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知面不知心,我陳宮枉以謀略自傲,竟是將人錯認至此,本以為孟德是中興能臣,故而棄官掛印追隨,卻不料此人心如蛇蝎,如此自私。”在陳宮心中曹操的所作所為那可真是罄南山之竹而書情不盡,決東海之波而流恨難量。
“哎,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這是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之一,誠然自古人心最是難以揣摩,莫說是七年,有些人到死也很難被看清善惡真偽,便是擅長玩弄人心的賈詡,也未必真的能看懂人心。
龍羽便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將一個人看透,人這種多變的生物總是有出乎意料的思想。
“閣下大才,這首詩卻是將人心難辨說的淋漓盡致了。”陳宮對龍羽的興趣更大了,這位鑄就劍心的青年竟然還有如此文才,實在是我輩楷模。
“呃。”聞言龍羽卻是有些尷尬,剛才因為陳宮的話有所觸動,故而想到了白居易的這首詩,以至于脫口念了出來,此時聽到陳宮的贊揚很是羞愧,“沒想到來到異界的我竟然也干起了抄詩的勾當。”
“先生誤會了,這并非在下所作,它的作者是一位叫白居易的書生。”龍羽并不想做這種可恥的剽竊的勾當,雖然當時和糜竺談判的時候也抄了一次關漢卿的那出《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的段落,但這次既然可以解釋清楚那就不要冒名頂替了。
“此人何在?如此良才閣下竟然不重用?”陳宮已經對這不知道是誰的白居易心向往之了。
“這是真正的智者,不愛榮華,只喜山水,如今浪跡江湖,不知隱居于何方。”一個謊言總需要更多的謊言來彌補,龍羽很無奈的編造著屬于白居易的三國故事。
“哎,這般大才卻不愿揚名于亂世,如此胸懷我不如也。”陳宮對于這位白居易的隱姓埋名很是感到可惜。
“不知先生欲何往?”龍羽問道。
“宮本欲隨孟德做一番大事,卻不料世事無常,如今準備游歷天下,并看望一下我的那些老朋友。”原本的計劃被迫付諸流水令陳宮感到很是可惜,不知這天下到底還有沒有人能令自己施展抱負。
“不知先生可愿意幫助在下,先生大才不應該就此埋沒。”龍羽很是期待的向陳宮拋出了橄欖枝,這位的擇人標準可是比諸葛亮之類的低多了,自己一定要把握住這次機會。
“可是我是魔族啊。”這次簡單的會面已經使得陳宮對龍羽有了好感,劍心,謙遜,無畏,大志,這名為龍羽的青年比那黑暗中的霸主靠譜多了,但是因為魔君亂政,魔族在當前的社會中可沒有什么好的名聲,哪怕曹操率先對魔君宣戰,也沒有令世人對魔族的感觀好多少,大多數人族都希望將魔族趕走,就連人族的盟友神族眾人也希望將魔族滅亡,這種情況下,陳宮不太相信龍羽會并且敢收留自己。
“魔族又如何?”龍羽輕笑:“善惡在人心而不是種族,當年十常侍禍亂天下,他們可都是人族啊,在下雖然不才,卻也有心令天下一統,人神魔三族大同,共創繁榮盛世,先生可愿助我?”
“此言當真?”陳宮激動了,這世上有多少人能夠有這般誓愿,不分種族,天下大同,這就是陳宮童年的夢想,如今似乎看到了將這個夢想實現的可能。
“千真萬確。”龍羽的神色前所未有的認真,由于夢三大陸神魔共舞,種族林立,以至于矛盾爭斗不休,龍羽確實希望人神魔三族可以和平共處,而自己麾下也將聚集各族能人,打造一個輝煌的盛世。“你也看到了,我麾下還有異族戰士”
沐浴在太平年間的龍羽并不喜歡戰爭,如今無奈來到異界,也希望過和平的生活,無論富貴也罷,貧賤也罷,至少,生命可以有所保障。
若非迫不得已,龍羽實在不想摻和進這無盡的紛爭,初到異界的熱血早已經消磨殆盡,被這個世界磨煉的自強不息的龍羽依舊有著一個宅在家里享受生活的愿望。
雖然他如今背負了太多,夢三國的格局究竟是誰布置?南華仙人究竟有怎樣的打算?英魂墜的秘密又是哪般?
