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明傳萬里

第七章 王家酒坊

明傳萬里 往日如風 3031 2016-12-16 21:00:00

  讀書科舉,然后做官,這自然是趙彥此時的野望,之前以為想進私塾讀書或許可以實現,只是總要費些功夫,眼下聽便宜老爹的意思,似乎他有些想法,趙彥想了想試探道:“我前些日子病了一場,病好之后發現腦子清明了不少,別人無論說什么,我都能過耳不忘,事后都能回想起來,不過沒跟大伯大娘說過,說了他們也不會讓我進塾讀書的……”

  “這么說,你是想讀書了?”趙信又問了一句,趙彥遲疑了片刻,隨后應了一聲。

  趙信聞言正想說些什么,不過見前方舊州鎮的屋舍已然在望,便咽了口唾沫說道:“爹先跟你去看大夫,讀書的事過幾天再說。”

  舊州鎮的名醫是一名五十多歲的清癯老者,趙信稱呼他為錢大夫,據說這位錢大夫以前在京城名聲不小,只不過不知為什么,后來他棄了京城那個繁華之所,回到家鄉后,在深州城外開了一個小小的藥鋪。

  中醫講究望形色、聞聲息、問癥狀、切脈象,錢大夫為趙彥診治過后略有沉吟,隨后提筆寫了一張方子遞給趙信,道:“令郎乃是氣血兩虛之癥,我這里開了副補血益氣的方子,每日睡前服一劑,連吃半月即可。另外,以后盡量多吃些雞肉、豬肉、豬肝、大豆、大棗、魚蝦、蘑菇之類的東西,此謂之食藥。”

  趙信在錢大夫開的藥鋪中拿了三天的藥,又謝過錢大夫之后,便領著趙彥向自己做工的作坊走去。

  舊州鎮原是深州城的故址,其后州城毀于戰火,明初便在故址向東三里處的吳家莊另筑新城,故址久而久之便成了鎮,因是故州城遺址,遂名舊州鎮。

  深州古稱下博、陸澤、靜安,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國初太祖洪武二年,靜安縣并入深州,徙州治于吳家莊,州領衡水一縣,屬北直隸真定府,也就是說如今只有深州,沒有靜安縣了,州城里自然也只有知州沒有知縣。

  到了成祖永樂年間,深州城由知州蕭伯辰打下基礎,并在州城西南修建了孔廟,幾十年下來,城池才被繼任的知州們修建的差不多。當然,如今朱棣廟號還是太宗,想稱祖的話要到后世嘉靖年間,由那名中了大獎的嘉靖皇帝來上廟號。

  趙信做工所在的王家酒坊占地兩畝左右,坐落在舊州鎮東南角,站在酒坊門口東望即可看到深州城的城墻。

  鎮上大大小小的酒坊有近十家,其中以王家酒坊所釀的黃酒最為醇厚柔和,不過卻也只是在州城附近傾銷,遠遠比不上全國各地那些經年老字號有名氣,是以效益并不算太好,勉強維持罷了。

  不過,王家主業是地主,釀酒只是微不足道的副業,每年收的田租便足以供養他們一家人,更何況在城里王家還有幾個地段不錯的鋪子,而釀酒作坊只不過是當初王家的家主王業,在年少時三分鐘熱度的產物而已,到了如今卻是不怎么上心了。

  在真定府,若是說到酒的話,最出名的莫過于衡水縣的十八個酒坊,其中以‘德源涌’出產的老白干為最。老白干是高粱白酒,因‘潔’、‘干’而得名,特點是芳香豐柔、醇厚秀雅、甘冽清爽、回味悠長,素有隔墻三家醉,開壇十里香之美譽。

  因衡水的十八個酒坊所產的酒各有特色,且聲名遠播,故而城內商賈林立、酒業興旺,竟是比所屬的深州城還要繁華熱鬧,這也導致深州境內其他地方的釀酒作坊逐漸沒落。

  王家在深州當地算是豪強,卻一直人丁不旺,四代單傳到了王業這一代,才總算是有了兩個寶貝兒子。

  王家大公子王麒去年秋闈中了舉人,這可高興壞了王老爺,歡歡喜喜的告祭了列祖列宗,又大肆慶祝了一番,之后卻犯了難。

  自家人知自家事,王業也是讀過書、見識廣博的人,自然知道鄉試之后就是會試,到時候全國兩京一十三省的舉人老爺們齊聚京城,怎么也得四五千人,想要中個進士無異于千軍萬馬中過獨木橋,大兒子王麒不過中人之姿,想要殺出重圍榜上有名,實在是有些懸。

  不過,科舉不就是為了做官嗎,舉人登科已經有了做官的資格,只是沒有進士起點高罷了。

  王業帶著大兒子到京城活動了一番,錢花了不少,卻只得了個浪穹縣教諭的職位,這好歹是個在冊的正九品官,不過那浪穹縣在哪兒?

