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張曉吃完了早飯,那邊曹家甸,王秀瑜和張忠義也剛剛吃完早飯。
張忠義昨天從市里回到曹家甸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六點多將近七點多鐘了,每天的新聞聯播也要開始播放了。
王秀瑜聽到院子的大門響動,打開屋門,就看到了張忠義風塵仆仆的回來了。
王秀瑜連忙迎了上去
“孩子她爸,你回來了,曉曉都安排妥當了?這個點也沒有車了,你咋回來的呀?吃飯了么?”
王秀瑜一上來就噼里啪啦的問了一大堆的問題,把張忠義都問楞在了那里,不知道先回答哪個問題好,只得先回到屋內,拿起餐桌上的茶水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
王秀瑜看丈夫進門一句話不說,心里緊張的不行,但是又不知道說什么,看見張忠義喝完一杯水后,連忙又拿起水壺,要給他的杯子里倒水。
“好了,夠了,你先給我弄點飯來,我餓了”張忠義打住了王秀瑜繼續倒水的動作,說道。
“哎,好。我去給你煮碗面條吧,再整個荷包蛋”王秀瑜邊說著邊往廚房走去,給張忠義做飯去了。
到家了,又喝了水,張忠義這才放松下來,頓時就感覺到有點累了,于是脫下鞋子,就躺在了炕上,打算休息休息。
等到王秀瑜把面條做好,端進來叫張忠義吃飯的時候,就看到張忠義已經睡著了。
王秀瑜明白,從早上出發到晚上回來,來回好幾百里的路程,再加上幫孩子收拾置辦收拾東西的,來回奔波,可把張忠義累壞了,王秀瑜的眼里充滿心疼。
但是面條已經熟了,再不吃就坨了,王秀瑜只得把張忠義叫起來吃飯。
“孩子他爸,起來了,吃完飯再睡”
“嗯?哦”張忠義聽到王秀瑜的聲音,馬上就坐起身子,穿鞋,下炕,坐在餐桌前,端起飯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慢點吃,別著急”王秀瑜看張忠義吃的那么快,就提醒道。
“嗯嗯”張忠義邊埋頭吃飯,邊應聲回道。
不到五分鐘,張忠義吃完了一大碗的苗條和一個荷包蛋。
“曉曉到學校了,她被分在了一年二班,宿舍是六人間,曉曉是靠窗戶的下鋪,位置還挺好的,她的宿舍也是陽面,陽光也挺充足的,唯一一點不好就是宿舍在一樓,比較嘈雜,但是總體來說還比較好”張忠義知道王秀瑜迫切想要知道什么,因此吃完飯之后首先就和她說起了張曉的情況,免得她擔心。
“哦哦,一切都好就行”
“曉曉宿舍的同學你見著了么?好相處么?”
“就見著一個,感覺還行,應該不難相處”
“哦,這樣呀”
王秀瑜還是很擔心張曉的高中生活的,怕張曉融不進去,怕高中生活難過。
但是張曉畢竟已經長大了,以后需要獨自面對這些的,因此也只能將這份擔心放在心里,等著張曉放假回來,或者是張曉打電話回來的時候再仔細問一問。
“這么晚了,都沒車了,你怎么回來的?”
“哦,這個呀,從市里回縣里,是坐的大客車,市里到縣里的客車一個小時發一趟車,來回是真的挺方便的”
“那從縣里回家呢?”
“我在客車上碰到了曉曉的化學老師,她家孩子楊華也考上了市一中,等到了縣里之后,她家里有人接她,我就坐的順風車到了鄉里”
“那從鄉里到村里呢”王秀瑜見張忠義說話說一半留一半,就來氣,拍了他一下,讓他趕快說,別墨跡。
“剩下的那段路我走了一段時間,然后在路上碰到了村會計開著四輪車從鄉里回來,我就順道坐車回來了”
“啊!這樣呀”
“但是不對呀,如果不是遇到了村會計,你是不是本來打算從鄉里走著回來!”王秀瑜才反應過來張忠義話里的意思,說話的時候語調都有些高了起來。
“嗯啊,距離也不遠,走著走著就到家了”張忠義看王秀瑜這樣,連忙安慰她。
“你別跟我說話,這么大個人了,也不知道愛惜自己,這么遠的路,你走著回來不累么?哪怕你打個出租車回來也行呀”
“我這不是尋思省點錢給曉曉上學用么”
“你被生氣了,被我氣壞了犯不上”
“哪頭大,哪頭小你不知道么?,這是什么時候了,真累壞了,得花多少錢治病”王秀瑜是真的被張忠義給氣到了,本來擔心他累了,想要給他打個洗腳水洗洗腳的心情也沒有了,收拾完碗筷,進屋拖鞋就上炕了,專心的看著新聞聯播。
張忠義看王秀瑜這樣,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對,就安靜的洗臉,洗腳,然后也上炕準備休息。
從早到晚的,折騰了一天,張忠義也確實累了,躺在炕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王秀瑜看張忠義睡著了,將電視機的聲音調小一些,又給張忠義掖了掖被子,繼續趴在被子里,看電視劇。
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兩口在生物鐘的影響下,準時的起床了,一個做飯,一個收拾農具,整理菜園子,默契十足,而昨天晚上的那個小吵架,已經不存在了。
其實夫妻間的生活就是這樣,彼此關心,雖然會有偶爾的拌嘴吵架,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會因為吵架影響生活。
吃完早飯后,張忠義和王秀瑜兩個人就拿起鐵鍬,鐮刀等農具,去稻田地里面轉一轉,看一看。
視線再轉到市一中,張曉吃完飯往操場走,就看到學校教學樓間三三兩兩的行人,或穿著校服匆忙的往教學樓走去,或像張曉這樣,穿著軍訓服裝向操場走去。
等到張曉來到操場的時候主席臺的時候,操場上已經來了很多同學了,張曉從東面開始一點點的找起,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班級所在地。
就掃了那么一眼
張曉就看到班主任老師站在了東面第二個班級的位置,張曉走下主席臺,向著班集體走去。
來到到時候,班級同學已經來了好多,大家都找和自己熟悉的同學進行交流,來自一個縣城的又或者是來自于一個中學的。
只有張曉,她自己一個人在二班,同一個中學來的楊華被分在了四班,這個班級和張曉的不一樣,張曉所在地二班是志宏班,是家庭條件相對于其他同學不太好的同學組成的班級。
張曉不確定自己的班級里面的同學是否都跟自己一樣是真的家庭條件不好,以前張曉看過太多的虛假材料騙取津補貼的行為,但是對于同學,張曉不會去惡意揣測,張曉也相信,學校會對真實情況進行核實和公布。
早上七點十分,主席臺上開始有了動靜,學校的領導和教官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