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的人不死,祝彪的麻煩就會接二連三的永遠沒有結(jié)束,而祝彪是一個很怕麻煩的人,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全部殺掉就是唯一的選擇
威脅自己性命的人,只要自己有能力干掉他,留著作甚?養(yǎng)虎為患么?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祝彪不是圣母,更不屑于做圣母!
祝彪的這一番的話,把徐處仁也給噎的無話可說,因為這個有傷天和,本來就是扯淡的玩意,天和這東西,誰見過啊,存不存在還是兩說,只不過是一些儒生批判武將殺戮太重之時的借口,或者說口號差不多,跟整天喊“上帝!佛祖!萬能的主!”差不多的東西
眼看徐處仁神情稍微有點落寞,祝彪也沒有繼續(xù)得理不饒人,嘆息一聲開口說道“徐公,咱們也不說什么場面話了,依你看,金國把遼國吃下以后,會不會南下?”
“這個.....”徐處仁一臉欲言又止的神情
徐康聽到這句話,臉色大變,驚訝的看著爺爺,本來以為,自己爺爺肯定會斬釘截鐵的說“不會”,沒想到,爺爺居然猶豫了,而且看樣子,怕是....出事了
難道,北方那邊出事了?
此時的宋金兩國已經(jīng)結(jié)盟,更是在北方共同攻打遼國,伴隨著戰(zhàn)爭的節(jié)節(jié)勝利,遼國已經(jīng)支撐不了多久了,眼看著戰(zhàn)爭勝利在即,尤其是燕云十六州就要回歸,整個大宋都在歡聲鼓舞,士林之間詩詞歌會更是層出不窮,都是贊揚北方戰(zhàn)事的,尤其是對于金宋兄弟之盟的詩詞,也并不少
這個時候,居然聽到金國以后會打進來這個消息,也不怪徐康會驚訝,不止是徐康,此時大宋的任何一人,如果此時聽到祝彪的話,肯定都會嗤笑一聲,然后說一句“癡人夢話!”
但是,如果有人看到當(dāng)朝宰相徐處仁的臉色,那,就要好好思量一下這個可能性了,比如徐康,他此時看到爺爺?shù)哪樕K于知道自己大哥來京城是做什么了?
未雨綢繆?或者是螳臂當(dāng)車?
金國如果真的南下,那....大宋絕對是滅頂之災(zāi)啊
“爺.....爺.....爺爺!”徐康聲音都在抖了
“莫慌!”徐處仁拍了拍徐康的肩膀
如果是以前,祝彪說北方金國會南下,徐處仁大概也會跟徐康一樣,覺得不可思議,金國人少,這是大宋君臣一直反復(fù)提到的觀點,而且這個觀點,沒人能夠反駁
尤其是金國使節(jié)來大宋結(jié)盟的時候,那一副鄉(xiāng)下人進城局促的樣子,更是謙恭有禮,處處顯著謙卑,低姿態(tài),跟遼國那個趾高氣揚的樣子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人,怎么會南下呢?
但是,人是會變的啊
以前金國對于南邊這個龐然大物,那可是充滿向往與敬畏的,一些從宋朝流傳過去的珍寶,瓷器,還有詩詞等等,無一不是珍品,對于能夠生產(chǎn)這么多好東西的大宋,金國人,那可是當(dāng)做圣地一般
南面那個可是天朝上國,地大物博,去的時候要小心點,結(jié)盟之后更要恭敬,這是金國人最開始的想法,想法很樸實,做法也就顯得很恭敬
金國使節(jié)剛來大宋的時候,確實如此,恭恭敬敬,無論是對大宋的君還是臣,就算是驛館的小吏都是和顏悅色,但是,最近金國使節(jié)來的時候,可不同了
因為,北方的幾場戰(zhàn)爭,大宋的表現(xiàn)實在是太差勁了
怎么說呢
當(dāng)初金宋聯(lián)盟的時候,說好的是一起討伐遼國,但是,直到此時此刻,大宋卻只是在宋遼邊境一直屯兵,除了偶爾有點小摩擦之外,居然沒有按照盟約進攻遼國,在一邊看熱鬧
大宋打著什么注意,金國怎會不懂,無非便是本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小算盤,明明是兩國結(jié)盟共同討伐,居然開始玩弄對于這種小伎倆,金國沒有意見才是怪事
金國那邊催促了幾次,大宋這邊卻總是說,還沒準(zhǔn)備好,還沒準(zhǔn)備好
而金國的態(tài)度,也在這一次次的催促之中越來越不耐煩,越來越惡劣,甚至有幾次,金國使節(jié)居然說出了解除盟約的話
在這種情況下,大宋不得不組織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結(jié)果,不言而喻,輸了
準(zhǔn)備了這么久,居然輸了,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金國傻眼了,沒想到大宋居然這么不靠譜,本以為是個強援,實在不行,拖住遼國一部分軍隊總能做到吧?哪能想到,居然如此不濟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金國使節(jié)來大宋的時候,漸漸變得驕橫跋扈起來,也許普通人對于這些事知道的并不多,但是,徐處仁可是貴為一國宰相,對于此事,卻是看在眼里
不能再這么下去了,必須要打一場勝仗,就算是慘勝也要勝,一定要金國看到大宋的實力,否則的話,等金國滅掉遼國之后,下一個目標(biāo),怕是自己了吧
此時大宋的普通百姓也許還未可知,但是,稍微知曉北方戰(zhàn)事的朝廷君臣,都有一種養(yǎng)虎為患的自責(zé),而徐處仁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回京的
說簡單點,徐處仁回京,就是為了防范金國南下而被啟用的
“朝廷議定,下個月派童貫北上,無論如何,也要贏一場,贏給金國看,就怕,贏不了反而輸了,那個時候,怕是....”徐處仁話說到這里便閉嘴不言,但是意思已經(jīng)表達的很清楚了,童貫這次北上,如果贏了,大宋還有幾年的喘息機會,到時候歷兵秣馬還有可為,否則的話,一旦輸了,到時候讓金國看到大宋如此孱弱,怕是滅頂之災(zāi)啊
“......”
徐康張大嘴巴,一臉驚訝的神情,他沒想到,形勢居然如此嚴峻了,想到那個最壞的可能,徐康看了看身邊的祝彪,忽然間想起大哥在登州之時說過的話
原來,金國南下并不是無稽之談,弄不好,怕是真的
“這....這可如何是好!”徐康擔(dān)憂的問道
“做事,當(dāng)然希望朝著最好的方面發(fā)展,比如,童樞密不負所托,大勝遼國,揚我國威,這是最好的!”祝彪看了看徐康笑著說道,隨后又看了看徐處仁,嘆息一聲“但是,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輸了,就要做好準(zhǔn)備,抵御金國南下的風(fēng)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