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明傳萬里

第114章 土木之因

明傳萬里 往日如風 3044 2019-06-25 16:25:00

  朝堂上的官員們為了內閣缺員補缺的事吵嚷個不休,以內閣諸臣為首的官員與以王振為首的官員們都有各自屬意的人選,一連爭論了半個多月都沒有個定論。

  趙彥不想摻和這些事,每日躲在翰林院里隨著商輅修修史,偶爾寫幾章小說,日子過的還算悠閑。

  這一日,商輅自上值之后便眉頭緊鎖,中午休息時趙彥忍不住問道:“弘載兄可是有什么煩心事?為何今日如此愁苦?”

  兩人的關系已然日漸親密,商輅苦笑一聲,也不隱瞞:“近日瓦剌來朝,國美可曾聽說?”

  趙彥點點頭,瓦剌實力日漸強盛,對與大明的威脅也與日俱增。

  正統十一年,瓦剌太師也先到邊鎮大同向大明乞糧,在王振的攛掇下,朱祁鎮示意當地的守備太監郭敬不要接見也先,也不要給他糧食。

  第二年,也就是正統十二年,也先再次前來討要物資,只不過這次換成了邊鎮宣府。宣府守將楊洪奏報朝廷后,諸多大臣紛紛上書要懷柔,朱祁鎮只得命楊洪要禮遇也先,許是楊洪沒把這條命令當回事,只隨便弄了幾口鐵鍋打發了也先。

  不久之后,也先的部屬投降大明,說也先已經集結了其他部落要一起進攻大明,朝堂上的大臣們慌了神,一致要求派使臣前去與也先磋商,等使臣見到也先之后,對于也先的各種要求沒有不允許的,導致也先胃口大增,行事越發無所顧忌。

  就在前兩天,瓦剌派來朝貢的使團已經到了城外,據說使團人數有三千人,但實際點檢之后只有兩千出頭,明顯是也先為了多要賞賜而虛報了人數。

  商輅皺著眉頭,不無擔心道:“在朝貢中我大明本就吃虧,屬國送來一擔糧食,我大明就要賞賜一擔茶葉,兩者根本不對等,故而朝廷多次限制各國前來朝貢的使團人數。瓦剌本就是諸國中使團規模最大,賞賜最厚的一方,如今卻得寸進尺,不僅使團規模突破了千人,更是虛報人數,妄想騙取賞賜,若是朝廷不給于懲罰,恐怕其他各國看到也會有樣學樣,致使我大明威嚴盡喪。”

  商輅語氣沉痛,一番話明顯是出自肺腑,趙彥想了片刻,安慰道:“弘載兄多慮了,瓦剌得寸進尺,朝堂諸公想必都已看在眼里,眼下說不定正商量對策,必然不會讓瓦剌的謀劃得逞的。”

  實際上大明此次真的沒有讓瓦剌太師也先的謀劃得逞,而是按照實際人數發放賞賜,也先派來的使臣的諸多請求也只得到了兩成,但有些諷刺的是,促成這件事的并非滿朝的鴻儒諸公,而是王振。

  說起來有些好笑,王振之所以如此做倒也并非全是因為他憂國憂民,一個是因為也先的使臣沒有給王振送禮物,王振覺得也先看不起自己,那還有什么好說的,你不讓咱好過,咱也不讓你好過,另一個原因則是王振對待異族一向是看不起的,覺得我大明天朝上國,對待異族就要強硬,方能顯出我大明的威嚴。

  四月底,瓦剌使團在大明軍隊的‘護送’下出了關,之后一路且行且走,一個多月后使臣見到了也先,等他述說了明國對瓦剌的‘不公正’待遇后,也先頓時大怒,當下不顧大汗脫脫不花的勸阻,開始召集麾下各部落,準備集結人馬后便南下到明國邊境來一場大的示威游行活動,俗稱‘打草谷’,即搶掠燒殺。

  六月五日,右順門便殿。

  朱祁鎮昨夜沒休息好,上朝的路上一連打了好幾個哈欠,王振在旁邊看到后便勸說道:“陛下日理萬機,應該保重龍體才好。”

  朱祁鎮笑著點點頭,道:“先生說的朕記下了。”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王振喊完便退到龍椅邊上,一臉的面無表情。

  等了片刻,見下面眾臣無人出列,王振正要喊退朝,不想遠遠看到殿外跑來一名錦衣衛,與殿門口值守的指揮使馬順交談片刻后,馬順臉色一變,從那名錦衣衛手中奪過一本奏疏快步走進了殿內。

  “陛下,宣府錦衣衛八百里加急奏報。”馬順跪在地上,雙手將奏疏舉在頭頂。

  一名小宦官下臺取過奏疏,隨后上臺來交給王振。

  王振看了朱祁鎮一眼,見皇帝沒有說話,便展開奏疏,開口念道:“錦衣衛百戶曾麓呈送錦衣衛馬指揮使親閱。瓦剌太師也先因朝貢賞賜之事不滿朝廷處置,已于五月底集結軍隊五萬向我大明進發。屬下冒死探得消息,也先欲分兵四路,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攻甘州,中路又分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率領攻宣府圍赤城,一支由也先親率攻大同,望馬指揮使速報朝廷,早做打算。曾麓絕筆。”

  聽說也先集結大軍已經南下,朱祁鎮頓時一驚,只是他是九五之尊,輕易不得形于色,故而只能強作鎮定,等最后聽到‘曾麓絕筆’四個字,朱祁鎮還是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語氣低沉的對旁邊王振道:“忠臣義士當厚賞,下朝后先生不要忘了。”

  說完,朱祁鎮才看著下面的滿朝官員問道:“也先狼子野心,諸卿認為該當如何處置?”

