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古代言情

永明紀事

第二十章 談笑間

永明紀事 水罙 2438 2018-01-05 09:37:56

  孟姝聽了忍不住惱起來,作勢要打孟媱,“六姐姐,你慣會取笑我,怎么這事也拿出來說啊。我的臉都丟光了。”

  說著,她又轉向沈昭,“昭姐姐,你說她過不過分。”

  沈昭可不會摻合到她們中間,只淡淡地笑道:“要是會長齲齒的話,這甜食確實要少吃。”

  孟媱聽了,撲哧一笑,“你看,都是這么說的吧。”

  孟姝聽了就更惱了,佯裝怒意,“昭姐姐,怎么連你也這樣,都是慣會欺負我的。”

  孟媱聞言就道,“那你可真是冤枉人了,我們明擺著是為你好,你不領情,反倒成了欺負你了。”

  孟姝還想說什么。孟妧就擺出長姐的架勢來,“姝姐兒,可不許再胡鬧了。”

  孟姝悶悶地應了聲,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

  沈昭見了心里覺得好笑,就問道:“姝姐兒平日里除了糕點還喜歡吃別的嗎?”

  “還有很多啊。”孟姝提起這些又來了興致,“像窩絲糖,杏仁酥,蜜餞青瓜,糖蒸酥酪……”

  沈昭聞言笑了起來,“你倒是竟吃些糖了。”

  說完又忍不住想,好像小孩子都這樣,喜歡吃甜的。

  “是啊,糖多好吃。”孟姝瞇著眼笑,像是有想起了那糖的味道。

  沈昭伸手點了點她的頭,又問起孟府的二姑娘來,她的閨名一個單字嫣,是東府二房的嫡女,父親在廣州府的一個縣做知縣。

  “今日怎么只有幾位姑娘出門了,為何不見二姑娘?我記得府上老太君辦壽宴時,她也跟著府上二奶奶回惠州了。說來,我也有許久沒見過她了。”

  孟妧便道:“二伯母舟車勞頓,身子有些疲乏,嫣姐兒便在家與她一同說說話。”

  沈昭是知道孟府二奶奶的,聽說身子骨確實一直不大好,便道:“二奶奶是有福之人,定會好全的,還望大姑娘替我問個好,惟愿二奶奶身子安康。”

  孟妧便道:“你的心意我自是會帶到的。”

  沈昭便道了謝。

  又朝著孟妧道:“上次大姑娘送的那些花茶,我?guī)Щ厝ビ趾攘藥状危_實是馥雅芬芳,唇齒留香。”后來她也送了一些果品給孟妧作回禮。

  孟妧便道:“你喜歡便好,我最近又讓人做了一些別的花茶,你要是想要,找個時間給你送一些去。”

  “那倒不必了。”沈昭笑著婉拒,“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大姑娘倒不如將那法子告訴我,讓我自己學著做更好。”

  “這話在理。”孟妧便笑道,“你要是真想學,改日便好好教你。”

  “那就先多謝大姑娘了。”沈昭笑道。

  孟媱聽到她們說話,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說道:“我聽說沈姑娘十分擅長書法,可有此事?不知沈姑娘喜不喜書畫?”

  孟媱也是個喜書法繪畫的,如今府上的兄弟姐妹都收過她的墨寶,便是西府剛出生不久的小輩也不例外。

  沈昭笑得十分謙遜,“哪里是擅長,不過略知一二罷了。至于書畫,我喜是喜歡,只可惜手笨,并不能畫出什么來。聽聞六姑娘的書畫也是府上一絕。”

  “沈姑娘這話實在謬贊了。不過是府上的人夸大其詞罷了。”

  孟媱嘴里面雖然這么說著,眼里卻隱隱帶著得意之色,可見她對自己的書畫還是極有信心的,“沈姑娘若是喜歡,我倒可以送沈姑娘一幅。”

  “當真?”沈昭面上露出欣喜之色來。

  孟姝就在一旁撇嘴,“六姐姐又要將自己的墨寶送給別人了。”

  “怎么?八妹妹也想要了?那改日我也給你畫一幅,就畫個愛吃甜食的小花貓好了。”孟媱笑道,“八妹妹覺得小花貓好不好?”

