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郡尉,縣令大人請您去府衙,一同迎接大理卿。”
楊浩回到驛館不久,曹縣令派了屬吏過來通知他。
“嗯,我知道了。”
楊浩點點頭,屬吏退去。
崔長芳在一旁,訝道:“大理卿來河陽了?”
楊浩解釋說:“應該是圣上派來核對河陽縣丞吳承貴的案子,呵呵,吳承貴被我殺了,朝廷總要調查一下。”
崔長芳眼珠轉了轉,緩緩道:“原來如此,少郎君可知大理卿是何人?”
楊浩一抖眉毛,問道:“是誰?”
“梁毗。”
楊浩一愣,反問道:“……涼皮?”
崔長芳點頭,“不錯,正是梁毗。”
楊浩心忖,怎么會有這么怪異的名字,不過應該不是吃的那個涼皮,而是姓梁的梁。
只聽崔長芳接著道:“梁毗從先帝時起就擔任大理卿,為人剛正不阿,秉法直公,由他來核查河陽糧倉案,倒是不用擔心他用私殉法。對咱們來說,這是個好消息。”
“哦。”
楊浩恍然,心中不由對梁毗高看一眼。強權時代,能不畏豪貴秉公清廉的官員,都值得他尊敬。
“我隨你一同前去。”崔長芳想了想,跟楊浩要求道。
楊浩應允,兩人一起出了驛館。
初冬樹木凋零,沿街顯得十分清涼。
河陽百姓忙碌于生計,各司其職,一點也看不出多日之前盜賊洗城的痕跡來。
“那應該是城外燒木炭的作坊。”
崔長芳見楊浩望著城外方向的幾處起白煙,解釋道,“寒冬將至,城中百姓伐木燒炭,或為家用,或市易做錢,也是一門營生。”
楊浩想起了后世課本中的一篇古文關于賣炭翁的描寫,只是那作者現在還未出生呢,心中一陣感嘆。
歷朝歷代底層的百姓,生活都是艱苦的,不獨有賣炭翁而已。作為華夏人,楊浩當然同情、憐憫天下百姓,不過也知道民生問題,實在是太過于宏大,這里面不僅僅存在階級差別的因素,也有社會基礎、經濟層次等多方面的原因。
單純的同情心沒有任何用處,不會對現狀有任何的改變。
除非他站到了足夠的高度,同時又有足夠的力量,推動整個社會的變革,加速社會層級的發展,才能治標治本的解決問題。
其實,像楊廣現在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實都是有利于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比如征發徭役修建大運河、馳道等,從長遠來看,都是有利于社會進步和國計民生的。
“還是要落實在發展生產力這一根本途徑上啊。”楊浩心中感慨。
崔長芳無從知道楊浩心中所想,以為他還在擔心朝廷核查的事情,緩緩道:“梁毗此人舉劾過不少權臣,像劉防、楊素,甚至宇文述等,都曾被他參劾過。這次也一樣,盜糧案牽扯到宇文智及,也沒有什么,梁毗一定會據實秉法處理的。”
楊浩點頭,和他一起穿過幾條街道,來到了河陽府衙。
“楊郡尉來哩!這位是……”
縣令曹彥真早就候在了外面,看到楊浩到來,上前趕了幾步,最后目光投向了隨同而來的崔長芳。
崔長芳拱手行禮:“晚輩博陵崔長芳,見過曹縣令。”
曹縣令心中一跳,博陵崔氏,莫非是秦王府姻親的崔氏子弟,當即不敢怠慢,笑道:“原來是崔郎君!青年才俊吶。”
崔長芳矜持一笑,不作解釋。
“果然是博陵崔氏!”
崔長芳稍顯傲慢的姿態,倒是讓曹彥真肯定了心中的想法。
像崔長芳這種豪族出身的青年,甭說只是拱手行禮,就算鼻孔朝天,漠視他這個縣令存在,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他又豈敢有怨言。
這便是自晉以來數百年間,門閥貴族的一貫品性、作風。
不光門閥貴族自己習以為然,就連社會上的其他階層也都絲毫不以為忤。
“縣令大人,天使來了!”
一個府衙屬吏跑了過來,向曹彥真稟報。
曹縣令神色一正,鄭重道:“快快前去迎接!”
轉首對楊浩笑著說,“楊郡尉,你同老夫一起迎一下。”
“理當如此。”楊浩點頭跟著他一起上前。
崔長芳沒有官身,倒是不用以上下級之禮迎接,施施然走在一邊,笑吟吟看著。
不多時,一隊侍衛護著幾輛馬車緩緩駛來。
為首一輛馬車,跳下一個佩刀侍衛,侍衛掀起車帷,一位年約六十的紫衣老者從車上下來。
此人正是大理卿梁毗。
文帝之時,厲行節儉,官服崇尚簡樸。自從楊廣繼位之后,恢復了秦漢章服制度。文武百官,依照品秩高低,身著不同顏色的官服。其中紫衣,正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才能享有的。
梁毗面容清矍嚴正,雙目炯炯,十分有威嚴的精神。
“下官河陽縣令曹彥真,及河陽郡尉楊浩,拜見梁寺卿!”曹縣令拱身敬禮。
梁毗微微頷首,喉嚨里嗯了一聲,不理曹縣令,往前幾步走到楊浩身前,目光如琢,道:“你就是楊浩?”
楊浩淡定拱手,“見過梁老大人。”
梁毗目光篤定,看了他一會兒,才笑了起來,說:“你很好。”
沒頭沒尾,突然來了這么一句,楊浩也不管梁毗所說“你很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回道:“老大人謬贊!”
這時,后面的幾輛馬車上又下來了幾人,其中一個三十多歲錦衣中年人走上前來,在他身后跟著一個英武的青年。
梁毗朝著中年人招手,一手指著楊浩,笑道:“恭仁快來,這便是楊浩!”
錦衣中年人一愣,看向楊浩的目光卻是十分溫和。
梁毗笑著跟楊浩介紹,道:“楊郡尉,這位是宗正少卿楊恭仁,這次隨老夫一同來河陽。說起來你們關系要近得多,哈哈。”
楊恭仁是隋朝皇室遠親,梁毗此言倒也不避諱兩人關系。
“呵呵,此行梁老大人是主官,我只是隨附的,”楊恭仁先跟梁毗謙虛,隨后才轉向楊浩,溫言道:“恭仁見過少郎君!”
楊恭仁也姓楊,而且有梁毗之言在先,楊浩搜刮記憶勉強記起,此中年人是自己的族兄,雖然年齡大不少,但是跟自己平輩。
楊浩想通這一關節,恭敬道:“原來是恭仁族兄,楊浩有禮了。”
曹縣令看到幾人互相寒暄過了,才出言道:“梁寺卿,楊少卿,請先入府衙歇息,然后慢慢再談。”
“如此也好。”梁毗和楊恭仁對望了一眼,點點頭,一行人進了河陽縣治所。
崔長芳來到楊浩身側,拉了拉他的衣襟。
“怎么了?”楊浩稍微落后了一些腳步,低聲問道。
崔長芳面色有些凝重,湊過去悄聲說:“楊恭仁居然來了!”
楊浩驚訝道:“楊恭仁怎么了?有什么不對嗎?”
崔長芳神色略緊,皺眉道:“他可是宗正寺的少卿,圣上派他來什么意思?”
“宗正寺……”
楊浩瞇了瞇眼睛。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6-08/5b1a38d66c063.jpg)
清河云上
努力做到兩更或者三更。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更新。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