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學生們表演經典文化節(jié)目。(記者徐延春攝)
生活日報5月15日訊(記者 李明 李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15日上午9:25,濟南府學文廟大成殿前傳來朗朗誦讀聲,上千名小學生齊聲誦讀52句論語名句,這是“和諧中華”第二屆海峽兩岸經典文化推廣會演的主題活動之一,此次活動,主會場設在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濟南府學文廟,而同一時刻,臺灣臺中市的學生也在朗誦著相同的經典名句。
為什么要從小讀論語?背過這些詞句有什么用?部分家長和學生對此表示不理解。15日上午,臺灣新黨黨主席郁慕明和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先生現場給孩子們上課,闡述背誦四書五經的意義。
臺灣新黨黨主席郁慕明: 想要記憶力好,一定要背經典
“我小學三年級就把《論語》、《孟子》都背完了,假如你們想年紀大了還能有好的記憶力,就要背誦四書五經。”郁慕明以親身經驗為例,向現場的學生們闡述誦讀國學經典的實際好處。
郁慕明說,書法是中華文化的軟實力,用鋼筆、鉛筆、圓珠筆寫字都很硬,很容易,但是用毛筆要想得心應手就不容易了,要在軟中用氣才能寫出一手好字。同樣,四書五經,非常簡單,沒有太復雜的字,有時候8個字就代表了無限的意義。一首七言詩只有短短28個字,可是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為什么解讀不一樣,因為內涵深刻,不同的人看到會進行不同的推演,這就是中華文化的經典。
“現在越來越體會到小時候朗誦背書,絕對對記憶力是有幫助的。”郁慕明說自己從小學三年級就全部背完了《論語》、《孟子》,后來又背《唐詩三百首》、《大學》、《中庸》,一開始也是父母逼著背,6歲以前背誦最好,12歲也可以吸納這些東西。“假設你們慢慢長大,希望自己記憶力很好,就一定要誦讀經典。”
郁慕明還教給孩子們,誦讀經典,不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進入大腦,假設讀出來,就會在大腦里留下印象深刻。現在有了網絡,很多資料可以上網去查,但是大聲讀出來的東西卻會永遠記得。
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 不要讓垃圾信息沖淡經典
張銘清對誦讀經典作為第二屆海峽兩岸經典文化推廣會演活動之一非常贊同,他說,現代社會每天面對海量信息,其中不乏垃圾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占用很多寶貴的時間,而且對經典信息進行了稀釋和沖淡。
論語為什么是經典,因為是經過時間的淘洗保留下來的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沙子里面的金子。漢字是最優(yōu)美的文字,我們要為漢字而自豪,國學經典里面有豐富的文化信息和符號,認真地去鉆研體悟,指導做人做事。
“現在社會很浮躁,對經典不夠重視。”張銘清說,淺閱讀不是深入的理解,這樣對先人智慧的結晶是一種不敬,對中華文化是很大的損失,因此經典文化要推廣,第一,必須是經典,第二需要推廣,需要一定的形式,誦讀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張銘清引用杜甫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他鼓勵臺下的小學生們,若干年后要變成濟南的名士,就必須認真誦讀經典,學習經典,理解和發(fā)展經典,才有可能提升整個中華民族的品味,吸取營養(y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