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所謂縱橫家,游走于諸國之間,以三寸不爛之舌可敵百萬大軍!天下大勢握于手中……”
一間簡樸的房間內,一位長發老者坐于主席之上向下首左右兩邊的人們說道。
大齊文王七年,著名的縱橫家公孫術入齊,并在大齊廣招門生,傳授縱橫之道。
“好一個縱橫家,呵呵,三寸不爛之舌可敵百萬大軍?這話未免口氣也太大了點吧!”
長發老者左手邊的一個位置上站起來一位年輕男子,“以夫子所說,夫子一人便可擋百萬大軍,為何齊王不讓夫子滅亡諸國,一統宇內呢?”
“公子所言不錯,不過老夫學藝不精,縱橫術略有小成,遠未達到始祖鬼谷子之境界,何來擋百萬之軍?”
長發老者雖然被年輕男子質問,卻絲毫未曾惱怒,反而笑呵呵的說道。
“當今百家之中,縱橫不過小道。自古戰爭所依靠的不過是將士的勇武而已,若如夫子所說,天下何須用兵?只需出一二善辯之士便可。”
年輕男子不屑的笑出聲,“我勸諸位也不用學這縱橫之道了,夫子自己都未學精,有何資格教導我們?”
“住口!”
“夫子乃諸國公認的縱橫大家,豈可由此孺子侮辱!”
年輕男子的話讓幾個士子怒了,這長須老者便是當世著名的縱橫家公孫術,年輕男子的話語,處處針對公孫術,更是對縱橫之術表示不屑一顧的表情讓他們再也忍受不了。
“諸國公認?夫子十年以來游走于各國,未有一國任命之,更因言語惡于楚王,因此入齊,不過來我大齊一避難客!”
年輕男子微微一笑,四周的諸生也發出一陣哄笑,一位眼尖的士子看到年輕男子的模樣,不由驚叫一聲。
“公子莫非大齊大將軍田旸之子田勝?”
“什么?大將軍田旸的公子?”
“大將軍是著名的兵家大家,難怪田公子對夫子不屑一顧,比起著名的兵家縱橫確實屬于小道啊。”
眾人議論紛紛,實在是年輕男子田勝的背景太大,大將軍田旸之子,田旸是誰?大齊的常勝將軍,大齊的軍神!
“田公子來此就為了羞辱老夫么?縱橫家雖為小道,可也不乏精英之輩,田公子辱老夫一人罷了,若辱縱橫家,想必天下縱橫之士也不同意。”
公孫術平淡的老臉上終于出現了一絲波動,在兵家面前,縱橫家確實不敢稱大,可今天一個小輩辱罵縱橫家,便是公孫術也有一絲惱怒了。
“奉齊王命,一月之后于齊宮鹿臺召諸子百家以論天下,我一直聽說縱橫何等厲害,今日聽夫子一說,不過自欺欺人罷了,我看一月后的諸子百家論講縱橫家就沒有必要到場了吧!”
田勝拱拱手,嘴角露出一絲陰險狡詐的笑容,說完話后轉身便欲離開。
“田旸之子田勝?今日羞辱縱橫家,不知是你的意思還是你父親的意思?”
大門之外,一個身著長袍,頭戴錦冠,左邊腰際懸掛著一柄劍的年輕公子走了進來。
“當然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你若覺得我的看法有誤,大可辯解!”
田勝望著在門口站立的年輕公子,雙眼之中露出一絲淡淡的殺意。
“田公子年有二十,不知到現在有何作為?世人皆知田旸將軍為齊國大將,莫非田勝公子以此為炫耀資本?不屑縱橫,卻不知縱橫先賢蘇子張子等人行走于諸國之間,諸王拜服,公孫大家入齊,齊王尚且以禮相待,田公子今日羞辱公孫大家,難道以為自己比齊王還要尊貴?”
“況且公孫大家如今已過耳順之年,禮法所說尊老為禮,田公子出身尊貴,卻連禮節都不知道,圣人說不知禮與禽獸何如?田公子以為如何?”
年輕公子雙眼銳利的直盯著田勝,口中的話語,一句比一句嚴厲,幾乎可以算是指著田勝鼻子教訓。
“呵呵,好會說的口舌,不愧是學過縱橫術,今日之訓,本公子記住了,不知道你敢說出名字嗎?”
“本公子劉紀,田公子若想報復,盡管來找我!”
劉紀大笑一聲,目光毫無畏懼的直視田勝。
“劉紀!呵呵,東方漢國質子?此事我記下了,不過還是要提醒下公子,這里是我大齊,不是你們漢國。”
田勝冷笑一聲,一甩衣袖,在眾目睽睽之下轉身離去。
田勝離開之后,眾人竊竊私語,或是談論田勝,或是談論劉紀,直到公孫術紅著臉一拍戒尺,“肅靜!”
