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比賽,仍然在無聲無息中,默默的到來了。
這次的對手是印尼隊,三麻子從趙安德口中得知,這印尼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首都是雅加達,好像還有個巴厘島。
“你怎么知道這么多?”
“這、以前交往過一個印尼的妹子。雖然她長得漂亮,身板也好,但是啊,最后我還是把持住了。”
趙安德答道。
“不裝逼會死嗎!”
...
和上一場比賽一樣,兩隊互相握手之后,交換了板磚,比賽就正式開始了。
這次比賽并沒有固定的圖紙,比賽的題目是:用建筑表達時代變遷。比賽時間為十天。
時代變遷是什么鬼?三麻子先讓趙安德用黑布把場地圍了起來,就這事,趙安德夸了三麻子不下十次,因為,有了上次德國機械手的事情。印尼的團隊見了,也拉起了黑布。
三麻子一直思考著時代變遷。
“時代變遷是什么?”三麻子問。
“就是時代的變化。”
“什么變化?”
“比如唐宋元明清,近代現代吧,這些都是時代的變化。如果要放在建筑上面的話,應該是要體現古典藝術與現代文明交融。比如我國近現代建筑,多有結合了中國元素和歐美元素,而古代建筑則沒有;比如江南一代,古代水鄉風格與現代風格結合生成的新式江南風格;比如我國閩南,經典的紅瓦白墻,結合歐洲風格,產生的一系列新式閩南風格...”
“什么鬼!”三麻子腦袋一團亂麻,趙安德這一堆話并沒有什么實際用處啊,“那具體要怎么設計?”
“設計?那不是你搬磚人的事情嗎!”
一萬只草泥馬從三麻子的胸口奔騰而過...
在趙安德這里并沒有得到什么可靠的答案,接下來的五天,三麻子思緒良多,從草原屋到流水別墅,從萬里長城到邊境墻,從故宮到白宮,但就是沒有想出個所以然。
如何要在同一個建筑里面體現時代的變遷...
趙安德見三麻子一連五天,都只坐著發呆,也沒搬一塊磚,就又把那不知哪里搞來的投影儀搬到了比賽場地,掛起了幕布,連上漫游WIFI,看起了電視劇。
康東王朝,后隆王朝,闖關西,手撕鬼子...趙安德為了找到自己心愛的泡菜劇,一遍一遍的換著臺。
咦!三麻子心里一驚,猶如一道閃電擊中了自己,靈感迸發,有了!三麻子將趙安德推出場地的黑布外,告訴趙安德,接下來的三天,自己要專心搬磚,不能有人打擾。
趙安德知趣的搬著投影儀就回了酒店,哪里看片不是看!
三麻子看著這空空如也的場地,雖然沒了趙安德,此時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但是,有靈感的地方從來都不會寂寞。
稻草,泥巴,木頭,竹子,紙張,水泥,磚頭,鋼筋,玻璃...三麻子跟主辦方要了從古至今,建筑史上,用到過的大部分材料。
“不正不歪剛剛好,青磚砌墻永不倒,嘿呀個作活!”一面整齊簡單的墻,不到片刻便砌好在三麻子面前。
接下來的三天,三麻子又足足用了十多次術,才將心中的那個完美建筑,浮現在了眼前。
第九天,心力疲倦的三麻子跟趙安德在酒店看了一整天的《還豬格格》。一直到第十天,才跟趙安德一起來到場地,做最后的檢查。
趙安德看到三麻子建筑,吃了一大驚,“你就做了這個?”
“這不是挺好嗎?”三麻子并不理會趙安德,做完檢查后,又繼續回到酒店,看起那個還豬格格。
“你說這還豬格格,格格還個豬都還了三十多集了,多沒意思,還是跟我講講你這幾天建的那坨,是什么東西吧?”趙安德滿是興致。
“不說。看電視”
...
