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山門
“想什么呢,接著啊。”紀哲把盒飯給身邊明顯神游的于真。
“沒什么,謝謝。”于真連忙伸手接過,飯后一路相安無話,她不知不覺的又睡了過去。
再醒來時于真條件反射的先看向旁邊的座位,幸好是空的,拿起手機一看,早上六點半,還有半個小時就到站了,做一晚上的硬座可真要命。
看看面前熟睡的兩人,于真悄悄地站起來,準備去走廊上活動一下自己快要廢掉的腰,走了一圈,又進了洗手間洗了把臉。
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就向出口門走去,走到門口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不少人在等著下車了。
紀哲就在其中,雖然只是簡單的站在那,整個人就無形中散發著生人勿進的氣息,周身有至少一米的真空地帶,乘客都不自覺的離他遠遠的。
“早。”于真上前打招呼,好歹昨天還吃了人家買的盒飯,不能視而不見,紀哲點了點頭算是回應。
車門前有片刻的安靜,正好這時候響起了火車到站的聲音,下車的時候簡單的向紀哲打個招呼于真就先行離開了。
其實紀哲算是于真喜歡的類型,沉穩有風度,只是這人太冷,于真只能望而卻步,把人拋到腦后。
在大巴上的時候于父打來電話,問幾點到家,用不用接,于真沒讓于父來接,山上那么忙,自己這次又沒有行李,走不了幾步路就到了。
到家后吃完飯休息了會兒,就上山去看蓋房的進度,開春后溫度開始有明顯的回升,走到村里可以看到不少老頭老太太在屋檐下曬太陽,安靜而祥和。
“三奶奶,曬太陽呢?”于真一路走一路打招呼,都是姓于,沒有幾家不沾親帶故的,這不,眼前這位穿著紅夾襖的老太太就是自己本家的,也是大毛二毛的親奶奶。
“哎,曬太陽呢,這是又上山去啊?”三奶奶笑呵呵的回話。
“是上山,您沒事就過去轉轉。”于真笑著說。
三奶奶這人別看都七十多了,身體還特別棒,是個老頑童,老人家心態好,人特精神,還經常去村頭廣場那搓麻將。
有一次,大毛和二毛路過一戶人家的后院,看到院子里的橘子出墻了,倆孩子都比較皮實,手一伸一蹦就一人摘了一個。
倆人吃的挺高興,回去后就把這事告訴了他奶奶,老人家就不淡定了,把這事兒記在了心里。
沒過幾天老太太經過那里的時候也去摘來著,搞笑的是她畢竟年紀大了,手腳不利索,在那使勁蹦的時候被主人逮個正著,可把主人家嚇得夠嗆,這老太太吃個橘子是小事,這要是人再有點三長兩短可咋整。
于真到的時候,山上正干的熱火朝天的,截好的圓木段碼的高高的,十幾間木屋的地基已經弄好,正一層一層的碼著青磚,木工和磚瓦工都在各自忙活著。
其實蓋木屋還是比較省的,雖然要多付一些人工費,但是材料費卻不用花多少錢,這一點是現在沒錢的于真最滿意的。
“爸,您先回家歇會兒,我在這里招呼著。”于真走到正在忙活的于父跟前說。
“回來啦?我不累,不用歇,你等會兒下去把水帶子順上來,先把地澆了,等過兩天把肥堆了就能播種了。”于父站起來看向一旁開好的地說。
“行,我這就去,以后需要的肥料多,咱家漚的肥恐怕不夠,晚上我先到金貴叔家做會兒,問問誰家堆的肥多,我過去買點。“
于真邊應聲邊下山去拿水帶,想著要不買點豬仔回來養著,自己想種有機蔬菜,這以后用肥料都是問題,自己這剛結的工資又有用的地方了,晚上回去后還得問一下哪有賣豬仔的。
把水帶臨好,于真趁著澆地的時候悄悄地把靈水灑了進去,就算以后肥力不夠,種苗長得也不會太差,一邊澆地一邊想著自己賺錢后第一件事就要多打兩口井,這用水也太不方便了。
晚上吃過飯,于真就向村長家走去,去晚了人家休息了就不好了。
“金貴叔,吃了沒啊。”剛進大門,就看到村長在翻院子里的一小塊菜地。
“吃了,這不閑著沒事,把閑地方翻了好種點菜,也夠家里吃了,這時候來找我有啥事啊。”于金貴直接問,現在都知道于真現在整地蓋房正忙的時候,沒事現在也不能來他這里。
“是有個事想找叔打聽一下,這不現在該播種了,家里堆得肥不夠用,想托叔問問,誰家堆得肥有多的,能均給我點,我不白要,掏錢買。”于真也沒墨跡,直接開門見山的說。
“成,明天我給你問問去,看誰家愿意均你點。”于金貴也爽快,這也沒多大事。
因為于真包山這事,自己現在去鄉里開會,腰桿子都比以前直了,也能說上幾句話了,往常開會的時候,自己只有聽的份,哪能有這待遇。
現在想想臨近的幾個村長,看自己都是滿眼的羨慕,說白了,這都托于真的福。
“那先謝謝金貴叔了,對了,還有一個事,您知道咱旁邊有哪個村長有賣豬仔的嗎。”快出門的時候于真又想起買豬這個事了,又轉過身問。
“咋啦?你要買啊?你嬸子娘家村子里就有賣的。”于金貴好奇的問,這女孩子還真敢干,
“是想買,這不是山上那么多地,不買幾頭豬肥農家肥都不夠用的,”于真也知道這是個苦差事,這不是要節省開銷嗎,豬長大了還可以吃肉呢。
“你要是真想買,什么時候有空了讓你嬸子陪你去一趟,”于金貴也爽快,直接就說了。
“那太麻煩嬸子了,等哪天嬸子得空了再去,您先忙著,我就先回去了。”于真有點受寵若驚,連忙客氣的回答。
“行了,這也沒多大事,回吧。”于金貴擺擺手就讓于真走了。
于真還沒進門就聽到家里挺熱鬧的,“真真回來啦?”
屋里有人問。
于真進門一看,好家伙,本家不算常年在外的五叔,剩下的全都在這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