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這毌丘儉吧,此人乃是偽魏明帝曹睿一手提拔起來的。感情和立場上天然就是曹魏一黨。在政績上,此人先是跟隨司馬懿平定公孫淵,之后又獨自領兵大破高句麗,把高句麗王追得四處逃竄??梢哉f不折不扣一員良將。而且此人在壽春的揚旗,并沒有受到明顯的逼迫,是自己主動揚旗的。但即便如此,這樣的人起兵,也不敢徹底和司馬家決裂。而是大肆贊美司馬懿,痛罵司馬師,要求司馬師把權力交給司馬昭。總算還好,這廝還有底線,最多也就是要求東吳支援,但沒有徹底投降東吳去做東吳的官兒。”
“可是這諸葛誕呢?此人乃是‘正始名士’,也就是名氣很大,但實際拿不出什么過人政績、戰功的家伙。昔年毌丘儉起兵討伐司馬家,此人不但不支持毌丘儉,反而積極出兵抄襲毌丘儉的后路。導致毌丘儉喪失了一切希望,兵敗身亡。之后司馬家因功封賞,讓其鎮守北揚州??梢哉f,此人根本就沒有什么忠于曹魏清除司馬氏的堅定意志。他所在乎的,其實歸根結底只是自己的權位。”
“事實也是如此。今年二月偽魏朝廷征召其還朝。他啰啰嗦嗦就是不起行,拖到五月初,眼看拖不下去就反了…….這樣的人,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權位,歸根結底就是想做獨立的淮南王。哪里有勇氣單純為了心中的理想就去征討司馬氏啊。”
“所以,我不用看邸報也知道,這家伙一旦起兵,能做的肯定是投降東吳以求自保。而且他投降東吳也不徹底:東吳都封他做大司徒了。要是我的話就把壽春給交出來,然后自己跑到東吳去享福。剩下的事情讓東吳自己去頭疼。可這廝呢?還是賴在壽春不走。哼!等著吧,這廝死定了。哎,最多明年,又是一個夷滅三族啊。”
堂下的人靜靜的聽完關儀的分析,心里面很不好受:大家都是熱愛蜀漢的人。蜀漢的死敵曹魏吃癟,這是大家都喜聞樂見的事情。自然的對起兵的諸葛誕充滿了好感——說起來,這位諸葛誕和蜀漢的丞相諸葛亮都是出自瑯邪諸葛氏呢。大家就更有親近感了。
可是這位關太守卻很是鄙視的發表了一大通看低諸葛誕的言論,而且說得好有道理,大家竟然無言以對。
“太守所言,只能說明諸葛誕此人氣節、能力不足??墒菫楹螖嘌运麜贁??須知,東吳的大將軍孫綝已經親自統兵支援壽春了啊。吳國的先頭部隊三萬人已經進入壽春城了。”
“呵呵呵呵呵,令伯(李密)啊,正因為吳國的士兵進了壽春城,諸葛誕才會敗得更快啊?!?p> “還請太守繼續為我等解惑?!?p> “好吧。諸位都知道孫權臨死之際,任命了四位顧命大臣是吧?”
“是的,這四位是諸葛恪、孫峻、滕胤、呂據。”
“嗯,這諸葛恪借著東興大戰的勝利以全國之力北伐,結果搞了個損兵折將。之后被吳帝孫亮與孫峻聯合誅殺。吳國的諸葛氏被夷滅三族。然后孫峻成為吳國的執政……”
說到這里關儀也很是感慨:瑯邪諸葛氏分別在魏蜀吳三國押寶。結果曹魏的諸葛誕和東吳的諸葛恪都被夷滅三族。在歷史的本位面,蜀漢亡國之戰中,諸葛亮的長子和長孫也先后陣亡。還好次孫那一脈留下來了。從未見過這么倒霉的家族——處處押寶還被人處處滅族。
“當初騰胤、呂據眼看著孫峻夷滅諸葛恪一家而不發一聲,是因為什么?”
大堂內很安靜,過了好一會,才有了一聲嘆息:“那是因為騰胤、呂據有私心。他們都想等著孫峻哪天死了他們可以上位做權臣?!?p> “改之說到點子上了??上?,孫峻沒有順了這兩個私心過重的家伙的心意。孫峻臨死前,私相授受,把手里所有的權力和兵力都交給了孫綝。而孫綝反過頭來就殺掉了騰胤和呂據。”
“而這孫綝算什么呢?對,他現在是東吳的大將軍,還開府。是不折不扣的東吳權臣、執政。但兩年前他是什么?偏將軍!而且他的祖上只是孫靜一脈而不是孫堅一脈。若是從孫堅孫靜那一輩算起,他都快要出五福了。所以這位大將軍和東吳皇室血脈疏遠,本身起點又太低。他為了維持住自己的權位,只能靠軍隊和血腥的殺戮。”
“大家想想,這樣基礎不穩的人,怎么敢長期離開建業?所以我判定此人最多就是率軍遠遠的看著壽春的事態發展:若是諸葛誕打退了司馬昭,他就進入壽春摘桃子。若是諸葛誕稍微露出一點敗象。他的主力肯定會飛快的退回建業。指望他率領東吳主力去和司馬昭血拼,呵呵呵,那是絕不可能的?!?p> “接下來說說東吳已經入城的三萬援軍。其實諸位只要看看領兵的大將是哪些,就知道孫綝的想法了?!?p> “嗯?!睆堊耧w快的翻了翻邸報:“文欽、唐咨、全端、全懌。這四個人有啥奇怪的?”