  “不好。”孟姝聽了大為氣惱,“你才是小花貓。”

  她們這邊聊著,孟湛他們那邊也是相談甚歡。

  待沈行書就坐后,孟湛便舉起酒杯,頗為恭謹地朝沈行書笑道:“當日與先生一別,已有三年之久。學生先在此敬先生一杯。”

  雖然他一開始就是在豫東學府讀書,但畢竟在鄉(xiāng)試之前向沈行書請教過制藝,對沈行書的才情也很是佩服,心里到底還是有幾分敬重的。

  沈行書也微笑著受了這一禮。

  季槐和蘇修允也以晚生的身份向沈行書自報家門。季槐自然沒有他父親是鹽運使一事,只說自己表字庭植,祖籍東昌聊城。

  沈行書便道:“我久居嶺南,竟不知國朝出了這許多的學識與才情俱出眾的晚生后輩,倒是孤陋寡聞了。”

  孟湛聞言便道:“先生謬贊了。我的學識不過爾爾,實在談不上出眾。”

  沈行書道:“何須妄自菲薄?我看孟公子這幾年在外游學,行為舉止倒是比之之前更為沉穩(wěn)。雖讀書萬卷,也可破題。可若止步于書,便是得不償失。

  書中的東西終究是前人所言,自身不親自嘗試,難有體會。這也是游學盛行的緣由之一。行萬里路,見識各方,方能體會書中所言,方能使胸中自成丘壑。

  再者,雖有才之士,今多頗負盛名于世,可須知山野林間也有才識不凡之輩,其見識格局自是不俗。不過我見孟公子如今這情形算是領悟到了。”

  “先生所言極是。”孟湛神色頗為贊同,說起自己游學的經歷來,“我曾行至曲阜云陽山腳下,得遇一老翁,時值寒冬,老翁穿戴蓑衣斗笠劃舟行于湖中。

  待老翁泊舟于岸,我才發(fā)覺,老翁竟只著單衣,我不禁訝異。哪知老翁竟言,胸中有烈火,自是周身通達,不懼嚴寒。

  問我豈不知,‘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心有雜念,則貂皮披身亦不御寒;心中無物,則暴風驟雨仍不危懼。’言畢,便乘舟而行。

  我見他言詞雖偏執(zhí),可亦有所長。早聞曲阜老幼皆書,那日一見,方知此言不虛。”

  “孟公子言之有理。”沈行書便道:“方才聽聞季公子祖籍東昌聊城,若沒記錯,應當與曲阜相隔不遠。”

  “先生所言不錯。”季槐點頭,“我早年也曾游至曲阜,見其山村婦孺言談舉止亦進退知禮,無知幼兒對孔孟之言也信手拈來。可見文圣故居后輩深受其影響。”

  沈行書也輕聲道:“文圣曾言君子一言一行皆受人注視,因此需謹言慎行。足見其言辭在理,晚生后輩也是見其君子之風,才紛紛學習效仿。”

  季槐聽聞也淡淡一笑,頗有幾分意味深長,“行則君子,是一人之風,推而廣之,也可成一家之風。由此可見家世傳承的重要性。這也是世人講究門風端正,家學淵源的緣由。

  若是根基尚淺,祖上門風不正,便會憂心其子孫后代行事不端,更憂其影響他人。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先生以為如何?”

  沈行書不知他提起這些是何意,聽他這么問起,便道:“此言有理。”

  季槐聞言微微點了點頭,目光放在沈行書的身上,帶著幾分探究,“聽聞先生祖籍通州寶坻,我記得寶坻沈氏是通州那一帶有名的商戶,不知跟先生有何淵源?”

  這便是說沈行書出身商賈,想必身上也滿是銅臭味了。

  季槐此話一落,頓時無人說話,便是女眷那邊的聲音也消失了,雅間里頓時寂靜無聲,氣氛到顯出幾分沉凝來。

水罙

大家多支持哦(′-ω-`)   今天選課簡直想瘋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座| 襄樊市| 韶山市| 巨鹿县| 噶尔县| 准格尔旗| 洛扎县| 上虞市| 安塞县| 溧水县| 汨罗市| 迁西县| 沾化县| 嘉峪关市| 旌德县| 镇安县| 滁州市| 安西县| 黑龙江省| 白水县| 改则县| 赞皇县| 日喀则市| 高清| 买车| 南江县| 康定县| 南充市| 保靖县| 德庆县| 栾川县| 和龙市| 扎囊县| 咸宁市| 邮箱| 泸西县| 从江县| 拜泉县| 腾冲县| 兴海县|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