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正所謂月黑風高夜,殺人越貨時。
阮達對面的黑衣暗人許久沒有動彈,絲毫沒有進攻或者撤離的意思,黑巾上的一雙眼眸盡是思量,她手腕翻轉,手中的長劍翻了幾個劍花,依舊指向阮達的胸膛,月光下顯得冷劍好似渡上了一層寒霜。
許久,忽聞墻頭上傳來一陣風聲,眼前的死士好像接到了命令,才不得已撂下了劍峰,雙目鎖著阮達的雙眼,一個旋身翻上了墻頭,靜悄悄退卻了。
此時眼前再無刺客,阮達趕緊上前解開趙管家的繩索,踉踉蹌蹌將他沉重的身體背了起來,雖然已經將他嘴里塞的東西取出來了,可是趙坤嚇得一句話也沒有,便是現在,也只是喘著粗氣。阮達并不問趙坤什么話,心知兩家刺客爭搶,必有所圖。
他自己又豈能不怕,額頭上早已是一片虛驚汗水,方才被兩柄長劍指著,一柄都殺到眼前了,一柄還在思量是否要留有活口,這就叫劍有所指,想來若無人相幫,自己也已成為一副尸體了,又何談解救趙坤。
方才丟棄折扇引阮達過來的人,的確是祁琳,而那個手執長劍的姑娘,確是祁嫣。
不過是今夜有宴席,兩方人馬都想到一起去了。
入夜,當祁嫣有意夜探莊廣銘書房的時候,不小心先一步看到了伏在瓦上的對手,一路尾隨之下,親眼看見他們俘虜了管家趙坤,才有了巷陌里這么一遭。
大家都是明眼人,不管覬覦這本賬冊的是什么人,畢竟那是秘辛中的秘辛,誰也不會示弱,都是勢在必得的。
祁嫣眼下,雖未查出來對手是誰,但日前傳出來風聲,剛剛丟了和田玉璧,已經人心惶惶了,岑府上下也已經有意翻查過這幾個院子,說是在找東西,其實也是在盤查仆婢,不過是阮達沒有上報罷了。
今日對手又擄走了管家趙坤,必是對手按耐不住了,害怕就算得了賬冊,也會被人劫走,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想趕走截胡的人馬,才會使出這般手段。
世上沒有第二個諸葛亮,也沒有第二個司馬懿岐山之戰,既非行軍,這般計策手段,難免顯得不入流。
夜風徐徐,祁嫣和祁琳穿著夜行錦衣,輕飄飄穿梭于房瓦之上,嫣兒忍不住,還是想問一問關于阮達的事。
祁嫣:“他…就是姐姐的朋友?”
祁琳:“是。”
祁嫣:“他的臉被對手看見了,可能不保。”
祁琳:“對手按耐不住了,你今夜再去各個書房找一找,注意有沒有暗格,到了明日趙坤或對手,都要有新的防備了。”
祁嫣:“他們也是女子,為何要殺趙坤?”
祁琳:“因為有利,她們能偷和田玉璧,必是岑二小姐近身之人,又引帶著岑府翻查巡檢,他們必是還沒有得手,若逼問趙坤能得賬冊,也就沒有咱們的用武之地了。”
祁嫣:“她們要是逼問無果,還要果真殺了趙坤么?那動靜也太大了。”
祁琳:“我們若不插手,趙坤必死,你想想趙坤死后,會出什么事?”
祁嫣:“鬧得滿城風雨,岑府省親的莊氏,必然早早回京。”
祁琳:“不錯,這里再也不是安全的地方,莊廣銘就不敢將東西留下。”
祁嫣:“若他們回程提前,又帶走了東西,我倆確是無用武之地了。”
祁琳:“對手一定隱藏在莊氏京城跟來的仆從里,她們并不希望莊廣銘把東西留下,何況對手發現了你的行跡。”
祁嫣:“那姐姐為何又要引阮達前來?”
祁琳:“他該還趙坤一次人情。”
祁嫣:“嫣兒不明白,有何好還,姐姐不如與我合力誅殺對手。”
祁琳:“你知我不愿血腥。”
祁嫣:“長姐來了許久了,她若知道,恐怕早已殺進來了,允湘姑娘早都急了,催了幾次了。”
祁琳:“切不可與她多說,并不是江湖逐鹿,又非你出道立尊,不需要‘屠’字當頭。”
祁嫣:“姐姐總是這般。”
祁琳:“嫣兒年幼,盡力而已,你從未以身為宦做餌,雙手清白有何不好,你且去吧。”
祁嫣:“姐姐又是何時以身為宦?”
一語問的祁琳無法作答。
嫣兒第一次經歷這樣的任務,難免新鮮,有兩個姐姐保駕護航,外頭又圍著無數死士,難免心中輕狂了幾分,本想祁琳多傳授她一些實戰經驗,怎料幾個月下來,姐姐不過是與母親一樣,并不希望她深諳仕官道理,不愿多教她,是故有幾分小姐脾氣。
若說祁琳何時以身為宦,那就要說起正德十六年的湖廣安陸州了。
正德十六年,武宗暴斃突然,那時正巧祁琳躋身于湖廣安陸州興獻王府,正是世宗嘉靖帝被議儲的時候,祁琳那時就是這小興獻王的謀士,亦師亦友,回憶往往,也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朝廷內閣首輔楊廷和草擬‘兄終弟及’的召令,詔書頒布之后,祁琳也沒料到會這般巧,心想躋身于王府,憑朱厚熜的信賴,不出意外的話,那一批謀士都是應該帶進京中的,可惜人心不古,人心終還是易變的。
興王世子也罷,小興獻王也罷,復議儲君也罷,都是同一個人,當年的那一點少時情懷,終是經不起什么考驗。雖為他出謀劃策,助他一路入京,水路、陸路兩只隊伍混淆視聽,最終保他平安入京,情誼終也不及世事變化!不論是誰涼薄,往事幾許,一朝煙云風吹散罷了。
由于老興獻王已經故去,當年他立儲之后,興王府長使張景明和王妃蔣氏,對他身邊的隨從及王府門客,進行了嚴格的篩查,許多人覬覦儲君對祁琳的信賴,她才招來了殺身之禍。世人豈會明白,北祁殺手之邦,若非祁琳憂思三哥祁鳴之死,又豈會出現在那里,何須貪圖世人眼中的權貴,無奈,功未成,身須退,就隨張踏遠走,一路去了滇南。
光是內閣首輔楊廷和身邊,就不知埋藏了多少暗人,詔書草擬之際,消息已經傳回青巒宮,二哥子信手中掌管著不少京畿密信,不然張踏又是為何,那般巧合就去了安陸州,以防不測。
往事無須再提,說來話長都是無由。
且看趙坤是否敢張揚出去吧,他若不能守口如瓶,莊氏必然察覺,那就再也拖不得了。祁琳并不想把事情鬧大,并不想動用外頭的北祁卒眾,只是對手已經看清了阮達的臉,一切行事,少不得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