…………………………………………………………
諸國爭霸,諸侯爭雄,大齊自然強大,可天下之大如同齊國一般的強國也不少,如東方的大漢。
亂世之中,爾虞我詐不少,諸國之間更是如此,有時為了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友誼,君主將自己的兒子送去外國為質,而這些人便被人稱為質子。
劉紀便是倒霉的質子大軍中一員,三年前大漢進攻燕國,在燕都遭遇齊國援軍,結果戰敗。漢王將劉紀派與齊國,愿與齊國結盟。自劉紀來齊后,大漢退出燕國境內,與齊結為同盟,直到如今。
“多謝殿下今日替我縱橫家而言。”
田勝走后,眾人紛紛離去,房間內只剩下公孫術與劉紀兩人,公孫術動作嫻熟的倒一杯茶水遞給劉紀。
“學生不敢當,夫子身為縱橫大家豈會真辯不過田勝?只不過顧忌他的身份而已,學生不才,卻也不懼田勝。”
劉紀恭敬的接過茶水,向著公孫術作了一輯。
“哈哈,殿下口才果然不錯,不過來我縱橫一段時日,如今竟如此善辯。”公孫術笑呵呵的摸著下額白須,溫和的口氣突然變得嚴厲起來,“當今天下乃大爭之世,強國稱霸,弱國臣服,昏君下位,賢者為君!不知道殿下又是如何看待當今天下大勢?”
“天下大勢?學生不敢妄言。”
劉紀對著公孫術說道,天下大勢豈能亂言?上次的劉紀便是隨便說了幾句,結果便從漢來到了齊!過上了三年的質子生活!
“不敢妄言?學我縱橫之術,卻不敢論天下大勢,豈不是笑話?放心,今日之語,不出此門三步!”
公孫術笑看著劉紀,似乎猜出了劉紀的心思,伸出三根手指,公孫術一臉嚴肅的說道。
“既然如此,請恕學生妄言了。”
劉紀輕淺一口茶水,看著公孫術的眼睛突然感覺自己的小心思對方都已經明白,那么接下來的話語就很有可能就是得分的關鍵了!怎樣讓這只老狐貍動心,劉紀心中只稍微思忖下,開口高聲說道。
“當今天下為大爭之世,強國林立,齊國自恒公稱霸諸侯以來,一直為中原強國,然齊國乃四戰之地,西有大秦虎視眈眈,南北皆與異族接染,東面有燕國為緩沖之地阻擋來自東漢的威脅。這些年雖然出現田旸這位戰神,但也因如此,齊國好戰,這些年來每年都有數次大戰,所以不可成霸業。西秦民風彪悍,然無明君上位,不足為慮,北晉雖強但被三世家把持朝政終有一日出現禍亂。學生認為天下大勢之爭,在于東邊漢楚,楚漢爭鼎,一國得勝瞬間為東方霸主,然后逐步可滅各國。”
一口氣說完之后,劉紀喝完杯中茶水,一臉微笑的看著公孫術。
“楚漢爭鼎?這話說得不錯,漢王如今已上位五年了吧,不知道殿下可想知道我對于東漢的看法?”
公孫術沒有理會劉紀的眼神,而是慢悠悠的說道。
“聽夫子明言。”
劉紀正正身子,公孫術可是縱橫大家,這個老狐貍對天下大勢的看法可比自己強多了。
“漢自高王創建以來,歷九世二百余年,只差一位雄主,奮十世之余烈,滅楚,吞齊,伐晉,破秦,一統中原。”
公孫術淡淡的看了眼劉紀,“聽說當今漢王英明,但至今還未立儲君,他的心思恐怕只是想為這大漢再選一位雄主吧!聽聞漢王有九子,各個都是人中龍鳳,最后的儲君定是雄才大略。”
“儲君之位,唯賢而已!史書有云,自大禹創建大夏后曾鑄九鼎安定天下,九鼎傳至周后,下落不明。學生不才,想拾回九鼎,一睹芳容。”
劉紀說道,身上散發出一種王八之氣,雙眼死盯著公孫術,“曾聽聞楚國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學生在齊國也有三年,愿效仿莊王,一鳴驚天下,只是莊王身邊有諸多良臣,所以莊王得以稱霸,學生身邊卻苦無一人輔佐。”
“九鼎之位?殿下果然志向遠大,莊王稱霸,在于能尋良才,殿下若要學莊王,先要學會慧眼識英才啊!”
公孫術露出一絲怪異的笑容,劉紀看著那張帶著笑容的臉暗自嘆口氣,果然,沒有一個大能是靠幾句話就能讓他們效忠的。
說了這么多,自己還不過是身處齊國的一質子,空談再多也是屁話,事實和理想總是有點差距的……
“學生告退。”
公孫術的模樣就差沒直言趕人了,兩人在一起吹吹牛后又要各回各家了。
“老夫體力不支,恕不遠送。”
公孫術淡淡的說了句,看著劉紀緩緩離開的背影若有沉思。
“夫子……大事……”
劉紀前腳剛剛離開,一個仆人模樣的男子慌張的跑到公孫術面前。
“何事?如此慌張!”
公孫術臉色一沉,男子遞給公孫術一卷書簡,公孫術慢慢打開,只見里面寫著,“漢宣王五年,漢將韓興破燕都,虜燕王,燕國亡!”
“燕亡,燕亡!”公孫術喃喃自語道,忽然腦中想起什么,朝著仆人大喊道“快將劉紀殿下請回來!”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6-11-14/5829cba985f92.jpg)
九鼎大少
新書上傳,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