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課,鄴海發現秦珊看他的眼神跟昨天有點不一樣了,感覺好像有些同情又有些憐憫的意思在里邊。反正在課堂上她好幾次都瞅著他,他低著頭認真地看自考書,老師在講臺上講《建筑制圖》,一點都沒影響他看書的心情。
整個早上,秦珊時不時的回過頭看他,看的他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她也拿來了自考書,厚厚的一本《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習題集》。下課后鄴海問她:“你為啥每次總是只看習題集,從來不見你看課本呢?”
秦珊說:“課本內容太多了,不想看,多做做練習題,考場上能碰著相同的題就很容易了,中學時我們老師就講過這叫做題海戰術。多做題,少看書,要學活,不要死記硬背,尤其是學語文,有些學生最愛背課文了,結果考試時啥題都不會做。我初中就是這樣學習的。我媽給我買了好多練習題,一個禮拜做一套,效果很好。”
鄴海聽的有些目瞪口呆,難怪她考不過呢。想了一會他才說:“自考是大學的課程,用中學生的學習方法肯定考不過。中學語文書就那么薄薄的幾十頁,內容就那么多,只要做好多練習題,肯定重復的特別多,考試當然就沒問題了,而自考教材不像中學語文課本,就拿漢語言文學來說,這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中的好多科目相互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如果沒有深入的全面的閱讀教材,單靠簡單的做幾套練習題,恐怕很難考過。我一般不做練習題,而是先看教材,只有把教材的所有內容掌握了,臨考試前再做做習題,考試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不管考試題怎么出,萬變不離其宗,教材是核心,所以勸你還是改變一下,試著先看教材,說不定效果會更好一些。”
“是嗎?我一直都是只做練習題,幾乎沒看過教材。”秦珊半信半疑的說。
其實,此刻的鄴海也還沒有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方法,給秦珊說的這些也是他從一份“自學考試”報紙上看來的,覺得報紙上講的有點道理,就記下了。
接下來的日子,他發現秦珊開始讀自考教材了,尤其是那本《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內容全是小說散文詩歌之類的,她讀的津津有味,有時候上課讀著讀著還會輕輕的笑出聲來。他看著她既調皮又可愛的樣子,心里感覺暖暖的。自從她開始閱讀教材,她好像對學習不再是以前那般痛苦了,她好像開始改變了對學習的態度和看法,有一次秦珊跟他說:“你說的還正準哎,課本就是比習題好看多了,我慢慢的又找到學習的興趣了,那時候成天對著厚厚的習題集,感覺學的很枯燥,現在不一樣了,課本的內容很豐富,學起來有意思多了,看了課本然后再去做習題感覺就是不一樣,不像剛開始做習題,好多都是蒙的。”
鄴海說:“這就對了,其實學習并不難,學習的關鍵就是找對一個方法,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秦珊笑瞇瞇的點了點頭,又開始看她的自考書了。
其實,在中專校園里有好多參加自考的學生,這是鄴海報了自考以后,每天到校園里去讀書時才發現的。有報英語的,也有報漢語言文學的,當然大多數報了建筑工程,還有一些學生報工業企業管理或者行政管理以及法律等好多專業。但他們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老師給他們哪怕是一頂點的指導,老師遵照學校的安排,到教室里講中專的課程,報自考的學生坐在下面看自考書,沒報自考的坐在下面看小說,或者玩游戲機或者睡覺,老師一概不管不問,仍舊在講臺上照本宣科。他真搞不清楚為什么,老師明知道教室里幾乎沒有幾個學生在聽他講課,他仍然能在講臺上神采飛揚、唾沫星子亂濺。也許這就是中專老師和中學老師的不同吧。
