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釣叟”沈千山,“不歸島”七大掌事之一,同時也是七大掌事之中修為最高卻唯一有名無實未掌職事之人。
此公在“不歸島”上身份輩分最尊,島主燕沖天便是他的親外甥。他一身修為出神入化,當年曾憑著一根奇門兵器“釣龍竿”,將橫行南海的十二名巨寇一個個釣起來活活摔死。據聞其功力早在二十年前便到了先天圓滿之境,只是欠缺了一點機緣而未能練氣成罡晉升為真正的武道宗師。
只因這位老先生性情古怪,雖已年過古稀卻仍是童心未泯,每日里只是嬉戲玩笑,所以只是空擔了一個掌事之名。
既然知道了面前之人的身份,老于世故的禹天來自然不會缺少交際的手腕,不著痕跡地幾句吹捧便將這老小孩兒哄得眉開眼笑,徹底忘記了自己本事找對方算賬而來。
說罷閑話后,禹天來才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沈千山雖愛玩鬧,卻只是性情使然,并非真的弱智低能,事情的輕重緩急分得極為清楚。聽說對方所說的是關乎“不歸島”生死存亡的大事,也不敢有一絲怠慢,當即親自指點方向引著這艘小船駛往“不歸島”。不到一個時辰,三面俱是陡峭崖壁,只有一面是平緩海灘的“不歸島”便出現在前方。
有沈千山親自引領,禹天來等人自然又少了許多麻煩。他們將船停泊在島邊半天然半人工的一個小碼頭上,沈千山吩咐了人招呼船上“逐鯨幫”的一干水手,自己則領著禹天來通過了一座建在平緩空闊的斜坡上、扼守著入島唯一通道的高峻關隘,來到“不歸島”的內部。
整個“不歸島”上的建筑各依地勢而建,參差錯落起伏不定,望上去便如一幅天然的畫卷般優美。
但在禹天來的眼中,這些房屋建筑的建造與布置都大有學問。首先是所有臨街的房屋都是以大塊青石壘砌的墻體,窗口窄小,門扇堅厚,若遇戰事,便是一座座小型的堡壘。其次是,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路口的設置都應是經過精密的計算,只要在臨街的房屋內及砌有半身矮墻的屋頂安排下一些弓箭手,則街道與路口的每一個角落都在弓箭的威脅之下而絕無死角。
沈千山引著禹天來一直來到“不歸島”最中心也是地勢最高的一處所在,此處建有一座恢弘古樸的院落,便是島主燕沖天一家的居所,而院落正中的一座名為“鎮海閣”的三層高樓,便是燕沖天日常處理各種事務的所在。
禹天來在“鎮海閣”的三樓見到了“不歸島”島主燕沖天。此人年紀已過四旬,但因為修為精神,外貌不過是三十許人,生得方面大耳,虎目生輝,短髯如墨,頗具威儀。
以燕沖天的修為,初見面時便已感應到面前這僧人修為淵深若海,即使以自己之能,竟也看不透其深淺,因此并不敢因為對方“年輕”而有絲毫怠慢,禮儀很是周到地與禹天來寒暄了一番。
見禮已畢,各自落座之后,禹天來再一次說明了來意。
燕沖天聽罷此事,嘿然冷笑道:“那蒙古人騎射之能雖然天下無雙,但要來大海之上尋我‘不歸島’的晦氣,卻實在有些妄自尊大了。此次燕某便令他們知道,這天下之大,有的是不容他們橫行之處!”
禹天來從后世史書中得知此次主持攻打“不歸島”的首領伯顏為將來率兵滅宋的一代名將,委實不容小覷,但與燕沖天不過是初識,交淺言深恐多有不便,只能將此事暫放在心中,等到找到合適機會再設法提醒燕沖天便是。
在禹天來到達“不歸島”的數日后,又有不少武林中成名的高手受了言無悔的邀請而趕來“不歸島”助戰,其中有“瓊州三劍”玄清、玄明、玄法三位道長、有蜀中“錦江派”掌門“怒劍狂花”石青云,有“武夷雙隱”丁沐、孫寅,有丐幫輩分最尊的九袋長老“摘星手”阮洪波等等,前后來的足有十余人。
在外援此來彼至的同時,“不歸島”上也開始全力備戰,島上的三千戰士盡都枕戈待旦,一日分作三班輪流駐守巡邏,只等敵人前來。
在茫茫大海之上,一支由十余艘巨大戰船組成的艦隊正借著海風揚帆向南行駛,一片片飽受風力而鼓脹的白帆從蔚藍的海面上飄過,便如風神放牧于萬里晴空的一朵朵白云。
在最前方的一艘戰船的甲板上,英俊威武的伯顏安坐在當中的一張太師椅上,身后有兩名武士侍立,分別捧著他的“天矛”、“地盾”兩件神兵。
在伯顏前方分左右擺設了兩列座椅,二十余個形容各異之人依次列座。右列最上首坐的是一個身軀矮小黑瘦的藏僧,左列最上首坐的卻是一個手搖羽扇、俊逸如仙的青年道人。
伯顏先向藏僧與道人各自頷首致意,然后目光在座中眾人的臉上一次掃過,朗聲道:“承蒙龍象師叔、虛枕溪虛道兄以及諸位豪杰抬愛,由伯顏來作為這次出征的主帥。前方再有一日航程,便將到達那‘不歸島’。屆時還請諸位鼎力相助,為我大蒙古國消除此隱患。我蒙古大汗素來獎罰分明,若此事能成,伯顏定代諸位向大汗請功!”
兩旁眾人齊聲道:“多謝伯顏公子,我等自當盡力!”
一番客套話過后,那名為虛枕溪的青年道人輕搖羽扇道:“據貧道所知,那燕家已在‘不歸島’經營百年,將一座海島改造的固若金湯,島上有包括燕沖天在內的八大先天高手,又有以岳飛兵法訓練出的三千戰士。然而看伯顏公子似成竹在胸,敢問是否已有破敵之策?”
伯顏很是欣賞地向對方望了一眼,座中的眾人除了師傅八思巴派來給自己壓陣的龍象法王,其余的都是子聰招攬的高手,只有這虛枕溪真正算是他的人。
盡管此人投來自己麾下的時間不久,但展現出來的武功、智慧、學識、品性無不是當世罕有。雖然伯顏始終未能摸清此人的出身來歷,還不敢托以心腹,卻已經將其預訂為自己未來的首席智囊。至于是否能使得對方誠心歸服于自己,伯顏從來都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及人格魅力。
“道兄明見,某既然敢來,自然不會打一場無把握之仗。”伯顏知道虛枕溪在即將進入戰場之前向自己提出此問,其目的是要自己略略展露一些底牌來振奮士氣。
“有諸位以及我大蒙古國的勇士存在,‘不歸島’的高手及戰士殊不足畏,對方唯一可恃者便是地利之險。對此某已安排下兩件利器,保證可以將‘不歸島’上的一切關隘一鼓而破!”

半葉知秋涼
感謝書友故城舊人500幣慷慨打賞。 中午十二點上架,這是最后一章公眾章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