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好一個標志的小娘子!起來吧”。
轉頭對宋江說道:“宋小友,這就是你要迎娶的新嫁娘,小友好眼光啊,小娘子,人不錯!”
杜君一陣兒風中凌亂,怎么出來一趟,就變成新嫁娘了?
宋江更是被周老說的面紅耳赤,連連擺手,“周老,不是你想的那樣,杜姑娘她......”
還沒等宋江說完,周老哈哈大笑,完全蓋住了宋江下面的話。
“不用害羞,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小友的年紀,老夫沒記錯的話,有二十有三了吧,早該娶親了,這有什么好遮掩的。”
轉過頭又對杜君說道:“杜姑娘,宋小友是個不錯的后生,我老人家可不是隨便夸人的,就是他的那個家,比較麻煩,以后就要你多多照顧宋小友了,等你們大婚,老夫必要討一杯水酒。”
杜君埋怨地瞪了宋江一眼,但是對著面前周老,那張蒼白面孔上發自內心的笑容,難得沒解釋,反而沉默的低下頭。
就讓這可敬,可愛的老者,多笑一會吧!
宋江觀察到杜君的異樣,也沒再次開口。
三人在書房小坐片刻,看見周老面露疲態,宋江找了個借口,同杜君一起出來了。
提著那條肥肉,準備送往廚房。
“杜姑娘,對.....不起,周老的話,你別介意,他......上次說讓我帶媳婦過來,我忘了,沒想到,周老還.....記得”,宋江磕磕絆絆跟身邊的杜君解釋道。
“沒事,周老值得尊敬,他的話,我不在意,只要他開心就好,對了,你還沒娶親?”杜君反問道。
宋江的臉再一次騰地紅了,喏喏道;“還沒”。
杜君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叫你多嘴!明知道人家喜歡過你,你還提這個事情。
也不好回話,宋江也沉默下來,二人之間氣氛一時有些許的不自在。
轉眼到了育童院大廚房,還沒靠近,就聽見不少孩子的打鬧聲,其中里面還夾雜著一個女子爽朗的笑聲。
“宋大哥來了!”
“宋大哥好!”
眼尖的孩子,看到宋江,一股風的沖過來,沒想到宋江在這些孩子中,很受歡迎。
聽到外面的聲音,廚房的門也被推開,幾個孩子也跑出來,加入圍繞宋江的行列。
廚房探出一個女子的身子,“宋捕頭,你來了啊,這幫小崽子,早就喊著,你帶了條肉,都等著呢”。
話音剛落,“咦!這位姑娘,我們是不是見過,我怎么看你有些面熟!”
杜君聽到這話,眼神從這群孩子中穿過,看到的是一個倚著門的年輕娘子。
是有些面熟,靈光一閃,“你是賣包子的莊嫂,對吧,年前,我買書......”
還沒等杜君說完,莊嫂從廚房出來,“我認出你了,你是哪個被我家喜兒,撞到的哪位姑娘!”
“喜兒?”杜君有點發蒙,這又是誰啊!
莊嫂已經到了面前,抓住杜君的手,就往廚房走,“外面冷,先到屋里暖和,喜兒,就是那個撞了你的小姑娘,我收留了她,改名叫喜兒,現在變化可大了,就是站在你面前,都認不出來。”
進了廚房,莊嫂又喊幾個大孩子,給杜君和宋江倒水,接過那條肉,進了儲藏間。
杜君環顧了四周,廚房很大,擦拭的也算干凈。
那群孩子依舊圍在宋江身邊,只是偶爾會偷偷看杜君一眼,就趕緊低下頭去。
宋江從懷里掏出一個口袋,遞給這些孩子,是糖果,一人一顆。
幾個四五歲的小不點則抓住宋江衣裳的下擺,眼巴巴的看著,其中就有小豆子。
可能看出杜君眼中的疑惑,宋江解釋道,“幾個小的,就是上次從拐子手里救下來的,現在還不太適應育童院。”
哦!原來如此。
莊嫂從儲藏間出來,樂呵呵的看著杜君,“還不知道姑娘怎么稱呼呢?好幾個月了,今天又能碰上也是我們的緣分,就在這吃個午飯吧。”
杜君連連擺手,空手過來已經不好意思了,怎能還在這里吃飯呢!
“我姓杜,杜君,你叫我杜君就行。”
“那就這么定了,這里距離安縣還有好幾里路呢,你們回去吃飯肯定來不及了,咱們育童院都是些家常菜,你別嫌棄就行。”
莊嫂幾句話,就把杜君所有的托詞都給堵在嘴里。
“那好,中午就嘗嘗莊嫂的手藝。”杜君也不好再推辭,“你看我幫你做點什么,家里飯菜我也會做”。
“什么也不用你做,站在那里,陪我說說話,就行,這幫小子會燒火”,看看周圍,菜都切好了,的確也沒什么能做的。
“那我就陪莊嫂說說話,今天你過來,包子鋪怎么辦啊?”
“我家那口子也會做,廚娘病了,我今天是過來替她。”
兩個女子在廚房隨意說著話,從莊嫂的言語中,杜君也知曉了育童院的現狀,的確令人不安。
而莊嫂也是在育童院長大的,來的時候四歲多,不記得姓名,就隨了院長的姓,換了新名字,周鵲燕。
算比較幸運,在她十六歲哪年,莊家二子求娶,院長也就給其嫁出去了。
而現在很多大一點的孩子,十四五歲,都要去外面掙錢,來貼補育童院平時的花銷。
畢竟育童院這三十多年,年年有孩童送來,僅僅靠院長的積蓄,還有周邊田地的出息,實在是難以維持。
現在院長身體也越來越差,若是再沒了院長的支撐,育童院里的三十多個孩子,恐怕又要開始顛破流離的生活。
“那以前長大的孩子,沒回來幫幫育童院么?”杜君不僅好奇,問道。
“怎么沒幫,但育童院出來的孩子,女子占多數,大部分都成了家,也都不富裕,還要看婆家的臉色,也是為難啊!”可能又想到了什么事情,接著說道,“也有一些去了外地,都找不到了,像我家那口子和心腸好的婆婆,真的不多,所以我特別感謝我婆婆。”
杜君對育童院的現狀,也是愛莫能助,想著,只能找機會,送些肉過來,是個心意罷了。
吃過午飯,跟著宋江圍繞著傳說中的荷花池,面積不大,時令不對,只能看見殘枝爛葉在水中飄蕩,就好像這個風雨飄零的育童院的真實寫照。
偷偷拿出十兩銀子,囑咐帶路的蘭花交給莊嫂手上,杜君和宋江緩步離開了育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