還有好多事,他根本搞不明白,比如馬上來臨的元旦,學校要求每個班都排練一個文藝節目,對這件事班主任確是出奇的熱心,既給他們請舞蹈老師又組織他們排練節目,忙得不亦樂乎。
他們班排練的節目是舞蹈《兵哥哥》,每天下午下課后在教室里練一個小時,臨近演出時,連晚自習也不用上了,下午吃完飯開始,一直排練到晚上十點多才結束。秦珊當之無愧的成了領舞。這幾天她非常忙,經常跟舞蹈老師討論這個討論那個。還有三天就是元旦了,學校已經決定在12月30日下午舉行文藝匯演。這天下午他們剛開始排練,班主任就進來了,她說:“學校剛剛開會通知,因為考慮到節目時間太短,要求每個班再加一個節目,至少要保證在十分鐘左右。而我們的舞蹈只有四分鐘零三十秒,加上報幕,最多就五分鐘,所以我們還需要再加一個節目,大家說說加個什么好呢?”說完后班主任期待的望著同學們。
同學們抓耳撓腮,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忽然劉琪說:“讓秦珊唱個歌吧,她唱的很好聽。”同學們都把目光齊涮涮的投向了秦珊。班主任說:“也好,秦珊,到前面來先試一下吧,沒有伴奏帶,先清唱兩句讓大家聽聽。”
秦珊走到講臺上,恨恨的瞪了一眼劉琪,好像在說:我饒不了你。然后又鎮定自若的說:“那我就唱兩句《夢里水鄉》吧,同學們不要笑話啊!”
說完后她清脆的聲音在教室里飄蕩開來:春天的黃昏\請你陪我到夢中的水鄉\那揮動的手在薄霧中飄蕩\不要驚醒楊柳岸\那些纏綿的往事\化作一縷輕煙已消失在遠方……
班主任首先跟著節奏鼓起了掌,接著大家一起為她鼓掌,她唱的百轉千回,唱的柔腸寸斷,唱的美倫美幻、唱的鄴海心里甜滋滋的……
元旦的演出很成功,他們班的舞蹈獲得二等獎,秦珊的獨唱獲得優秀獎。班長馬軍高興的把獎狀捧回來掛到黑板上面的墻上。
接下來是期末考試,這次全然不像期中考試那樣緊張了,因為大家心里已經清楚,學校里的考試很簡單,只要參加考試,只要把試卷寫滿,就肯定能及格。因為有好多同學已經懶得去參加考試了。期末考試最后一天,秦珊給了他兩本《青少年文匯》,說是讓他放寒假了拿回家去看。而他正愁著到哪去找回家的路費呢?在食堂里幫忙解決了吃飯的問題,他幾乎再沒有亂花過一分錢,但是現在他口袋里干干凈凈,真的是身無分文。他又不想讓秦珊看出他的窘迫,他害怕她又借錢給他,上次借的都還沒有還呢,再借就有點不好意思了,所以他接過書下意識的隨手翻了翻,說了聲謝謝就抱在懷里,準備回宿舍收拾東西回家了。
秦珊確并不急著走,而是站到他跟前擋住他的去路說:“寒假你打算怎么過呢,能留個地址嗎,我可以給你寫信。萬一我有點想你了,可以給你傾訴。”
鄴海說:“當然可以啊!不過我們那里送信比較慢,我給你的回信可能就有些遲了。”
“沒事、沒事,長長的假期要四十多天呢,自己總得要給自己找點事做吧,不然也太無聊了,那兩本《青少年文匯》上有些文章寫的挺好的,初中我就愛看,你拿去好好看看。”她的眼里好像有淚花在轉。鄴海也是,感覺還真有點舍不得她呢,雖說坐了半年同桌,他們之間好像也沒發生什么事情,但是她天真可愛的模樣在他孤寂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鉻印。她俏皮的樣子讓他一想起來心中就充滿了幸福和溫暖。
別了,秦珊,別了,建校……
終于放假了,再見了,親愛的同學們。
揮揮手,他們各自踏上了回家的征途。
半年的中專生活暫告一段落。那天,金城的天空終于飄起了雪花,好像專為他們送行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