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圣盔城
目前計劃一切順利,接下來就是收網行動。城內的燕軍將領收到“馮將軍”的指示,前往太守府赴宴,結果被刀斧手伏擊,失去將領的燕軍,看著周圍整齊的武功城軍隊,很快就放下了手里的武器。這些士兵頭腦拎得清楚,這年頭替誰賣命啊?武功城的軍隊快速打散燕軍編制,防止營嘯,重新整編俘虜,分別看押起來,偌大的校場轉眼間就變成了集中營。
喬小菲、魏德強、孫亞勝、王旭、王離、劉澎等人著帶領特戰隊員及五百士卒押運著早就準備好的肉食美酒前往城外的燕軍大營,燕軍毫無防備,所有的將領都在燕軍大帳集合,等待著木橋城太守的賞賜。
喬小菲等將領進入中軍大帳“招待”燕軍將領,王旭、王離、劉澎、這在外面“招待”中軍大帳周圍的親兵。王旭快速料理了周圍的衛兵,掏出一支響箭,射向天空,一聲令下,早已來到營地四周埋伏的兩萬余官兵,瞬間撲向了燕軍大營,在短暫的混亂過后,燕軍全體投降。
姬無忌收到消息之后,快速調派大軍,大軍分成兩部,喬小菲帶領魏德強、常力原、謝東至統領一萬五千余人直撲原野城。王玉彪帶領孫亞勝、胡海亮、趙虎、王亮等人統領一萬五千余人,直取泗州城。此時兩城的守軍人數只有數千,而且兩支部隊里面都有各城的“自己人”騙開城門,不成問題。事情也確實異常的順利,武功城的軍隊順利占領了原野、泗州二城。
著令三藏,派遣副手付顯雋、安宇平、接管原野、泗州的太守之位、正式任命三藏為武功城太守。著令教導營分為四部,分別前往:木橋、原野、泗州、還有一部留守武功城,執行擴軍命令,每城擴軍主戰兵力兩萬,輔兵兩萬,所有輔兵轉為城防部隊,歸都尉府管理,都尉府下設警備部隊,負責日常城池的治安維護。魏杰、常力原為武功城正副都尉;喬小菲、胡海亮為原野城正副都尉,王玉彪、趙虎為泗州城正副都尉,孫亞勝、魏德強為木橋城正副都尉。姬無忌自領大都督!
短短的不到十天的時間,以木橋城為突破口,武功城快速的吃掉了周圍三個城池,人口總數突破八十萬人,主戰兵力更是達到了十萬人,城防部隊八萬,一時間軍力大盛,岳陽、邢臺兩處勢力紛紛側目。姬無忌也安靜了下來,率部趕回武功城,召開了擴大會議,所有的正職人員全部到位,副手留下維持城池正常運轉。
在一片參見主公的聲音下武功城第一次正式官方組織的擴大會議召開了,由于武功城的勢力范圍暴漲,也為了使四城共同發展快速進步,姬無忌決定成立幾個重要機構組織,成立總后勤部,由于洋負責,組建參謀本部,直接向姬無忌負責,另外成立:教育部、交通部、城建部、醫療部、司法監察部、財政部、社會保障部、水利農業部、宣傳部、商業部等部門。姬無忌著令城建部,在各城合理規劃建設學校,醫院,住宅區,商業區,休閑娛樂區、公共交通等社會配套設施;著令教育部,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體制并且做好全民免費教育的預算是多少;著令醫療部,做好各季節交替疫情的“防”“治”等工作,并且預估全面免費醫療的經費是多少?著令社會保障部擬定社會保障的制度制定工作;著令水利農業部門組織農民學習建設溫室大棚(玻璃大棚)改善百姓菜籃子工程;這幾項工作要在未來五年內逐漸推行落實。
姬無忌還有一項重要的決定,就是修路并重建驛站,重新規劃了驛站的規模,驛站要承擔民用、商用、軍用三個部分,民用、商用部分外包,承包人必須要有武功城頒布的資格證方可競標承包。軍用部分由軍部總后負責設計建設。每個驛站駐軍五什,輪流換防,城防軍為義務兵役制,又規定軍隊任期內五年,五年后退役,也可轉成全職軍人!這一規定大大減輕了軍隊的壓力,軍費支出大幅縮減!
