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回大區后,黃總很快通知陳軒提供項目報價,并在電話中告訴陳軒,如果價格合適就盡快簽訂合同。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它明確的告訴了普思,彩云集團已經有了和普思合作的意向,并且這個意向是明顯而強烈的。陳軒對此感到有些許激動,想到多日來的努力即將有了巨大回報,覺得幸福來的太快而讓他猝不及防。
在葉政的主持下,江路白和陳軒完成了價格設計,在這份價格設計中,劣勢的基調并沒有變化。江陳二人認為盡管從目前的形式上看,彩云集團對普思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佳靈集團的參觀也加分不少,但還完全沒有底氣敢說彩云集團一定會選擇普思作為合作伙伴。因此,價格選擇和之前提交的價格范圍保持一致,同時取低一些的區間,是比較保險的方式。最終三人決定確定在八百七十萬。
很快又過了兩天,黃總通知陳軒盡快準備合同文本,雙方看看條款。這又是一個重大信號。當陳軒告訴江路白這個消息時,正是晚上八點左右。從電話背景聲中,江路白似乎正在廚房炒菜,炒菜的聲音停頓了幾十秒后,江路白問了一個陳軒記得很多年的問題:“這一切是真的嗎,憑什么是我們?”
是的,這一切是真的嗎,現在看來都是真的,最起碼彩云集團已經在和普思磋商合同了。憑什么是我們,現在看來就是我們,黃總的堅定支持是主要因素,我們自己的努力也密不可分。陳軒和江路白心中想著,但卻誰都沒有說出來。在強烈的勝利欣喜中,能做的便是按照黃總的交代,馬上準備合同文本,這是只有益處沒有壞處的。
接下來的一周,陳軒和江路白都在焦急的等待著黃總的回復。每隔兩天,陳軒便會電話催促黃總合同進度如何,期間還有兩次現場的推動。黃總告訴陳軒,“公司正在審核,快了,再等等。”
陳軒在焦急等待中,接到著黃總的通知,安排交付項目組成員的會面。這個消息被阮仲勝、葉政等一致認為是彩云集團合作意向的明確表達。畢竟彩云集團已經在知道普思價格、審查合同的同時,要很認真的考察交付人員了。這確實是一種負責任的合作的態度。但這一點給普思大區帶來一些挑戰,如何臨時組建一支讓彩云集團滿意的專業團隊呢?
陳軒首先想到的是佳靈集團的項目團隊班底,佳靈集團的應用效果獲得了彩云集團認可,以佳靈團隊為班底加上普思大區的團隊,應該可以應付。至于未來實際的現場交付團隊組成,只要不寫進合同中,再靈活應對便可。陳軒的思路得到了阮仲勝、葉政的支持,這也是目前來看最可信的思路。阮仲勝親自向北方大區要了人。
陳軒對此保持了必勝的信心,項目已經到了臨門一腳,一切都不能有絲毫懈怠,否則就將前功盡棄。
這支臨時拼湊的項目組,憑借事先完善的準備,順利的完成了項目組會面的使命。郝奇認為,“以佳靈項目組為班底的團隊,雖然不在本地,但足可以看出普思的重視。這支團隊有豐富的實施交付經驗,一定可以做好彩云集團的項目。”陳軒內心對郝奇這個結論多少有些感激,畢竟在會面之前,陳軒心中都是忐忑不安和沒有把握的,但郝奇的結論給了他肯定和信心。
用葉政的話說,“既不失望,也不驚喜。”以普思大區在這方面的資源,做到這個程度顯然已是十分不易了。
與此同時,這幾天的楊滔,也在焦急的等待中。價格和合同文本早已提交過去,但一直沒有開始正式的價格溝通。從郝奇口中,楊滔知道了佳靈集團的參觀效果不錯。這時楊滔終于從陳軒那通電話中醒悟過來,普思在彩云集團項目一直在試圖爭取和掙扎,并開始用拖延的方式試圖尋找轉機。華富決定放緩節奏并觀察判斷普思的策略,是錯誤的。從目前的情況看,普思已經在佳靈集團參觀上為自己加了分,盡管這并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確實給華富帶來不小挑戰。
如何盡快消除這種不利影響,并且將項目節奏重新拉回己方中來,已經顯得十分緊迫。楊滔決定組織一次客戶參觀和項目組成員會面。帶領彩云集團參觀那家行業龍頭企業,并組織雙方高層見面交流,從方案和案例上重新贏回高地;組織交付階段項目組成員會面,這個項目組中的核心成員是以華富咨詢服務部專家領頭的專業團隊,他們在集團管控和行業認知方面的專業度和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從這個方面讓彩云集團吃下定心丸。
