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楊魄是見識過孟寧的本事的,知道她定不會任由他人將刀架在脖子上,既然這樣,他借刀殺人的計策,是完全不成立的。
那么,楊魄讓孫嬤嬤把她調去侍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下了一夜的雪,整座金谷園銀裝素裹,潔白而美麗。一切的蕭條和枯枝敗葉,都掩蓋在皚皚的白雪之下。然而這只不過是一場浮華而已······
孟寧一邊感慨,一邊隨其他幾位侍女往廳堂走去。宴席在名為清雪閣的閣樓上擺開,孟寧和眾侍女到時,酒宴還未開始。
由于大家都已經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便紛紛溫酒的溫酒,布置餐具的布置餐具。
由于孟寧剛剛調過來,沒有提前進行過上崗培訓,本次宴席的侍女主管對孟寧一再叮囑,要小心侍候。為了避免差錯,她把業務熟練的小晴和小萍分給孟寧做搭檔。
這兩人都是金谷園的優秀員工,對待工作以飽滿的熱情和負責任的態度,深得上級領導的認可。
待一切準備就緒,隨著閣樓外面的幾聲朗笑,站在門口的幾名侍女紛紛面向外面,躬身屈膝。處在屋里的人也立刻分列兩旁,恭謹侍立,以迎接賓主的到來。
粉面胖子石崇率先露臉,然后是一位三十幾歲的青年男子。青年男子身后,楊魄和另一名年輕人共同出現。
來到門前,楊魄很紳士的側身于一旁,請年輕人先行入內。
根據史料記載,王敦出生于公元二六六年,到今年為止,應是三十三歲。那么,石崇身后的青年男子,定是王敦無疑了。
王敦比王導整整大十歲,那么,與楊魄共同出現的那位年輕人,便肯定是王敦的堂弟,未來的東晉大丞相王導了。
四人分主賓落座與堂內的矮桌后面。四張矮桌,主人面南朝北而坐,兩旁分別是:王敦和王導居左,楊魄單獨居于右側。
侍女們見主客落座,便很自覺的按照分工,在各自所負責的桌旁跪坐下來,并執起酒器,先行為客人斟滿一杯。
孟寧本以為,有楊魄從中作梗,自己會被刻意安排給王敦,沒想到,他竟然主動坐到了孟寧所負責的矮桌上。
孟寧很想問一問楊魄,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可無奈,按照事先安排,小晴和小萍已經分別占據了楊魄的左右兩側,孟寧居身最外面,根本沒有機會靠近楊魄。
孟寧從來都相信自己的預感和推測,楊魄既然專門讓人將她調來侍宴,必定是沒安好心。
果然,就在小晴幫楊魄斟酒的那一刻,楊魄突然起身,對王敦說道,“處仲兄,我看著你身邊的美人兒,可比我的漂亮多了,能否和我換換位置?”
王敦,字處仲!
王敦性格豪爽,先是仔細對比了一下各自的侍女,然后哈哈一笑,“楊老弟,我看你眼光不行呀,坐在你邊兒上的那位,容貌俊俏,可比我這三位強多了。”
聽王敦這么一說,王導和石崇也不由地向孟寧瞅過來,孟寧神情坦然,不動聲色。
她知道,石崇是認得她的,昨晚上,她剛剛得罪了這位大富豪。但石崇是個好面子的人,素來不喜歡意外情況的發生,所以,定不會在宴席上對孟寧發難。
這時,楊魄離開席位,邊走邊說,“既然處仲兄看上了我這邊的,而我又看上了你那邊的,不如就此換了位置,各取所需呀!”
王敦再次哈哈一笑,也站起身來,和楊魄互換了席位。
宴席的開場,因楊魄換位而其樂融融起來。
待賓客再次落座,主人石崇朗聲說道,“各位老弟,沒有人再換位置了吧?我們就此欣賞歌舞吧?”言罷,舉手擊掌,兩聲掌鳴喚來了一從美女。
美女懷抱樂器,翩然而入。紛紛施禮過后,便在偏堂落座。幾秒鐘過后,絲竹聲聲漸起,悠揚纏綿,響徹樓宇。隨著聲樂奏起,又一眾美女踏舞而來。
孟寧認得打頭的舞者,她就是昨晚在”綠珠樓“,幫孟寧解圍的那位美女。
美女的舞姿很美,邊舞邊歌:
“我本良家女,將適單于庭。
辭別未及終,前驅已抗旌。
仆御涕流離,轅馬悲且鳴。
哀郁傷五內,涕味沾珠纓。
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
父子見凌辱,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
愿假飛鴻翼,乘之以遐征。
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
昔為匣中玉,今為糞土塵。
朝華不足飲,甘于秋草屏。
傳語后世人,遠嫁難為情。
一曲舞罷,眾賓客看的如癡如醉,如夢方醒。
孟寧自然是知道這首詞曲的,相傳是綠珠所作。綠珠善吹蕭,又善舞《明君》。曲藝才情,令人見之忘俗。
舞妓們盈盈施禮后,伴舞人員紛紛退去,而獨留下了領舞。只聽石崇朗聲笑道,“綠珠,代我給王大人、楊侍郎和王公子敬酒!”
史學家們曾經弄出了古代四大美人的另一個版本,其中,便有石崇的寵姬,綠珠。綠珠在史上被評價為義女,就是因為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綠珠不單是擁有一張女神般的面孔,更是氣質優雅,媚而不妖。
她拿起酒壺,自斟了一杯,端在手里,先是向王敦敬去,然后按照年紀大小,依次是楊魄、王導。
她與賓客酬酢,行為舉止得體大方,令人敬重而不敢輕視。
綠珠敬酒完畢,回到石崇身邊,嬌滴滴的附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身體不適的話,便躬身離去!
酒宴繼續,賓主之間推杯換盞,好不歡樂,并無見血的兆頭。
史料上雖是記載了石崇曾經因勸酒而殺人,可沒有說明具體時間,難道,石崇并不是在今天殺的人?
神識聊天系統已經被孟寧關閉,就這個問題,她認為應該和組員們交流一番,讓他們幫忙仔細查一下史料。
第三特工組的成員們,看著大屏幕上的實時畫面,早就想和孟寧取得聯系了。
但他們也知道,孟寧現在身處的環境,需要她十二分的精力去應對,所以,一直不敢主動聯系她。
針對要不要聯系組員的問題,孟寧猶豫了一下,最后決定放棄,繼續在現場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