姬無忌為了再行占領的土地上實施土改,邀請了木橋、原野、泗州三城的地主富戶到武功城的企業參觀學習,觀察研究武功城的新興階級,資產階級,看看他們如何從土地當中解脫出來,日進斗金的。
他們如今的收入,一年可以頂得上過去三年最高可以達到十年的收益!
這次擴大會議一共開了十五天之久,結束后,姬無忌又分別給各個部級開會指導工作,因為這里很多工作都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大家都不清楚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一忙活一個月就過去了。轉眼間就到了秋季初旬了,四座城池還算穩定,遭受戰火洗禮不算太大,糧食豐收,雖然沒有全民解決吃飯問題,但可以不足很大的糧食缺口。
木橋戰役結束之后,在武功城舉行了木橋太守、馮將軍等人的公開審判,對于他們眾人的罪行公之于眾,劉長林作為“受害人”出席審判,通過這一事件,給所有簽訂合約(跟武功城商會)的商人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也使得他們行走于外地的時候腰板挺得很直,底氣十足,辦事效率大大提高。這件事也被商人們到處宣揚,成為了各個層次之間茶余飯后的談資,武功城姬無忌的大名傳出了五十余座城池,他的事跡正在被更多的流浪詩人所傳頌。
商會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每個月都給武功城貢獻錢幣四個億以上,相當于整個燕國一個月的稅收(強盛時期的燕國),并且每個月都在上浮百分之二十以上。
現在武功城的產品已經銷往三十余座城池,直接或間接跟武功城合作的商人更是達到了接近五百余戶,直接駐扎在武功城的商隊達到了四萬余人,來自西面八方的商人也帶來了流離失所的百姓,四城的百姓增長極快,剛剛接手的時候是八十余萬人,短短的兩個月人口已盡突破一百萬人以上,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姬無忌現在正在享受人口紅利,因為他不缺錢,現在百廢俱興!很多官府的工程都在快速合攏,武功城的城墻,就在秋季初順利合攏,建成后的武功城四面城門,都有一個主城門,四個輔城門,每個城門的前后兩面都用鋼板防護,正面即使用“沖車”也是根本撞不開的,威武雄壯的城墻,給人一種只可仰望不可戰勝的感覺,姬無忌給新城題名為“圣盔城”!這就是今后人類文明的核心,圣城的由來,當然了這都是后話,暫且不表。
目前在筑路的“大軍”已經達到了二十萬人,同樣采取先測繪,后分段,同時動工的策略,預計今年年底之前可以快速合攏。煉油廠也投入使用了,首批“瀝青”已經可以鋪設在道路上,根據姬無忌的指導,以閆鵬的研究院之名,給出了鋪路的方案,先開路,然后筑路基,再用瀝青混合碎石子進行鋪墊路面,最后使用“壓路機”進行碾壓,動力是用十匹馬來做牽引。道路寬度可以達到六車道(并排行駛六輛四輪馬車)每隔五十里地就有一處驛站,每隔一百里地就有一個大型驛站,道路修好了,原先三天的路程被縮短成了一天,使得四座城池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物質的調配,流通,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經濟發展迅猛,圣盔城發展一個月可以頂得上別的城池發展三到六個月。
姬無忌為了拉練新軍,建設最安全城市,命令所有部隊輪流演練野外拉練,長途奔襲,對抗演習等等,所有的斥候都在境內巡邏,往來的商隊只要一進入圣盔城的領地,都松了口氣,他們知道,在這里是不會被人洗劫的,路上的驛站給他們帶來了貼心的服務,很多投資承包了驛站的地主看著進賬的流水都高興的合不上嘴,這么聰明的自己怎么之前沒有發現這個賺錢的商機呢?每天來往在路上的行人,公共交通(城際馬車),商隊,都達到了兩萬余人次以上,而這些人都要在這里歇腳,休息,帶來的利潤是他以前出租土地連想都不敢想的數字。每個進出圣盔城領地的(木橋、原野、泗州)要道,都有圣盔城的軍隊駐守邊境,駐軍五千余人,每一個駐地都是一處要塞堡壘,更是有設計院出品的“熱氣球”升空作為“瞭望塔”駐地配備五個熱氣球,同時升空的有兩個,每一個時辰換一次班。一旦預警,只需要大半天的時間就會有援軍趕到,一天之內就可以有數萬大軍開到這里進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