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給我出去!
今夜月色迷人,宋徽宗興致大好,帶了侍衛微服出宮,來尋李師師一起賞月。哪知剛到院門又被趙楫這不肖子撞到,這下當真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趙佶恨不得將這兒子親手撕了才好。
“這么晚了,你怎地在這里?平日讓你多讀詩書你當耳旁風,偏愛東游西逛……”
闝院被兒子抓個正著,放誰身上都是件難為情的事,別說他還是九五之尊的皇上了。趙佶氣血沖腦,臉都氣的通紅,只將趙楫披頭蓋腦的胡亂訓斥一通。
好在這時李娃匆匆趕來,不明就里只以為趙楫沖撞了貴客,對方不依不饒。于是很勇敢的將趙楫護在身后,出頭向徽宗和李師師二人求情。
她這一打岔,倒是讓尷尬的氣氛淡去了不少?;兆诮杵孪麦H,隨便撂下句話便匆匆離去,其實心里的羞赧比惱怒更多些。
至于李師師,她冰雪聰明當然能猜出趙楫身份,只是對于此種情景她又能說什么?最終也只有一聲嘆息而已。
而大功臣李娃是唯一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么的,見包括她念茲在茲的趙公子在內所有人都走了,原地孤零零站了一會兒,也黯然回了小屋。心里直覺到,趙公子以后再也不會來了。
李師師樹大招風,雖然性格直爽,很受文人士子歡迎,可院子里不知多少眼睛盯著她?;兆谏頌榈弁?,自在慣了,哪會收斂音量?先前那番訓斥,周圍的人定然都聽見了。只怕明日關于“飛將軍”李師師門前“兩闝客爭吵怒罵,險些大打出手”的流言便會傳遍京城。
……
自從兩人互換靈魂開始,柳卉欣的身體素質在趙楫的嚴格操練下直線飆升,但因為趙楫十天才動筆畫一幅畫,她倒是還沒掌握繪畫的功夫。
兩人調用彼此過去的記憶就像是在一座井井有條的圖書館里看書,雖然能很快找到,但必須認真學習以后才能變成自己的技能。而互換身體后的記憶,就像兩臺每天交換一次數據的手機,只要自己或者對方中有一人理解或運用過,雙方都能獲得同樣的能力。
所以柳卉欣雖然因為趙楫繪畫太少,還沒有完全掌握水墨畫的畫法,但如果現在讓她作畫,肯定比過去的一竅不通強得多。
至于趙楫,這段時間則通過連續的校園生活掌握了很多高中的知識要點,既有他感興趣的物理、化學、數學、正治,沒錯他對千年后的社會形態也非常感興趣。當然他不感興趣的語文、外語知識也不得不掌握了很多。
趙楫估計照這樣下去,到明年六月高考時,自己的水平應該比柳卉欣差不了多少。至于現在嘛,肯定是差一些,畢竟時間太短了,可以原諒。不過顯然,有人并不準備原諒……
“這次月考,你們班的成績讓我非常不滿意!”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女教師語氣極為糟糕,教鞭在講臺上一下下戳著,發出“篤篤”的聲音。
“特別是有的同學,取得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了,這一次成績下降得尤其厲害?!迸處熆觳阶呦轮v臺,一邊走一邊氣憤的說道。
“啪!”
教鞭重重敲打在課桌上,趙楫愕然抬頭。只見女教師臉色陰沉,眼中的怒火隔著厚厚的鏡片都能感受得清清楚楚。
“說的就是你!柳卉欣!這次居然只考了一百分!(150分制)連班上的平均水平都沒達到?!?p> 然后,女教師順理成章的發現了趙楫手上的書冊并非課本。
“我看看,你看的什么書?《國富論》亞當斯密,嗯!不錯嘛!世界名著!還沒看言情小說。喲!這兒還有!我看看!《君主論》、《天工開物》、《宋史》,愛好還挺廣泛?!迸處煴镏话鸦穑Z調平靜的說完。教鞭“啪”一聲,再一次重重抽打在趙楫課桌上,突然爆發起來,怒吼道:
“你知不知道現在是上課時間?”
女教師喘了好大幾口氣,才勉強壓下怒火,沉聲道:
“起來回答問題?!?p> 趙楫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應該怎么做,起立時又因為動作太猛,將椅子帶倒,發出“哐當”一聲巨響。女教師盯著翻倒的椅子看了足有一秒鐘,才轉過頭來問道:
“你來解釋一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什么意思?!?p> 考我古文?雖然丟荒了兩年,但他趙楫是誰?他十五歲前可是受過系統而良好的宮廷教育的。切!考古人古文,這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么?
趙楫完全不假思索,答案張嘴就來:
“所學可以時常用于實踐,不是很快樂的事么?就是學以致用讓人愉快的意思。”
解釋完字面意思,趙楫還體貼的總結了一句。然后他發現全班鴉雀無聲,而女教師的怒火已經快要將頭發都給點燃了。
“學以致用!?是誰這么教你的?連小學生都知道這句話是讓人要經常溫習功課!”女教師氣得聲音發顫,再也無法壓抑自己心中的狂暴?!澳憬o我出去!什么時候想好了,知道自己錯在哪了再進來?!?p> 女教師原本是鑒于柳卉欣一向的良好表現和成績,決定再給“她”最后一次機會。臨時提的這個問題也是諄諄教誨之意,提醒“她”要戒驕戒躁,時常溫習,可謂用心良苦。不料卻得到這樣一個牛頭不對馬嘴的答案。
所謂佛都有火,女教師一向治學嚴謹,對學生非常嚴格。只因柳卉欣從來都好學生,這才另眼相待。到這時,卻再也壓制不住怒火,一下子全都爆發開來。
可是趙楫也很郁悶。
出去就出去唄!莫名其妙的發什么脾氣?誰教我的?我能告訴你是衍藩宅詡善張翰林教的么?“讓人經常溫習功課”?簡直可笑嘛!
趙楫滿腹委屈,回頭看著課桌上他從圖書館借來的那幾本名著,考慮要帶哪本出去看。但在女教師殺人的目光瞪視下,趙楫最終還是決定不帶了,不然她只怕真的會沖上來搶書。
好男不與女斗!權且讓她一回。
趙楫心里碎碎念著,一臉郁悶的慢慢踱出了教室。

悍紙
以下內容不影響情節,只是對本章的一個補充解釋。這段話也不是作者原創,算是以自己的話復述一遍,寫在這里只為紀念被課本誤導的那十幾年。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能學有所用,不是很令人高興么? 有朋友(同學)從遠方來看我,不是很快樂么? 但即便世人都不能理解我,我仍然不生氣,這不正是君子嗎? 習:實踐:學而時~之。 朋:同學為朋,同志為友。 這一篇其實是開宗明義談學習的目的: 我們儒家的學問學的是春秋大義。 如果學了之后能當官,用這學問教化一方,當然是讓人高興的事。 能與同學之人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糞土萬戶侯,也很令人愉快。 可即便以上兩條都沒有,所有人都認為我傻、我呆,是個死讀書百無一用,不合時宜的臭窮酸,我也不生氣,這才是君子所為。 儒家不能保證你學習他們的學問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這本書(《論語》)里并沒有顏如玉,也沒有黃金屋,有的只有真理。但學了可能讓你被世人所誤解、被人笑話,甚至還可能被皇帝挖坑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