龍羽感覺自己就是一顆棋子,在被一個無形的大手推動著前進,他希望的不是沒有這個大手,也不是要做下棋的人,而是沒有這盤棋。
但是他無奈的發現,只有當自己來執掌這盤棋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撤銷這盤棋。
“宮參見主公。”陳宮大禮拜見,他真正的被龍羽折服,他忽然間慶幸曹操的舉動,若非如此,自己又如何遇到如此明君?孟德的野望是統一魔族,進而以魔族執掌天下,但是這般志愿相比于這名為龍羽的青年實在是不堪入目啊。
“先生請起。”龍羽大喜,自己終于有了一位智者:“吾得先生,便如周得呂望,漢得張良。”
龍羽突然發現這被歷代君主說爛了的話竟是有著無比的魔力。
“從今日起,先生便是我謀主。”這是個虛職,權利可大可小,但陳宮并不在意,只要自己的能力可以展現,主公不是剛愎自用,職權什么的都是小事。
于是陳宮便與龍羽一起坐鎮中軍,奧拉夫繼續領親兵護衛,大軍開拔。
“三族之間嫌隙太深,雖然主公的心愿很好,但恐怕神魔二族的人也不會輕易投降主公。”陳宮向龍羽講述著這個夢三大陸的形勢。
終于有人可以與自己交流思想了,龍羽很是欣慰:“就算我十分謙遜的邀請,也不能使得他們折服嗎?”
收集三族將士是龍羽的夢想,但這個世界的種族設定實在是令這個夢想的實現更加艱難。
“倒也不是。”陳宮答道:“如果主公實力足夠,名望足夠,并且能足夠的禮賢下士不計較出身的話也是可以的,只是不如招收本族人容易罷了。”
“聽聞豫州有一壯士名為許褚,號稱虎癡,力大無窮,有萬夫難擋之勇,但卻是魔族勇士,不知這人可能為我所用嗎?”
龍羽突然想到了自己原本的行軍計劃,在面見糜芳之前,龍羽便是定的先西進下邳,經沛國,譙國,陳國,再北上梁國到陳留,目的便是經過譙國的時候去見見那位虎癡,看自己和他有沒有緣分,穿越三國的人總有讓典韋許褚當保鏢的情懷,龍羽當然也不例外。
“我聽說過這人。”陳宮道:“他是魔族分支鬼靈族的勇士,乃是野豬王的后裔,天生繼承祖先戰鬼豪豬之魔力,手持豪血寺鬼力大無窮。他并不是一定要為魔族效力的人,但歷代魔王對其家族累有幫助,所以,魔族領袖更容易招攬他。”
“先生覺得我的希望大么。”龍羽還是很喜歡這位耿直而又忠心的虎癡的。
“難說。”陳宮皺眉道:“此人忠勇,信義為先,若人以誠待之,他必以死報之,主公可以試一試。”
聽這話感覺希望也蠻大的么,龍羽又有些后悔沒有按照原計劃行軍,以至于錯失良將,如果被曹操搶了先那自己就完全不可能再得到這位享譽兩千年的保鏢了。
但轉念一想也正是因為改變了行軍路線,自己才有機會與陳宮相遇,并獲得陳宮的認可,兩相比較的話,龍羽還是認為陳宮的作用更大一些。
畢竟猛將可以通過英魂墜來召喚聯盟的英雄,但如果說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話還是夢三本土的謀臣更好啊。有失去便有得到,也沒什么可不滿的。
龍羽的心態放的很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順其自然就好,完全沒必要去強求。
所謂一飲一啄皆前定,或許這就是自己與陳宮的緣分吧。
“先生以為,我今后應當如何?”龍羽已經把自己的詳細情況都告訴了陳宮,他需要這位智者的參謀。