  “陛下,臣以為該當以安撫為主。也先之所以起兵犯我大明,不外乎是覺得給他的賞賜少了而已,臣建議遣使往見也先,多給他些賞賜,瓦剌自然便會退兵。”

  “徐埕,老夫還沒死呢,莫非你要賣國求榮不成?”

  “英國公何出此言?下官不過是因事建言罷了。”

  “哼……陛下,這名錦衣百戶既然殉國自當撫恤,但眼下軍情未明,朝廷不能聽信這名錦衣百戶一面之詞,老臣建議立刻通知各處邊鎮提高警戒,而后放出探馬四下探查,待到探查清楚再做定奪。”

  “英國公老成持重,思慮周密,臣附議。”

  “臣附議。”

  “附議……”

  平日里的爭斗是平日里,一旦遇到軍國大事,大多數官員還是分得清輕重的。

  “既然如此,內閣依英國公之言處理,令各處守將盡快查明敵情,而后再做處置。英國公午朝時也來吧。”

  “臣遵旨。”

  瓦剌大舉南下的消息傳的很快,趙彥驚奇的發現人們似乎對于這個消息并不感冒,略微想想便已了然。

  自太祖到太宗,再到宣宗,與北方草原民族的戰爭都是贏多敗少,就連不可一世的元朝都被太祖給推翻了,還怕他一個連元朝正統都算不上的瓦剌?

  瓦剌南下的消息很快便被證實了,錦衣衛百戶曾麓冒死傳回來的瓦剌進攻意圖以及兵力分布也被證實,剩下的便是該商討如何應對了。

  正在商議的過程中,一個噩耗傳來,大同兵失利,周邊的小城與堡壘盡皆被也先攻破,就連大同參將吳浩也戰死在了貓兒莊。

  得到這個消息后,朝廷頓時快刀斬亂麻,決定派遣以駙馬都尉井源為首的四將,各自率領萬人前往大同迎敵。

  懋勤殿中,朱祁鎮愁眉苦臉的看著手中的書稿,忽而抬頭望著王振問道:“先生,你說駙馬都尉井源他們能不能敵住也先?”

  王振想了想,緩緩搖頭道:“陛下,這個也先和其他韃子似乎有所不同,他更聰明,而且也更會用兵。駙馬都尉井源幾人雖然也是久經戰陣,但到底是第一次北上對陣馬背上的韃子,恐怕……”

  “那可如何是好?”朱祁鎮臉上愁苦之色更濃,太祖驅除韃虜,光復了漢人的大好山河,太宗三犁虜廷,五逐漠北,七下西洋,自己的父皇也曾整頓兵馬,北擊胡虜,若是大明在自己手中被瓦剌給欺負了,那自己還有何顏面前往太廟告祭祖先?

  王振心中一喜,道:“昔日先帝擔心秋高馬肥時胡人侵犯邊疆,于是整頓兵馬,駐扎喜峰口以待敵軍,而后大破胡虜,投降者不計其數,皆因胡人知道是大明皇帝陛下御駕親征后被嚇破了膽,連舉起武器的膽量都沒有了,就此成就了先帝的一世英名。如今也先寇邊,陛下不如也來一次御駕親征。也先知道陛下御駕親征,必定誠惶誠恐,再有大軍隨行威嚇,此一去必定能擊敗瓦剌,活捉也先。”

  次日早朝,當著滿堂大臣的面,朱祁鎮細數瓦剌太師也先的諸多罪證,隨后信誓旦旦的決定三天后要御駕親征。

  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朱祁鎮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

  趙彥在翰林院中聽到消息后愣了一會兒,心道該來的還是來了,雖然自己人微言輕,但還是要再試一試,看看能不能阻止朱祁鎮親征。

  朱祁鎮與王振正在殿中看著輿圖瞎琢磨,喜寧躡手躡腳的走進來,輕聲道:“陛下,庶吉士趙彥送來了一份書稿和一份奏疏。”

  “哦?”朱祁鎮饒有興趣的挑了挑眉,道:“他一個庶吉士能上什么奏疏?拿來給朕看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鹤山市| 仙游县| 奇台县| 炉霍县| 长治县| 濮阳县| 吴堡县| 海淀区| 东乌珠穆沁旗| 连山| 邓州市| 东乡| 安图县| 山东省| 泰宁县| 翼城县| 栾城县| 泰来县| 来凤县| 淮阳县| 齐河县| 嘉定区| 天镇县| 双柏县| 怀化市| 钟山县| 九江县| 通榆县| 改则县| 慈利县| 吴江市| 江川县| 惠东县| 布拖县| 无锡市| 陕西省| 通化市| 贺州市| 阿克|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