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的小太監走了
“天佑大宋,天佑大宋啊!”徐處仁站起身,在屋內走來走去,一邊走,一邊喃喃低語說著
此時的徐處仁,臉上又重新掛上了名為希望的笑容,與剛才的神情相比,簡直就是想打了雞血一般
此時的大宋,太需要一場勝利來支撐這個即將崩潰的帝國了,從北伐失利開始,噩耗一個接一個,先是江南大災,隨后方臘造反,接著高麗南侵,最后居然以山東叛軍崛起,坑殺三十萬高麗大軍而結尾
這些壞消息,一個接一個,把眾人對大宋的信心已經摧垮了,這個時候,不止是滿朝文武,就連路邊的百姓,都能看出來,大宋要亡了,失去的信心,想要重新樹立起來,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
而這個收復燕云十六州這個消息,就像是一劑強心劑,大家重新對大宋充滿了希望,這個帝國,還有挽回的希望
“爺爺,這個消息,不會是有誤吧!”徐康小心的問道
“絕對不會,這種事,就算是給童貫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謊報!”徐處仁斬釘截鐵的說道
“也是!”徐康點了點頭
“只不過....”徐處仁沉吟著,不再言語了
前段時間,北伐失利,十幾萬大宋精銳,居然被遼國殘軍打的節節敗退,這種事,根本瞞不住,滿朝文武,甚至皇帝陛下都已得知,趙佶更是氣得大喊一聲“童貫誤我”,直接氣暈了過去
徐處仁,蔡京,高俅,只要是京中的官員,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都只覺五雷轟頂,對大宋失去了最后的希望,沒想到,只不過是一個月的功夫,從當初的節節敗退,變成了大勝!
“童貫是怎么做到的?”當驚喜過后,心情平靜下來,徐處仁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
“童疏密善于用兵,也許是越敗越勇,重新整頓之后,這才贏得大勝!”徐康小聲開口說道,他這是把事情朝著最好的方向思考,現在的大宋,經不起失敗,也敗不起了
“但愿如此吧!”徐處仁輕輕點了點頭,只不過,臉上擔憂的神情仍舊沒有消散,對于戰爭,徐處仁雖然不懂,但是,一群被嚇破膽子的敗軍,忽然間就改了性子,變成英勇無比的強軍,這種事,除了做夢意淫之外,現實之中,怎么會出現?
“在這里胡亂猜測也沒有,我這就進宮!”徐處仁坐不住了,急匆匆的就朝著門外走去
徐康看著爺爺匆忙消失的背影,神情低落,低下頭,看著地上碎裂的聽風瓶,眼眶之中,淚花閃現,蹲下身,把地上的碎片收拾撿起,緊緊握在手中,掌心被碎片割破,鮮血順著指縫滴下
————————————————————————————————————————————————————————
皇宮內殿
此時,殿內的氣氛終于一改往日的沉悶,變得喧鬧了起來,只因為,聽說童貫收復燕云十六州之后,信心爆棚,居然開始對山東的祝彪打起主意了
“陛下,童疏密不日便會回京,大軍稍作休整,便可討伐不臣,祝彪狼子野心,豈容他放肆!”尚書左丞李邦彥正慷慨激昂的開口說道
“陛下,萬萬不可,山東之事,本就是朝廷理虧在先,此乃不義,如果又興兵討伐,天下之人,何以看我等?”徐處仁站出來斷然拒絕道
“祝彪既然興兵造反,就是反賊,朝廷派兵討伐,有何不可?”李邦彥咄咄逼人的問道
“李尚書,派兵討伐當然可以,但是,我有一問,請李尚書解惑!”沒成想,李定居然站出來,接過話頭問道
“李大人有和疑惑?”李邦彥擺出舌戰群儒的架勢,一甩袖袍,對著李定開口問道
“你敢保證,一定能取勝么?”李定輕輕的問了一句
“這個....”李邦彥神情尷尬,隨后輕蔑一笑,開口說道“雖不敢保證,卻也有9成勝率!”
聽到這個9成勝率,就算是坐在皇位之上的趙佶都是眼睛一亮,如果真的如李邦彥口中所說,有9成勝率的話,那就值得一戰
李定聽到這個9成勝率之后,反而哈哈一笑,不屑的開口回道“9成勝率?李尚書,你這牛皮,吹得未免太大了一些!”
“李某絕非信口雌黃之輩!”李邦彥說完之后,對著坐在皇位之上的趙佶一躬身,繼續開口說道“陛下,當初江南方臘叛亂,朝廷不過抽調一部分西軍,征召了一些新兵,就能把反賊方臘打的守城不出,可想而知,朝廷天兵,與反賊的流寇相比,那可是天壤之別”
這句話,得到了趙佶的肯定,微微點了點頭,事實本就如此,如果不是因為事發突然,山東出現變故,此時的江南叛亂早已被平定,方臘等人怕是早已經身死多日
眼見自己的話,得到陛下的肯定,李邦彥更加得意,繼續開口說道“山東祝彪造反,據傳言,在濟南府把三十萬高麗大軍全部坑殺,但是,事實到底如何,無人得知,真實性有待商榷!”
李邦彥此番話說出口,趙佶的眼睛更加亮了幾分,而此時,站在一邊的徐處仁與李定,正想開口說話,卻被趙佶一擺手打斷,對著李邦彥開口說道“李愛卿,繼續說下去!”
“坑殺三十萬高麗大軍,依微臣看來,夸大其詞,吹噓成分居多,此乃其一”李邦彥此時滿臉的得意之色,輕聲咳嗽幾聲,趙佶急忙吩咐人上茶水
李邦彥輕抿一口茶,繼續開口說道“其二,山東境內,被高麗大軍肆虐之后,糧草肯定不足!”
聽完這一點,趙佶更是面露微笑,點了點頭
“其三,童疏密北伐大軍,攻城略地,收復燕云十六州,軍容之盛,百年罕見,高麗大軍,戰力如何,我等隨未見,依微臣看來,與遼國鐵騎相比,怕是不可同日而語,北伐大軍,既能勝遼軍,亦能勝高麗軍,而祝家軍,勝之也不難!”李邦彥肯定的說道
“不錯!”趙佶點著頭,開口說道
“其四,祝家軍倉促成軍威信不足,山東在朝廷百年治下,百姓都心向大宋,一旦朝廷天兵一到,臣敢斷言,祝家軍絕對會一觸即潰,四散奔逃!”李邦彥掃視周圍群臣,大聲說道
趙佶點了頭,大聲說道“李愛卿,說的在理!”
“謝陛下!”李邦彥躬身回道
“陛下,李尚書所言正是微臣所想,請陛下出兵山東,平定叛亂,還大宋安穩河山”
“陛下,臣請陛下出兵山東”
“陛下,討伐不臣祝彪,臣請戰!”
“陛下,山東之禍甚至不如方臘造反,只要朝廷天兵一到,便會崩潰瓦解!”
朝廷之中,一片請戰的呼聲,趙佶的心,終于松懈了起來,原來,讓自己恐懼的祝家軍,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