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飯局
“哈哈,不好意思來遲了。給你買條煙,不是什么好東西。”
說完,劉小明就將手中的芙蓉王遞過去。劉美權也不矯情,伸手就接過去了。
“好煙啊,還是大老板有錢,我們這些鄉(xiāng)下人抽不起這么好的煙。”
聞言,劉小明苦笑搖頭。
“好了,劉支書,我們進去吧。”
“好好,快點進來,今晚有特殊的客人。”
“好……”
劉小明進入客廳,只見一群人在火爐邊上烤火。
“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龍河村的豬老板,劉老板。”
聞言,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看過來。見到年紀輕輕的劉小明,這些人也是嚇一跳。
“來,劉老板我給你介紹一下。”
說完,劉美權就指著坐在最里面的一個胖胖的中年人。只見此人梳著大背頭,頭發(fā)閃閃發(fā)亮。面孔紅潤,臉上自有一股氣勢。雖然滿臉的笑容,但是還是讓人不自在。
“來來來,劉老板。這位是劉青山,也是畜牧局的局長。”
聞言,劉小明心中大驚。他雖然知道劉美權家里有關系,但是沒想到對方是畜牧局的局長。看此人,年歲在四十左右。要知道,對于官場的人來說。四十歲,可是很年輕的。這也說明,對方以后絕對還有空間。
“劉局長你好,在下劉小明。說起來,五百年前,還真是一家人呢。”這劉局長聞言,也是豪爽一笑。
“哈哈哈,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聽美權說,你年紀輕輕就養(yǎng)了五六百頭豬。好本事,英雄出少年啊。”
劉小明聞言,急忙謙虛。
“劉局長過獎了,我這也就是小打小鬧。”
“哈哈哈哈,快坐吧。美權你也是的,人家是客,怎么還讓人站著。”
劉美權似乎對于這個劉局長有種天生的敬畏,聞言急忙招呼劉小明坐下。不經(jīng)意間,劉美權對劉小明使了一個眼色。見此,劉小明心領神會。
“看來,這劉局長就是今晚的貴客了。”
這時,氣氛活躍了一下。隨后,劉美權對著剩下的人開始介紹。
“這位不用說了,看他的長相就知道是我兒子。”
劉美權對著劉小明身邊的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笑著道。
“這位,是我們龍河村的村長。”
劉小明聞言,看過去。只見一個身穿紫色風大衣,臉上畫著淡妝。中性的臉上滿是冷漠,腳上是一雙黑色的高跟鞋。
“女的?”
可能是看到了劉小明的疑惑,劉美權自動接過了介紹的話語。
“張村長可是巾幗不讓須眉啊,他可是我們龍河村公選出來的村長。”
聞言,劉小明心中一驚。
“這女人看來不得了,既然能夠讓所有人信服,肯定是有特殊本事。”
“張村長您好,以后可要在您的治下討生活了,您可要多多關照啊。”
張靜,在龍河村做了好幾年的村長。手腕很是不凡,見到劉小明率先打招呼。冰冷的臉上也是解凍了,一絲笑容出現(xiàn)。
“哪里,家鄉(xiāng)的建設還真的感謝像劉老板這樣的人。以后,有什么事情,只要在規(guī)矩范圍內,我一定不會推辭的。”
“那可真是謝謝村長了,相信以后少不了,有麻煩的您的地方。”
經(jīng)過介紹,此刻房間里面立馬熱鬧起來。
不過,劉小明沒有立馬提起自己的事情。飯菜很是豐盛,雞鴨魚肉都有。特別是一盤土豆絲,經(jīng)過這些常年做飯的農家婦女的妙手,被切的像是粉絲一般的細。這,是劉小明的最愛。
飯桌上,自然少不了酒。雖然劉小明一再說是晚上要開車,但是還是被灌了接近半斤。
那劉局長更是厲害。劉小明留意了一下,發(fā)現(xiàn)他起碼喝了一斤左右的瓶裝稻花香。而且,看他臉不紅氣不喘的,就像是沒有任何的反應。見此,劉小明不由得暗自咋舌。
“難怪說,這當官的都是一些酒口袋,這還真沒有說錯。看他那狀態(tài),再喝一斤應該都沒問題。”
酒足飯飽之后,劉美權便提議打麻將。說來奇怪,這麻將在中國簡直就是瘟疫一般的蔓延。什么時候,什么事情,都要在麻將桌上來解決。沒奈何的,劉小明只得奉陪到底。
四個人,一個劉局長,一個劉美權還有一個劉美權的哥哥,叫做劉美斌。坐在樓上的麻將房間里,自動麻將機下面的電火爐燒的通紅的。
“美權啊,你這小日子過得可以。家里都有專門打麻將的房間了,可比我會享受。”
“二叔說笑了,我這有什么好的。今晚怎么打,聽二叔的。”
劉青山,也就是劉局長。雖然他四十來歲,但是他的輩分可比劉美權兩兄弟要高。和劉美權他們的父親是堂兄弟,所以自然的就是長輩了。
“我們就消遣一下時間,這樣吧,你們平時怎么玩的,今晚就怎么玩。”
“行,那這樣吧,咱們就打個二四六怎么樣。”
二四六,這對于農村來說,已經(jīng)是大的不行了。一般的人最多也就玩?zhèn)€五二一,就是膽子大,家里有點錢的也只敢玩一二三。這劉美權開口就是二四六,根本就是在迎逢自己的這個二叔。
劉小明沒有意見,對于他來說,搞定今晚的事情比什么都好。劉美斌可能受到了劉美權的囑咐,所以也沒有意見。
“好,那就二四六吧。咱們幾人玩一會兒,和劉老板還是第一次見面,都是一家人。”
說完,劉局長率先坐上桌子。
“劉局長客氣了,以后大家就是自己人。我劉小明的劉,也是文刀劉,可不要將我見外了。”
“哈哈……”
“哈哈……”
話音落下,房間里面笑聲一片,也將氣氛打開了。
“二叔,這劉老板了是厲害的很。您可別看他年紀小,現(xiàn)在可是養(yǎng)了六七百頭豬呢。是我們龍河村的養(yǎng)豬第一人,場子更是大的很。”
“哦!”
劉青山詫異了,剛剛開始介紹的時候,劉美權只說是養(yǎng)豬的。但此時,劉青山才知道眼前的這個少年竟然做的這么大。
“好,英雄出少年,好好干,養(yǎng)殖業(yè)很有前途的,近幾年,國家也在大力扶持養(yǎng)殖行業(yè)。”
此話一出,劉小明心中咯噔一下,知道說話的好機會來了。急忙笑著打出手中的一張二萬,隨后道:“國家扶持,這事我也聽說過。不過,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標準。”
劉青山隨手打出一張牌,笑瞇瞇的道:“今年,扶持的規(guī)模大。像小劉你六七百頭豬的話,能有三到四十萬左右。不過,每年的競爭也很大。”
聞言,劉小明心中一喜。“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如果有機會的話,明年我就準備在鄉(xiāng)里面擴大規(guī)模。到時候,起碼將數(shù)量提升到一千頭以上。”
“哦!”
說實話,別看FJ縣很大,搞養(yǎng)殖的人也很多。特別是養(yǎng)豬的,一直沒有個龍頭的出現(xiàn)。所以,這也很難有什么大的建樹。像劉小明現(xiàn)在的五百頭,已經(jīng)是第一流的了。
超過千頭的,更是沒有。這個,也是他這個畜牧局局長的苦惱。
“這!小劉,你說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