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
在江南的永定江邊,有一個熱鬧的中型城市——蘇陽城。不甚很大,卻有著標準的江南風韻,小橋流水人家,城中河道交錯,小橋林立,人們一口的吳儂軟語,很是好聽。城中有個建筑工業大學,年代不是很久遠,卻是國家直屬大學。坐落在江楓山旁,門前一條小河蜿蜒流過,幾座拱橋將學校與江楓山相連。山頂有座廟,叫楓葉廟。與唐代詩人張繼描寫的《楓橋夜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全國各地的學生匯聚于此,意氣風發,揮灑青春。故事也就發生在這個安靜卻又萌動著青春氣息的地方……。
9月2號,是建筑工業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天氣還有點熱。拎著重重行李的她,不時用手中的白手帕擦擦額頭,但不一會,頭上又滲出密密的汗珠,留海已經被侵濕,頭發很黑,但也已經微亂。她叫霞,原是江陽市重點高級中學的高材生。一頭齊耳的黑發,不算長也不算短,卻很飄逸。烏黑的眼睛,白嫩的皮膚,看似柔弱,但她卻一直鐘情于中國的自然與環保,希望有一天投身于青山綠水中。在兩個月前的高考中,她發揮不是特別理想,與夢想中的國家地質大學失之交臂。來到了蘇陽建筑工業大學,就讀于環保系。今天是她初來報道的日子。
霞一手拖著行李箱,一手拿著手帕和報到函,腦袋不時低頭看看,又抬頭擺動,尋找著自己的報道標識。風塵仆仆的她,口中微喘,一身中國風的長裙也沾染了些灰塵,雖然看似有些狼狽,但一雙烏黑的眼睛卻透著機靈和聰穎,轉動的很快。她跑到這,擠到那,希望能快點辦完自己的手續,領到宿舍卡,好讓累了一天的自己好好休息一下。
《環保系新生報道處》,終于,在兩棵高大的梧桐樹之間,她看到了這個紅紅的橫幅。“哦,終于找到了!”她長長的喘了一口氣,自言自語的說著。聲音不大,語速很快,看的出很累又略帶焦急。
“你好!我是95級新生,前來報道。”甜甜的聲音,陰陽頓挫,煞是好聽。
“你好,請遞交你的報道函。”報到臺后坐著一位穿著校服的學長,聽到她的聲音,快速的抬起了頭,透過眼鏡,用滿含關懷的眼神說道。跟這暖暖的夏日一般,只是少了那份焦熱,讓人感覺很舒服。
“嗯,給!”她將手中的紙遞了過去。然后又用手帕擦了擦汗。
“你也是江陽人?”這時這位眼鏡學長的聲音突然急促起來。
“是啊,我是江陽人。怎么……?”
“咱倆是老鄉啊!我也是江陽人啊。”
“是嗎?!那真是太巧了,師兄你好,以后多多照顧哦。”霞興奮了起來。
“沒問題!小師妹,只是我不是環保系的。我是建筑系,一位老鄉有點事情,我臨時過來幫幫忙。”眼鏡師兄也很興奮,但又略帶遺憾的說道。
“我叫冰,來自江陽一中,現在讀建筑系大三。”說完,冰又低下了頭。“我先幫你辦手續,回頭老鄉會上咱們再好好聊!”
“那好哇,以后師兄要多多照顧哦!”
“沒問題,一句話的事。有什么事盡管講!鄙人一定全力以赴。”冰用手拍了拍胸脯,歪嘴笑了笑。“呶,這是你的宿舍卡,2幢403,在那面,趕緊休息休息,以后我們就是校友啦。”冰雙手遞過來一張卡,憨憨的笑著說。
“嗯,好的,再見!”說完,霞揮了揮手,笑著歪了歪腦袋,做了個鬼臉。拉著行李,緩步向宿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