陳宮當然不負所望,他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廣陵在這亂世中幾乎沒有遭到什么創傷,唯一的一次黃巾之禍還被主公及時撲滅了,所以,相對于豫州,青州,并州,冀州等被黃巾軍破壞,涼州,雍州,司隸被魔君執掌受到摧殘,徐州可以說是北方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土地了,而廣陵地處徐州最南端,也得以保存了最完整的力量,土地肥沃人口充足,足以為立身之本,而主公既然在出發之前便已組織屯田,這是極好的,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項政策今后要在全軍推廣,積累軍糧,鞏固城池,招納流民,擴充人口,如此便可以解除之后行動的后顧之憂,以待時變,緩圖天下。”
這是很中規中矩的策略,也是陽謀,堂堂正正而不必兵行險招。
龍羽并不能從中挑出什么毛病,這和朱元璋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如出一轍。
但陳宮當然不能僅僅滿足于此,這怎么能配得上他謀主的榮譽呢:“魔君雖強,然而失天下心久矣,便如無源之水,必不長久。而盟軍攜大義而來,兵強而將廣,雖不齊心,卻后勁源源不盡,此戰必勝。”
龍羽聽得很是欽佩陳宮的判斷,雖然不知道夢三大陸將展開怎樣的發展,但真實歷史中董卓的確是敗了,火燒洛陽倉皇逃命。
“魔君若敗,必然逃往西涼,倉皇之中必然會不顧陛下,我們可趁勢將陛下救出,功高莫過于救駕,如此,則我必然會被封賞三公,輔佐朝綱,屆時,奉天子令而征伐天下,大義所在,名正言順。”龍羽順口便把后來曹操做的事情說了出來。
“挾天子以令諸侯?”陳宮問道。
“非也,”龍羽搖頭:“是奉天子以討不臣。”
“那主公是要在朝為官還是回歸廣陵?”陳宮反問。
“這。。。”龍羽被問住了,剛才只是一時興起便順口說了挾天子令諸侯的戲碼,但是廣陵是自己根基所在,如果陪獻帝呆在洛陽那是一件很不安全的事情,當時曹操便提議遷都到他的大本營,或許自己也可以這么做?
“以洛陽殘破不堪為用為名請陛下遷都廣陵。”
“陶謙目前還是徐州刺史,若遷往徐州,為何不去彭城而去廣陵?況且,一山不容二虎,屆時誰為主宰?”陳宮問出了這個很敏感的問題。
龍羽沉默了,此言不錯,當時袁紹等人都不愿意接受獻帝便是這樣一個原因,一旦接納獻帝,則自己就沒辦法獨立,縱然是傀儡,名義上還是帝王,自己若要自立,便是叛逆,等同于欺君罔上謀篡朝綱,這罪名比在地方自立為王還要嚴重,到那時,便是天下公敵。
曹操一輩子沒有稱帝便是如此,因為他不能。
“是羽失計較了,還請先生教我。”龍羽向陳宮拱手。
“主公所思過多,忽略了一些細節也沒什么。”既然龍羽給面子,陳宮當然也要個面子:“當今天下諸侯多有野望,但率先稱帝者必是二袁,那時,天子尚在,稱帝者必被天下所不容,但二袁實力強大,兵多糧足,更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他們也不會輕易的失敗,若二袁不敗,縱然天子尚在,至多十年,則稱帝者必然極眾,到那時,天子便如雞肋,不管在誰手中,都會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局面。”
“那我該如何做?”龍羽問道。
“廣陵南面緊挨吳郡,有一伙山賊盤踞于此,其首領名為嚴白虎,攻略城池,與吳郡太守陳瑀同流合污,自封東吳德王,揚州刺史劉繇屢次征討不能取勝,主公可攻取吳郡,上書天子,奉詔討賊,屆時,則背海而向天下,只待天變,便可派一旅之師,北可取徐州,南可下揚州,陶謙老邁,劉繇無能,豈可阻擋主公大軍,之后,便以此為根本,謀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