馬過接過了話頭:“令行,文欽、唐咨都是偽魏的降將。全懌是全琮的三子、全端是全琮的從子(侄子)?!?p> “那又如何?”
關儀贊賞的看了馬過一眼,轉頭對張遵道:“有空多看看書,多找改之、令伯、承祚他們學學。不要一天到晚都打打殺殺?!?p> “兄長莫要岔開話題,快點為我們解惑。”
“哎,好吧。我繼續說。這文欽當年是偽魏的揚州刺史,毌丘儉起兵的時候,他是跟隨一起起兵的。壽春二叛被鎮壓后,毌丘儉兵敗身死,文欽就跑到了東吳。你還記得剛才我說過的吧?毌丘儉起兵的時候諸葛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這廝背后捅了毌丘儉一刀。啊!我明白了!”
“所以說,孫綝根本就不信任諸葛誕,他也知道諸葛誕不是真心歸降。所以派了文欽去惡心諸葛誕。這壽春城里,現在定然是將帥不和不知亂成什么樣呢?!?p> “至于唐咨,一樣是偽魏降將,在東吳多年功勞苦勞一大把,可是官位就是提不上去,擺明還是不受信任的,這且不去說他。剩下的兩位姓全的,呵呵呵,令行,我來問你,這全琮的老婆是哪個?”
“啊,這個我知道。是孫權的大女兒,孫大虎。魯班公主。”
“呵呵呵,這個婦人可不簡單啊。其母乃是東吳女杰步練師。第一任丈夫是周瑜的兒子周遁。第二任丈夫才是全琮。當年孫權的長子孫登死在孫權的前面。孫權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在次子孫和與四子孫霸之間游移不定。導致東吳朝堂群臣分裂。這孫大虎在里面煽風點火,搞了不少的事情。孫權死后,又和顧命大臣孫峻勾搭成奸,導致全家的權勢大漲。但是,現在孫峻不是死了么?”
“哦,我明白了。孫綝沒有和孫大虎繼續勾搭成奸,所以對權勢極大的全家看不順眼,想要收拾全家?!?p> “非但如此,現在吳帝孫亮的皇后,可也是姓全啊。作為一個全國上下都不喜歡,唯有靠著軍隊支持才能守住現有地位的權臣。你們說孫綝看著這么龐大的全家是什么想法?所以說,這先期進入壽春城的三萬東吳軍隊,都是孫綝不要了的。站在孫綝的立場上來看,壽春能守住就好。守不住,這三萬軍隊丟了非但不會心疼,反而會竊喜吧。嗯,最好是全家的兩個公子哥率眾投降偽魏。這樣就有了收拾全家的理由了。”
關儀一席話,說得堂下諸人人人掃興,可是關儀這會兒打開了話匣子,一時半會停不下來:“這次壽春三叛,起事的帶頭人諸葛誕是個不成器的,東吳的援軍又是靠不住。所以這次壽春起兵成功的唯一希望就是寄望于洛陽的指揮者司馬昭是個蠢貨。”
眾人聽到關儀這話,倒是滿懷希冀。
“兄長,這司馬昭以前都是在司馬師的身后,沒聽說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啊。會不會…….”
這個司馬昭可是比前面兩個司馬都要厲害的角色啊!司馬懿也就是殺個曹爽,司馬師也就是廢個皇帝,這司馬昭可是直接干了皇帝啊——好吧,這事現在還沒發生。說不得。
“嗯,偽魏自明帝曹睿開始就實行強干弱枝的政策。自曹睿開始,幾十年來偽魏每年都挑選各地鎮守軍中強壯有戰功者進入洛陽加入中軍。所以偽魏的二十萬中軍是最強的。昔年高平陵政變,曹爽在聽到司馬懿掌控了中軍后,雖然手里還捏著皇帝,也完全提不起反抗的念頭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偽魏洛陽政府鎮壓壽春叛軍的戰斗力不用質疑。至于司馬昭這個人嘛。呵呵呵,諸位,我沒看邸報,不過若是我沒有料錯的話,這次司馬昭出兵,是帶上了曹髦那個偽帝和偽太后郭氏了吧?”
“然也?!?p> “那不就結了,這司馬昭比他哥哥還厲害!所以說,這次壽春三叛,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

混吃等死
三代的理想這一段。估計看起來比較費腦筋,因為這里面涉及到曹魏和東吳的幾大權臣,人物關系比較復雜。但若是真有興趣去趴一趴的話,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尤其是那位孫大虎,其扇陰風點鬼火的本事,真是讓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