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允人奇跡般地幫嬴過解開殘碑之謎,嬴過決定在青藍武會之后再去齊國陽關尋找人涂界。
而此時,關于齊國陽關出土殘碑的事情已經震動整個戰國,一時間天下波譎云詭,七國君主紛紛求教名人奇士,都希望能夠最先解開殘碑之謎,搶先得到決定一國命運的人涂劍。
秦國櫟陽,秦孝公嬴渠梁緊急召集群臣在政事堂議事,左庶長衛鞅和上大夫甘龍等一般老臣正為殘碑秘文焦頭爛額,苦思冥想。
嬴渠梁來來回回在君座四周徘徊,焦急地問道:
“左庶長能否解開秘文,祝我秦國早得人涂劍?”
衛鞅瞧見秦公焦灼的神態,起身拱手道:
“鞅只能猜測人涂劍必定在楚國白陵、趙國中牟或者齊國即墨出現,因為這三個地方正好對應‘三才天地人,成神南北東’的傳說。”
“大謬!左庶長所說大謬!衛鞅的推測只能將人的思考引入歧途,因為他說的這三個地方與后文‘日落水傾,倚云華生’根本沒有任何聯系。”
上大夫甘龍站起身來反駁,朝堂上一片吵鬧,爭論不休,以前還未曾有過如此混亂的局面。
齊國臨淄月下庭院之中,齊威王推著一輛木質滾輪車咕嚕咕嚕緩緩而行,滾輪車中坐著雙腿截肢的局謀圣手孫臏。
齊威王神色恭敬,內心焦急地詢問道:
“近日陽關出土殘碑,意指人涂劍,還望先生教我?!?p> 孫臏雙手扶在座椅上,喃喃開口:
“前兩句所說應該與三才上神有關,而這‘日落水傾’說得是在陽關某個地方,日落時河水會傾瀉倒流,‘倚云華生’應該指的是咱們齊國南方罕見的凌霄花,倚高而生,與云天相接。”
魏國安邑華貴的宮廷之中,魏惠王懷攬狐姬,正悠閑聽著站在廊下陰暗角落里的龐涓拆解。
龐涓絲毫不敢抬頭看一眼魏惠王懷里的絕世美人狐姬,心中卻跳動得厲害,拱手顫顫巍巍地推測道:
“啟稟我王,以臣之見,這句秘文前兩句應該和傳說中的三才上神有莫大關系?!?p> 魏惠王突然怒目圓睜,有些氣憤地說道:
“上將軍說的這不是廢話嗎?這前兩句、、、、、、寡人也知道它與三才上神有關,寡人問的是這最后兩句,何解啊?”
龐涓連忙唯唯諾諾,點頭稱是,不敢再隨意開口。
、、、、、、
其他的楚國、燕國、韓國等廟堂之上,盡皆如此。
至于趙國,趙成侯正忙著哄秦國愛妃開心,自月淑公主嫁入趙國以來,趙成侯對她魂牽夢縈,可月淑氣質如同萬年不化的冰山一般,自來趙國從未開口說過一句話,也未曾見她笑過。
趙成侯攪進腦汁,晝夜守在愛妃寢宮前,先是送來燕國北地珍貴的燕支(胭脂),楚國巧女在云夢澤畔剛采的珍珠,后是千里迢迢從北方林胡之地,萬金購得‘化雪于三尺之外’純白貂裘大衣,可始終未能再見愛妃一面,哪里還顧得上什么殘碑秘文。
一時間,戰國天下似乎沉寂許多,除了孟津渡青藍武會有些小動靜外,各國君臣都在悄悄爭分奪秒地解答著殘碑之謎文。
裴允人解開殘碑秘文,嬴過對她刮目相看,近些時日也正好可以靜下心來修煉,每天清晨他會和白起到安邑城外較量脈術以求精進,下午便待在房間里通讀各類經史子集。
五天時間,嬴過順利跨入洗髓境中期,倦天脈術、嬴氏脈術、誅心脈術以及剛學會的陰陽家脈術日益精深,嫻熟于心。
就在最近,安邑各大客棧突然間爆滿,尚賢居也不例外,來自別國大批的年輕士子匯聚于此,都是為了三天后的青藍武會。
尚賢居一時間生意紅火,黎昧、裴允人和白起三人忙得不可開交,嬴過和他們是朋友,甚至是兄弟,自然是沒有什么身份差異,果斷下樓幫忙,這種場景好像回到了在定陽礦場的艱難歲月,嬴過和裴允人之間也越來越親密。
就在裴允人給靠窗一桌的楚國人端送茶水的時候,允人被一位楚國貴族公子挑釁地抓住了手臂。
“真沒想到,在這安邑客棧中竟然還藏著如此嬌女,不如跟我回楚國做本將軍的夫人如何,保你榮華富貴。”
裴允人甩開手臂,一臉鄙夷,輕蔑地說:
“我連趙國王妃都不稀罕,還請將軍自重?!?p> 說完便朝轉過身來的嬴過走去,臉色很難看。
沒想到這位楚國將軍居然不識趣,起身伸開雙臂就想要把裴允人攬在懷里。
嬴過一把將允人拉到自己身后,然后那位楚國將軍因為動作太大,一時間沒能停住,攔腰抱住了嬴過。
嬴過尷尬地不由皺起眉頭,將他連忙推開,極其夸張地說道:
“原來你們楚國將軍都好這口???”
靠窗一桌的楚國人士紛紛站起身來,怒視著出言不遜的嬴過。
嬴過自覺話說得太大,不小心把這些楚人一一都給得罪,似乎引起了眾怒,馬上話鋒一轉,在眼前將軍的胸口上拍了拍:
“我說的是這位將軍?!?p> 接著,四周楚人紛紛落座,都不想在別國惹上一身麻煩。
這位楚國將軍盯著眼前相貌有些玉面俊秀的書生,不由嘴角露出了譏笑:
“一介書生,還敢如此張狂,找死么?”
嬴過微微一笑,裝作文質彬彬的樣子說道:
“本人低調,但并非無料,將軍但可一試?!?p> 就在嬴過準備出手教訓此人一番時,門外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過兒,暴力是不能解決問題的?!?p> 嬴過大驚失色,往門口一瞅,發現走進來一位粗布灰袍中年人,定睛一看,來人正是護送他入魏為質的秦國中大夫景監。
兩人對視一眼,開懷大笑,其中意味也只有他們兩人知曉。
嬴過和楚國將軍的爭端被景監調解,客棧中又歸于平靜,而景監此來的目的也是為了三天后的青藍武會,秦國上下決意讓在魏地為質的嬴過上場。
景監將左庶長衛鞅如何在秦國大刀闊斧地展開變法,如何徙木立信,如何操持渭水大刑,從頭到尾說來,總之一句話,秦國在左庶長衛鞅的治理下形勢大好,并準備在五六年后遷都北阪山塬,新國都城正在動工建造。
最后三天時間,景監全力幫助嬴過突破自身修為,并將贏氏最高深的脈術一遍一遍拆解給他聽,然后還談到了青藍武會的規則。
七國在孟津渡會盟,每國各選出五位在脈術上登峰造極的青年才俊一決高下,青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所以各國都非常重視此次會盟,并想通過會盟了解別國日后的發展潛力。

喚雨
感謝各位盆友們的支持,作者菌一定會把故事寫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