十天的比賽時間結束,三麻子和趙安德來到了場地,等待比賽的最終結果。
裁判讓工作人員拉開兩隊的黑布。拉開印尼團隊的黑布時,場面一片驚呼。
一個古典與現代結合的咖啡館,最高處的屋頂采用***教尖頂塔樓的風格;除了這塔樓,右側還有一間房子,這間房子延用了東南亞古建筑的風格,高聳的檐牙,只能用檐牙高啄來形容,這種檐牙,比國內的檐牙更尖更高;墻體參考了近代歐美建筑風格,藍白的經典色彩搭配,總是容易讓人想起那些愜意悠閑的下午茶時光;整體建筑的風格中,略微帶有一些中國元素,這也許是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文化的融合。
咖啡店的門口掛著一做舊原木牌子,上面寫著“OPEN”。建筑里面,還亮著不知是幾盞上世紀的經典鎢絲燈。
三麻子仿佛看見了自己,正和趙麗影坐在那溫馨的小屋里面,喝著咖啡說著愛。此生,有你足以。
五個裁判都給了九分以上的高分。現場,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工作人員揭開了三麻子場地的黑布。裁判一臉驚愕,觀眾面面相覷,似乎在說,這TM都是什么鬼。
只見三麻子的場地上,一塊數米高左右的大石頭立在場地,巋然如山。石頭的下方,有一個山洞。工作人員進到洞里,將洞中的影像傳到大屏幕上,洞中簡直簡陋的什么都沒有,只有一些簡筆壁畫,其中的一處壁畫,像是一群小孩追著一頭大象,要去捅大象屁股。
兩裁判見了,拿著零分就要舉起來。
“且慢!”三麻子說道。
裁判在片刻驚愕之后,放下了手中那剛要舉起來的零分打分牌。三麻子走到那塊大石頭面前,撿起早就放好在石頭旁邊的大錘子。
他掄起錘子,舉至高處,砰的一聲,砸在大石頭上。眾人一片驚呼,都以為三麻子不滿意自已的作品,要現場銷毀,趙安德甚至轉過頭去,在心里大罵了一百遍坑逼隊友。
卻不想,那石頭,一塊塊脫落下來。可是這種脫落,去跟眾人想的不一樣,大石頭只是外面的表層脫落了。
隨著石頭表層的脫落,石頭里面的東西漸漸浮現了出來。等到石頭上半截所有的表層脫落之后,一個草屋浮現在大家面前。
觀眾在片刻驚訝之后,給出了最熱烈的掌聲。終于,不再是那面面相覷表情。
這一個草屋,真的只是一個草屋,稻草鋪成的金色的頂,泥巴筑的厚厚的墻,絲毫沒有什么特色。但這從原始山洞,到茅草屋的出現,卻是人類走向文明社會的一大步。
三麻子再次掄起大錘,喊起了“大錘六十,小錘三十的口號”,砸在石頭的另一處。被大錘砸中的地方立馬凹陷了下去,三麻子掰開水泥模仿的石頭皮,只見里面是一根繩子。三麻子扯下那根繩子,霎時間茅草屋的頂開始滑落,露出了青瓦。接著,土墻開始脫落,帶有窗紙的窗戶順勢而出。
不用片刻,一個中國古代建筑浮現在大家面前。
在一片掌聲過后,三麻子輪起大錘又是一錘,這一錘下去,在一陣乒乒乓乓后,一座現代建筑浮現在觀眾面前。
這個建筑并沒有結合那許許多多的各種古代現代的風格,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兩層小樓房。其中的一面墻上,印刷著五個大字----和諧,友善,愛國,富強,敬業。
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主持人遞過話筒,三麻子接過來說道:“我所表達的僅僅是居住的建筑的變化,住房作為每個人的基本需求,最主要的是它的居住功能。在所有的建筑中,百分之九十是沒有那些居住之外的造型的,當然,我也希望,能有那么一天,所有的建筑,能除了居住之外,都能有更多的感情上的表達...”
在又一次十分熱烈的掌聲之后,五個裁判中的四個,給出了十分的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