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
“你忙嗎?姚老板?”一束電磁波跨越了半個城市,通過電圈傳化為聲音,傳遞到姚芷蘇的耳朵里。
“別叫我老板,怪生疏的。”
“我們這里流傳過一句話:任何投資者都是爸爸。若不是性別隔閡,我甚至會喊你叫爹。”張涵這話里帶足了心酸。
“有什么事嗎?”
“CS里,致勝的因素有哪些?”張涵開門見山。
“槍法?策略?心理?配合?我不太了解,應該就這些了……”
“這些因素是其中之一,但不是關鍵。”
“你別兜圈子了。”
“我想這個問題想了很長時間了,從十幾年前沒進入職業時就在想,想了十幾年了,看似分析了很多數據,得出了很多結論,但昨天和TY的友誼賽讓他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是什么?”姚芷蘇有些不耐煩。
“經驗。我打算改變他們的訓煉方法,需要一些資金。”
……
這一束微弱的電磁波中斷了,此時有千千萬萬的電磁波在這個城市里來回穿梭,所以它沒什么不一樣。但它的潛在意義,要在以后才能體現出來。
張涵放下手機,回頭看著曾經的GUIB隊員:“把直播先鴿了吧,給你們找了新的活干。”
TY每個人的槍法在這幾個月里都有巨大的提升,可是和GUIB的比賽仍然被吊著打,TY的配合和戰術不說一流,也是拍的上名號的。從數據來看,TY的綜合數據絕不應該輸給GUIB這么慘,但事實就擺在張涵眼前,讓張涵抓住了那看不見卻十分重要的因素:經驗。
想想也是,你讓一個股市精英來預測菜市場明年的豬肉價格,那么他恐怕還不如常年混跡于攤位前的小攤小販。你讓氣象學和農業學專家去通過天氣預測小麥長勢,那恐怕不如真正下地干活的農民。
TY也是類似情況。戰術再好,配合再天衣無縫,交流再精確,那也只是曇花一現。可能瞬間的爆發力會很強,能打強隊一個措手不及。可是經驗的缺失,會極大的限制TY的實力。
經驗高的隊伍,在關鍵局的戰術布置,可能在手槍局就著手準備了。包丟在那里,背在誰身上,槍械的處理和信息的收集,這些看似是戰術范圍的因素,實則是強隊順手的事情,就好像吃完飯后舔嘴唇一樣隨意。但這個飯,可能在昨天,前天,一年前,甚至幾年前就吃完了的。強隊都有一套自己的戰術體系,這個體系是經過大量的時間驗證,根本不是TY臨場討論就能比擬的。
張涵曾還抱怨過為什么一定要按照這個體系訓練,死板僵硬不靈活。只要有隊伍研究Demo后針對,那就大概率會輸。現在張涵清楚了,臨場討論的那些是漏洞百出沒有打磨的小聰明,而真正的戰術是早早的就研究完畢,經過大量隊伍論證過的打法。比如32夾A,看似簡單,實則百試百靈。大動作打A小動作**,看似拙劣,實則效果奇好。
“我要創造一個獨特的戰術體系。”張涵自言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