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凌奕就到左相府來了,他飛奔的朝著清歌去。此時清歌剛起身不久,正準備上朝,剛出房門就被他攔在了門口。
“小師妹,小師妹!凌兮準備好了嗎?我是來接她……”他話還沒說完,就聽到清歌身后傳來聲音。
“一大早的你就那么聒噪,你能不能閉上你的嘴!”凌兮抱著披風從后面走了來,將披風給清歌披上。她瞪了凌奕一眼,似是發(fā)泄她的不滿,凌奕無奈,輕咳了一聲,不再言語。
清歌哪里不知道凌奕的意思,她勾起嘴角,無奈的搖搖頭,“去吧,今日我自己入宮就可以了,別讓師兄等著?!?p> 清歌說的凌兮滿臉通紅,“小師妹,你說什么呢,他會等誰?”只見凌兮一副小女兒家姿態(tài)。
“嗯,是不會等,不如你們倆都隨我入宮吧,省的我路上無趣……”清歌一臉正色,不似玩笑,二人急了。
“啊,這,這……”凌兮雙手絞著帕子,不知如何言語。
“哎,小師妹別呀!你這可不地道?!绷柁纫荒樀牟桓吲d。
清歌看了二人一眼,才柔聲說道:“去吧,我逗你們的,呵呵,路上小心些,今晚我為師兄接風洗塵?!?p> 凌奕一聽,這才樂了。拉起凌兮的手就要往外走,“還是小師妹明事理,走了走了……”清歌看著二人的背影,只見凌兮一臉嫌棄的甩著凌奕的手,可那凌奕還偏偏就不松手,可讓凌兮惱的緊。
“咳咳,走吧。”清歌提腳便往前走,又恢復(fù)了往日冷清的模樣。暗二跟在清歌后面,同樣的面無表情。
皇宮,大殿。
“啟稟陛下,淮河一帶洪災(zāi)嚴重,災(zāi)民流利失所,京都已經(jīng)有不少的災(zāi)民涌入,微臣懇請陛下在京都建災(zāi)民區(qū),設(shè)立粥棚?!庇腥松献?。
“臣附議!”
“臣附議”……
眾人紛紛附和。清歌微微挑眉,冷眼看著眾人,光祿大夫耿明驪看了清歌一眼,清歌微微點頭。
只見他上前,“陛下,臣有異議!”他說的氣勢如虹,眾人紛紛側(cè)目。
“哦!愛卿有何看法?”蕭皇目光凌厲,直直的射向耿明驪。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只是設(shè)立粥棚,建立災(zāi)民區(qū)是不能完全解決現(xiàn)在京都面臨的嚴峻局面。隨著京都災(zāi)民的增多,場地的限制、財力、物力的供給是很有可能不足的。去往淮河的大臣到現(xiàn)在為止也沒有穩(wěn)住災(zāi)情,反而越發(fā)嚴重。微臣以為,陛下必須另派人前去賑災(zāi),而且要派居于高位者,公正者。只有確保賑災(zāi)物資能夠安全送到災(zāi)區(qū),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狀況!”
耿明驪說的義正言辭,眾人都點頭小聲稱是。
“啟稟陛下,臣以為此法可行?!备瞪袝_口。
“臣附議!”
“臣附議……”
“呵呵,那各位愛卿看,此次賑災(zāi)派誰去最合適?”蕭皇坐在高處睥睨著眾人,薄唇抿成一條直線,周身氣息微轉(zhuǎn),不怒而威。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出聲。
“誰合適!”天子大喝!眾人不由的顫顫發(fā)抖。
“陛下息怒,此次賑災(zāi),太子殿下前去再合適不過。”傅尚書提議。
“臣以為不可,太子殿下身為儲君,身份貴重,怎可輕易離京?還是豫王殿下合適?!边@是耿明驪的提議。
“不不,正是因為太子殿下身為儲君,才更容易讓人信服,更能彰顯我皇的仁慈,對萬民的關(guān)心。”
“這……”有大臣開口。
蕭皇右手扶額,一臉的不耐煩,“好了好了,此事眾愛卿下去想想,容后再議,退朝吧!”蕭皇揮手,眾人禁聲。隨后紛紛退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