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仙俠

我有一座城隍廟

第二十七章 思慮

我有一座城隍廟 夢春一秋 2020 2017-10-10 21:09:55

  寒冬臘月的天氣,北風越發的放肆,原本黃昏昏一片的大地在北風吹拂之下,變成了一片銀裝素裹的雪海。

  最近幾天以來,來到城隍廟逃難的難民越來越少了,偶爾有幾個零星過來的都是外出巡邏的護衛在半道之上從半掩埋的狀態下挖出來的。

  這些人得到救治活下來之后,無不痛苦流涕,大嚎不已,慶幸自己存活也痛思那些沒能活下來的親人。

  張一仙就在一旁看著,幾個月下來,這樣的場面他自己看了不下百變,天災演變人了人禍,人禍更是助長了天災,越演越烈局勢更加混亂。

  中原大地之上,自從劉福通,韓山童高舉漢室大旗,帶領紅巾軍起義以來,各地不斷有豪強傾家蕩產,招兵買馬,各自拉起一支隊伍,大到萬人,小到數百,整個起義之舉呈現出遍地開花之勢。

  元廷聽聞地方有變,叛逆四起,特排當今宰相,脫脫帖木兒率領討伐大軍,號稱十萬,蕩平地方起義。

  一時之間,原本還不可一世的起義軍,聽說元廷宰相駕馭十萬鐵兵出征,一些人馬不多的起義軍首領紛紛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本投靠實力比自己更強的人,如此以來,一月不到,原本還成遍地開花之勢的局勢驟然間變得明朗起來。

  中原大地之上存留的起義軍也就變得屈指可數,但是他們手中的實力卻壯大數倍不止。

  豪州城中,自從五只隊伍駐扎在這以來,城中稍微有些家財的地主也都卷著自己的存貨,帶著家奴投奔到相對安穩一些的南方去了。

  而面對元廷十萬大軍的征伐,各地的起義軍紛紛請求遵從小明王韓林兒的號令,在此情形之下,韓林兒順勢,上應天命,下順臣民,進位為王,自稱“明王降世”號稱小明王,成為所有義軍共同的領袖。

  此消息一出,各種名不正,言不順的起義軍首領紛紛請命,上書稱臣,得了一個空頭封號,借此不斷發展壯大。

  天災人禍之下,各地的百姓民不聊生,別說過上安穩日子,就算是吃上一頓飽飯也成為了希冀。

  張一仙穩坐城隍廟之中,不斷聽取老秦頭打聽來的消息,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可有鳳陽朱元璋的消息?”

  “城隍老爺,方圓百里之內,還沒有聽說過叫這名字的義軍首領。”老秦頭抬頭看了張一仙一眼,自從起義爆發以來,這已經是城隍爺第三次詢問有沒有朱元璋的消息了,難道這個朱元璋是城隍爺家親戚不成?

  老秦頭這樣想著,張一仙也并不理會,這幾天他漸漸感覺到了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似乎自己被監視了,但是又看不見人,而且這由頭可能來自于天庭。

  回頭想想,張一仙也覺得自己的動作太大了一下,如果救下這些近千人的流民還不算什么,那么城隍廟前那條已經挖好的水渠就有些問題了。

  因為不斷有流民前來投奔,再加上張一仙吩咐老秦頭只要這些難民參加勞作,參與開挖水渠,就給他們發放食物,為了更貼合實際人心,他甚至讓那些才到達的難民先吃飽,休養兩天之后再下地挖水渠。

  如此一來,這樣的善舉更讓百姓感恩,對于他們來說,能吃飽,讓他們做什么都愿意,而且這里面有一些是老人帶著自己的孫子,兒子兒媳婦為了省下糧食給父親和兒子吃,全都餓死了。

  這其中最令張一仙痛心疾首的乃是他從一個年邁的老農哪里聽來的,為了讓自己的孫子活下去,他用自己已經餓死的孫子與另一家餓死的孫女互換,易子而食。

  就連食人這樣的人間悲劇都發生了,百姓對于這個世界還有一點點期盼,他們的心是何等絕望?

  張一仙體會不到那種痛苦,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他都不缺衣食,甚至他也聽說過歷史上發生的天災導致百姓食人的事情,他只當是老師說出來讓他們珍惜糧食,艱苦奮斗之類的大道理,如今這樣的事實擺在自己面前,那種實實在在的沖擊感讓他難受了好幾天。

  即使如今他成了城隍,他也沒有覺得權力這種東西有多誘惑,但是他所在的這個世界上,現在正有無數人為之奔走,亡命。

  他相信,野心家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只為了填飽肚子,不至于自己死后身體成了別人鍋里煮沸的肉食。

  這一刻,張一仙甚至生出一種感覺,天下之大,竟沒有這些百姓容身的安穩之所。

  他心頭有些苦,如果他是一個人,他會毫不猶豫的盡他所能去幫助這些可憐的人,但是隨著他對這些百姓的幫助越多,他越發感覺自己頭頂之上有人注視,他只是一個神,作為一個神,他這時候就應該高高在上,當這些凡人爭奪出一個結果之后,他在偶爾顯露一些神跡,在天平盛世之下繼續維護自己的香火。

  但是他不是一個普通的神,在成為神之前,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愛國的憤青,但是如今這些顛覆他認知的存在卻不允許這樣做。

  有一次他問老秦頭,神是不是高高在上的?

  老秦頭的回答更是讓他哭笑不得,老秦頭說,“神嘛,只要能吃飽,管他什么是神,就像現在,城隍老爺讓我全家都過上的日子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所以我就覺得自己也成了神仙。還是在城隍老爺的幫助下,所以我老秦這輩子只跟著城隍老爺,做牛做馬。”

  這幾天張一仙不止一次感嘆中國的農民淳樸善良,只要是對他們好的人,他們會一輩子記住他,讓后不余遺力的幫助他。

  沒來由的,他突然想起前世的一句話,民以食為天,只要是能讓百姓吃上太平飯,那么就是他們的天。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有了糧食,讓他們吃飽,誰又會吃飽了沒事干跟著一群野心家到處起義呢,這也是歷史上很多農民起義最終失敗的原因。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开鲁县| 封丘县| 孟州市| 佛学| 南城县| 东港市| 姚安县| 青冈县| 思南县| 涞源县| 南平市| 理塘县| 平泉县| 松阳县| 谷城县| 高要市| 大方县| 灵台县| 肥乡县| 东城区| 南汇区| 福鼎市| 兴山县| 宁化县| 佳木斯市| 遂昌县| 澎湖县| 渭南市| 北海市| 庆云县| 镇赉县| 威宁| 龙州县| 淳安县| 长治县| 廉江市| 安义县| 庆城县| 富裕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