神級人物,唯他們馬首是贍。
許氏三兄弟也樂于做葛陂百姓的首領,男耕女織,生活無憂,搞獨立王國,悠哉樂哉。
作為亂世中的一方百姓,結寨自保,是最原始而又必然的選擇。
俺一不偷二不搶,不擾亂四方,就在自己家鄉生活。不管是官軍還是賊軍,一律拒之門外,這就是葛陂百姓的生活理念。
為了營筑葛陂工事,許氏三兄弟和百姓們夜以繼日,費了數月時間,構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比祝家莊還要堅固耐打。
葛陂工事建成后,多股盜賊被百姓們擊退。此后,小股盜賊只要經過葛陂,都繞道而行,不敢再打了。因為他們知道,上去十個,至少完蛋八個。有一二個活著回來,那是事先燒了高香。
荀彧從口袋里掏出曹操親筆寫就的詔書,說是從許都皇宮里發出來的。大漢天子劉協親自下的詔書,請譙郡葛陂許氏三兄弟攜鄉民前往任城,投奔曹操曹丞相,聽候調遣!
這下子,許氏三兄弟不樂意了,許仁首先發話:“我說荀先生,你昨晚睡覺枕頭有沒有墊得高一點?當心閃了脖子!這是想收編咱們葛陂人馬。說得難聽點,這是招降咱們,把咱們當成了賊寇!“
許定冷聲道:“荀先生,我們好酒好肉招待你,把你當成寶。你倒好,和我們耍滑,要收編葛陂人馬。這是我們許氏三兄弟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盤,曹操說拿走就拿走?不成,葛陂軍一向保持獨立,不管哪方諸侯來收編誘降,咱們都不干!“
許褚坐在角落里,雙眼微合,面無表情,一聲不吭。
荀彧此時超級怕呀,因為他擔心許氏三兄弟一旦暴怒,搞得不好,會殺了他。
在那個你死我活的大亂之世,人的生命如小草般,非常脆弱,隨時隨地有掉腦袋的可能。
荀彧求救般地望著許褚,低聲道:“仲康,你大哥、小弟反對投奔曹丞相,這是違抗皇命,你說怎么辦?“
許褚盯著荀彧,看了好一會,看得荀彧心里直打鼓,不知許褚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許定、許仁和其它山寨頭領一齊望著許褚,等他說話。
因為如今許褚是葛陂之主,一言九鼎。他說投奔曹操,葛陂軍就歸屬曹操軍了。
許褚終于發話了:“荀先生,我雖然目不識丁,但也知曉一些禮義廉恥。我和你家曹丞相沒有接觸過,但對曹丞相以往的故事,倒是聽了不少。有人說他是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扯大旗當虎皮,到處征討不聽話的小諸侯。最近幾年不斷對徐州軍民用兵,把徐州牧陶謙活活整死了!你知道嗎,原來富庶的徐州地區,現在一片荒涼,百姓饑寒交迫,流離失所,慘不忍睹。這一切,你家曹丞相肯定有份!“
停頓了一下,許褚又說道:“再遠的就不說了,張邈原是曹操的故交,只因結連呂布反曹,也被曹操整死了。張邈死得好慘啊,跟隨呂布投奔劉備,全家及弟弟張超都被曹操殺死于雍丘。張邈在向袁術借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殺,死~~~死得好慘哪!“
荀彧沒想到許褚辭鋒如此銳利,全然不像文盲說的話,感到十分奇怪?他怎么知道如此多的內幕?所用詞語為何文白相間?
匪夷所思!
其實許褚之所以說出這樣高水平的話,許大粗的魂魄起了很大作用,動用看過的《三國志》、《三國演義》等書籍知識,通過許褚的嘴巴說出來。
其實許褚說這些話時,他自己也不太懂,只是說說而已。
一旁葛陂軍的將士聽了,沒有一個人能真正聽懂的,因為他們都是文盲啊。
但荀彧聽懂了,他知道在葛陂呆下去,不可能改變許氏三兄弟的觀點,目前情況,葛陂軍是不可能投奔曹軍的。
荀彧回到任城,向曹操復命,說許氏三兄弟不肯奉詔,寧愿在葛陂結寨自保,獨抗盜賊。
曹操聽了,自然失望啊,嘆道:“只怪我沒有宣傳好大漢恩德,致使許氏三兄弟不愿帶領葛陂軍投奔咱家。這事權且作罷,眼下最要緊的,是如何盡快消滅何儀、黃劭這支黃巾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