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后,宮里上上下下都在準備伴駕游獵,連一向冷清的朝鸞殿都熱熱鬧鬧準備起來。
這天是十八,皇后突然傳話要召見唐宛凝,還點名要帶著孟側妃。
她雖不情愿,也只得停下手中的活計,帶著孟玉瑤去了。
鳳陽宮
皇后一如既往端坐正位,雍容華貴,端莊和善。
唐宛凝和孟玉瑤兩人按著規(guī)矩行過禮,便在各自的座位上坐了下來。
“本宮今日叫你們來也沒別的事,就是問問準備地怎么樣了?”
“以往玨兒的身邊事都是本宮來管,現在他雖已有了正妃,本宮依然不放心,少不得要多問問!”
唐宛凝連忙起身。
“回皇后娘娘,兒臣愚鈍,毓慶宮后院諸事一向是孟側妃在打理!”
說著看向孟玉瑤,只見孟玉瑤自信滿滿地也站起身。
“回皇后娘娘,諸事全部準備妥當,只待后日一早便能起身出發(fā)了!”
皇后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向唐宛凝笑道。
“你這孩子也是!”
“都入宮半年了,怎么還把這些事推給側妃!你自己也要學著打理才是!”
唐宛凝心里不悅但還是點頭。
“是!多謝皇后娘娘教誨,兒臣以后一定嚴加學習!”
皇后對她謙虛的態(tài)度很滿意,笑容滿面道。
“既這樣,那這次出游你就把孟氏帶在身邊吧!”
“有什么不懂的你們姐妹也能相互商量商量!”
“太子妃不會不愿意吧!”
按照資格,孟氏身為側妃本不能出宮。
但如果有皇后發(fā)話,破個例也不是不可以。
此舉不但抬高了孟側妃,還讓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妃是個連后院之事都管不好的廢物,還真是一箭雙雕!
看了看身邊暗自得意的孟玉瑤,唐宛凝勾了勾唇。
“兒臣自然不會不滿,只是這件事還得稟報太子殿下,兒臣不好擅自做主!”
皇后臉色微微一變,很快恢復如常。
“也是!”
“不過你放心,玨兒素來孝順,必不會忤逆本宮的意思!你們兩人只管回去準備就是了!”
“一切以太子的需要為準,要精心伺候,不得有誤!”
“是!”
唐宛凝和孟玉瑤兩人雙雙應是,皇后點點頭就讓她們各自去了。
……
當晚,夏侯玨從奉先殿出來,臉色不怎么好。
八月下旬的夜里已經有些涼意,他看著毓慶宮黑茫茫夜色,突然有些高處不勝寒。
看了看已經燈滅人靜的朝鸞殿,他轉頭去了孟玉瑤那里。
濃翠居他似乎許久沒去了,月色還是一如既往的精致。
不知還在準備還是忙些別的,孟玉瑤還沒歇息,院子里燈燭通明。
夏侯玨不知不覺就邁進了門。
“太子殿下到!”小太監(jiān)高聲通報。
孟玉瑤滿臉驚喜地出來迎接。
“殿下!您怎么來了?”
自從上次太子看到她在給皇后娘娘做腰枕匆匆離開后,他便很少再來。
至今她也弄不明白究竟是為什么?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關系明明很好!
“殿下您坐這兒!雪琴,上茶!”孟玉瑤很殷勤。
夏侯玨在茶桌旁落座,接過香茶抿了一口,臉色稍稍舒展。
“愛妃最近在忙什么?”
孟玉瑤垂首一笑。
“還能忙什么?殿下您出宮各項事宜都由賤妾打理!”
“今早皇后娘娘還專門叮囑,萬萬不可大意,這不,賤妾只好再核對一遍,以免出錯!”
夏侯玨滿意點頭。
“你辛苦了!”
孟玉瑤臉一紅。
“為殿下分憂,賤妾不苦!”
兩人一陣寒暄后,室內安靜下來。
孟玉瑤想到什么,忽然高興道。
“殿下,咱們后日出發(fā),路上怕是飲食不便,您有什么愛吃的點心和菜品,不妨交待了賤妾,咱們提前帶著!”
夏侯玨皺眉。
“怎么?你也去?”
往年秋獵,柳氏從未跟著去過,怎么今年孟氏要跟著去?這似乎不和規(guī)矩。
孟玉瑤嬌羞一點頭。
“這也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娘娘心疼殿下!說讓賤妾跟著去打理殿下身邊事!”
“殿下!皇后娘娘對您可真好!”
夏侯玨臉色又黑了,但一時也不好說什么,便悶悶地抿了口茶。
“殿下您忙了一天,吃些點心吧!”孟玉瑤親手夾起一塊點心送到他唇邊。
夏侯玨目光一閃,落在她白玉似的手腕上。
那里圈著一只黃澄澄的絞絲金鐲子,上邊細碎地穿著各種各樣玲瓏珠子,白天看并不顯眼,晚上映著燈光五彩繽紛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這是什么時候的鐲子,孤怎么沒見過?”
孟玉瑤謙虛一笑。
“是皇后娘娘賞的,說是獎勵賤妾服侍得好!”
“皇后娘娘還說讓賤妾以后再接再厲……”
底下孟玉瑤又陸陸續(xù)續(xù)說了許多,夏侯玨卻再也沒心情聽。
等孟玉瑤發(fā)現他有些不對勁時,他黑沉的面色已經控制住,恢復如常。
“爺?您不高興?”
夏侯玨勾唇攬上她的肩。
“沒有!”
“你做得很好,以后要好好孝順母后!”
孟玉瑤嬌羞一笑,順勢靠在他懷里。
“賤妾知道!”
“賤妾聽說皇后娘娘待您極好,您又公務繁忙,妾身為您的枕邊人,自然要竭盡全力替您盡孝!”
夏侯玨另一只手環(huán)上她的肩。
動作極盡溫柔,表情卻極盡冷漠。
夜已深,兩人又說了會兒別的便安置歇下。
本來心中有一股邪火,想好好盡興一番。
可不知為什么,每當提槍上陣時他腦海里便亂糟糟一片。
一會兒是唐宛凝那張精致大氣的臉,一會兒是孟玉瑤巴結討好皇后的嘴臉。
他一陣反胃,干脆翻身下來,閉眼睡覺去了。
臨睡還暗暗罵了唐宛凝一遍:這女人八成是來討債的!
自她來,他好像做什么都沒心思,諸事不順,越想他臉色越發(fā)陰沉!
……
兩日后,靖元二十年八月二十。
皇帝率領眾大臣,后宮妃嬪和皇室宗親以及文武大臣,大隊人馬旌旗飄飄,浩浩蕩蕩往而北名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