這個動作需要比較高的協調能力和掌控能力,一步錯則全局輸。如果參觀效果不佳,那意味著華富前期的方案和案例優勢全無;如果項目組會面不順利,那意味著華富交付團隊的專業度大打折扣,不但不是定心丸,反而是疑心丸。楊滔對此卻很有信心,如果不是非常規方式,也不能打的對手措手不及。項目組會面,就是沖著普思本地沒有這個領域專業級團隊的短板去的。楊滔相信,這個動作的設計,勢必將再次考驗普思的資源能力,并在此鞏固和奠定華富的優勢地位。
在時間上,楊滔刻意放到普思的項目組會面之后。這樣便可以根據普思的情況,再做靈活應對。普思的效果比楊滔預想的要好,居然沒有在團隊人員方面出現明顯紕漏,看來一定是阮仲勝施加了很大的支持力度,這是十分少見的。但短板終究是短板,無法在短時間內本質上改變,以佳靈集團為班底的團隊,大多數成員屬于北方大區,他們在彩云集團未來現場實施交付中如何發揮作用,是一件很值得商榷的事。從另一個方面說,以北方大區人員為班底,也徹底做實了普思大區在這個行業沒有令人信服的人力資源。
這便是楊滔希望達到的。讓對手自己證明自己的短板,讓客戶自己發現,而楊滔自己則只是做在屏風背后的那個人。
在華富的這次客戶參觀中,那家行業龍頭也相當支持華富,有一位分管信息化的副總裁出面接待,一位分管集團財務的副總裁出面介紹集團管控思路。在這次溝通交流中,華富一如既往的在集團管控和方案的高度方面征服了彩云集團。這家龍頭企業高層的支持態度,也讓彩云集團認為華富的實力絕不是說說而已。
在這次參觀的第二部分議題是華富交付項目的集體亮相,這支堪稱豪華的項目組,由華富大區一位資深項目經理領銜,一位集團管控領域首席咨詢專家,兩位供應鏈領域資深咨詢專家,外加多位資深的交付顧問。這支團隊顯然做了周到的準備。在這次會議上,項目經理系統性的介紹了項目時間規劃和各階段主要事項,并對潛在風險和預案進行了極富見解的闡述;集團管控和供應鏈領域的咨詢專家分別從各自領域的發展趨勢、彩云集團可能面臨的挑戰、實施交付階段的對策等方面,做了專業周到的分析交流。這次會面近乎成為了彩云集團信息化項目的啟動會。
陳軒當然沒有看到這塊屏風。在所有項目中,供應商與客戶之間、供應商與供應商之間,都存在著這塊屏風。這塊屏風類似于一堵墻,將各方的信息隔離,甚至產生巨大的誤差,而屏風另一側的人則各自沉浸在自己認為的那種態勢中。楊滔給陳軒設立了這樣一塊屏風,這塊屏風一開始便是項目節奏的刻意放緩,它讓陳軒認為找到了一些時間;這塊屏風后來事佳靈集團的參觀和郝奇態度的轉變,它讓陳軒幾乎認為已經找到了轉機;這塊屏風后來是各供應商提供報價和合同文本,它讓陳軒機會確信彩云集團的合作意向十分明顯;這塊屏風后來是對項目團隊的會面考察,它讓陳軒確信彩云集團已經準備與普思合作。
不光是陳軒,黃總的面前也有一塊屏風。這塊屏風讓黃總覺得他安排的事項、他的意愿就能影響最終決策。于是在他屏風這一側,普思和黃總都在自顧自的忙碌著,并期許有一個好的結果。
當屏風撤去,各方信息清晰的直接碰撞,才知道誰是對誰是錯,誰是胸有成竹誰是異想天開。而在此之前,誰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去了解清楚屏風另一側的情況,自然也沒有十足把握去掌控勝負。然后,勝利的一方,大多數是主動撤去屏風的那一方。這是基于一種對信息和事實的周密分析之后得出的判斷,也是一種對賭。
華富的這次客戶參觀和項目組會面,正是楊滔撤去屏風的安排。這次參觀和會面帶來的沖擊性優勢,直接掀翻了隔在普思和華富間的屏風,讓普思在這種強大的沖擊下驚奇、錯愕、懷疑、認清、恍然大悟并最終相信和承認。
在隨后的幾天,陳軒明顯感受到了這種沖擊性。黃總對普思的耐心已經逐漸消失殆盡,他明顯覺得普思并沒有在這次“公開的賽馬”中給予自己十足的支持,反而一直在逼自己做出選擇。郝奇對普思的態度已經十分清晰,在陳軒將最終價格打印版提交給郝奇時,郝奇看都沒看便扔到了辦公臺的一角,用輕蔑的語氣對陳軒說道:“哼,普思!”在此期間,他也沒有看過陳軒一眼。陳軒覺得腦中嗡嗡作響,但仍堅強的說完了該說的話,希望能保留一點普思和自己的尊嚴。陳軒似乎是裝著沉重的屈辱走出了郝奇的辦公室。
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能幫得了陳軒,這些感受也只能由他一個人去體會和承受。自此,猶如一場春夢初醒,在所剩無多的余味中,迎面而來的是現實的壓迫感;猶如一次海市蜃樓的破滅,在毫無跡象的勝景中,迎面而來的是現實的熱浪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