  打聽清楚之后,父子倆忍不住開始罵娘,一個北直隸人,竟然被派到幾千里之外的云南做官,還是個墊底的九品教諭,這山高路遠的,就算一路平安,也要走大半年才能到吧,這不明擺著坑人嗎。

  王麒是打死也不愿意跑那么遠赴任的,如此又蹉跎了大半年,近日王麒派人從京城捎信回來,說是找了個門路,可以外放一地知縣,而且離家也不太遠,在陜西慶陽府。

  知縣是百里侯,品秩為正七品,一個舉人起點就能當上知縣,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只是想要拿下這個實缺得花錢,據捎信回來的仆人說,大公子讓老爺盡量多準備銀兩,至少要不低于一千兩。一千兩是什么概念?大概相當于后世圖朝時期的近兩百萬元。

  王家是豪強沒錯,家資過萬也沒錯,可短時間內也拿不出這么多現銀來,王業只能先打發仆人到京城給兒子報信,就說家中正在籌措,讓其盡量稍安勿躁,一俟籌夠了銀子,馬上就會給他送去。

  土地是立家之本,自然是不能賣掉換銀子的,所以王業便打算將庫藏的糧食處理一部分,然后再把酒坊以及幾個鋪面賣掉,這樣便差不多能湊夠千兩之數了。

  主家要賣酒坊,下面的人也有所耳聞,除了管事的是王家家生子,不怕失業外,酒坊中的其他人與王家都是雇傭關系,要是酒坊易主,也不知新東家好不好相處,會不會將自己等人辭退,然后換上新東家自己信得過的人。

  趙信自然也有這個顧慮,這也是促使他下定決心自己做些小生意的一個原因,只是他心性雖然穩重,也有些見識,無奈卻沒有經驗。

  從桃村一路走來,趙信思前想后,從開始的雄心勃勃到最后的患得患失,對自己能否做好生意產生了動搖。不過如今趙信心中擺在第一位的是兒子趙彥,故而便將心思藏于心中,只領著趙彥來到了王家酒坊。

  趙信在酒坊里地位并不高,卻有一個單獨的屋子居住,這不得不得益于王老爺的小兒子王麟。

  王家二公子王麟今年不過十二歲,卻不知是不是基因突變,長得人高馬大,看起來和十七八歲的大小伙子一樣。

  王麟自小就活潑好動,不愛讀書專愛習武,偶然得知在酒坊做工的趙信武藝高強,便興沖沖的上門討教。

  趙信當時不知道他是誰,見這個虎背熊腰的半大孩子一句話也不說,上來就動手,心中自然有氣,遂三兩下便將其放倒在地,事后王麟非但不怪罪,反而纏著趙信要學武。

  北地風氣使然,尚武崇義,趙信練的是家傳武藝,三兄弟中也只有他一人能堅持練下來。深州隸屬北直隸,卻是在京城南邊,近幾十年還算升平,平日里趙信練武也只是強身健體,見主家小公子有意學武,糾纏不過,只能答應了下來。

  這王二公子似乎腦子里缺一根筋,有時候興致來了,大半夜別人都睡覺了也會前來找趙信比劃。如是幾次之后,與趙信睡在一個屋中的工人們怨氣滿腹,酒坊的管事不得不單獨劃給了趙信一間單間,也好方便自家的小公子前來向趙信討教武藝。

  趙信在分給他的單間里一邊熬著草藥,一邊又想起了他的賺錢大業,偶然扭頭看到趙彥正坐在床頭暗自發呆,便鬼使神差將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想做生意,但是不知道做什么生意,還怕把生意做砸了?趙彥沒想到這位便宜老爹還有這個頭腦,而且思慮也比較全面,并不是不喜歡動腦子的莊稼漢,這就好辦了。

  趙彥看過不少穿越小說,對于穿越眾回到古代,依靠各種現代知識發財致富的事情可謂是歷歷在目,雖說其中大多很不現實,卻也有不少可圈可點的想法,比如肥皂。

  趙彥當初看小說的時候看到這里很感興趣,便特地在網上查了查資料,發現明代其實是有肥皂的,不過明代的肥皂叫做‘胰子’。胰子與肥皂性質相同,原材料也相差不多,據說清末京城有胰子店七十多家,直到建國后新的肥皂工業興起后,才逐漸被取代。

  雖然明代有可以比擬肥皂功效的胰子,不過可以追朔到最早開店賣胰子的‘合香樓’,則是在崇禎四年才會開業,如今是正統十年,中間相差一百多年,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其實并沒有胰子這種事物,此時人們清潔身體用的主要是皂莢、皂團和淘米水。

  皂莢和淘米水好理解,皂團則是用皂莢為主要原材料,混以白面及諸多香料而成,多為貴族富人所用,《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做法為: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面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于皂莢也。

  對于肥皂的做法,趙彥倒是知道的,只是他怕后世的文章誤導自己,遂決定這幾日親自到州城中考察一番,如果真的沒有類似的東西,再說服趙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生產販賣肥皂。

  趙信將心事與心理上最親近的兒子分享之后,心情倒是順暢了不少,他自然不知道趙彥心中由此衍生出來的各種想法,此時見草藥已然熬好,他便將其倒入碗中,遞給了一旁的趙彥。

  趙彥心理上是成年人,不過對于這種烏黑苦澀的藥湯依舊厭惡不已,好在他清楚的知道這藥湯對自己有益,所以還是屏住氣一口灌了下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夹江县| 永济市| 永靖县| 临清市| 山阴县| 拉孜县| 惠来县| 南京市| 孟连| 嘉善县| 武功县| 萝北县| 绥宁县| 贵溪市| 耒阳市| 西吉县| 镇赉县| 洪湖市| 巧家县| 格尔木市| 大安市| 太湖县| 滕州市| 昭平县| 璧山县| 雷波县| 乃东县| 花莲市| 进贤县| 寻乌县| 香港 | 泽州县| 醴陵市| 淮阳县| 上林县| 岳池县| 小金县| 三明市| 长治县| 资源县|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