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女士一家歸來的倒數第二天,所有工程紛紛停工。
施工隊陸續撤離。
這天下午,老王、老劉還有節目組的攝影師重新站在了院子門外。
明晃晃的陽光灑在眾人的臉上,幾個年輕人很激動,一再的深呼吸了數次才勉強平復。
“呂兒。”
“珙桐!”
“你們能看到嗎?”
老王對著攝影機興奮大喊。
“呂兒。”
“桐兒,我們做到了!”
老劉摟著老王的脖子,拼命揮著胳膊,迫不及待的插入。
與此同時,滬上團隊,以及板萬村珙桐一行人正坐在電腦前看著同步發來的直播。
“真棒,終于熬過來了。”
“多虧了桐兒,不然咱們在第一天就懵了!”
“還好我們選擇了信任。”
在滬上的呂兒眼圈泛紅,不住自語。
家居集團團隊眾人也聚著,等著驗收。
他們也激動,因為太不容易了,期間因為數據不準確,家居集團的設計師、工人也都反復在修改。
為了趕工期,十四天,加班熬夜了有十天!
這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煎熬!
集團大小姐馮京墨眨巴著眼睛,看著眾人,小鼻子嗅了嗅,覺得空氣里都被激動的情緒充斥。
板萬村,珙桐的房間。
老楊、半夏、芊合大家伙也都紛紛等著欣賞這另一處戰場的成果。
老楊有些緊張,有些期待。
從一開始,他做出決定支持珙桐接收另外十戶家庭的委托時,他就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
甚至為了能保證其它戰場得到臺里充足的資源,老楊和領導都簽下了軍令狀。
“這倆個小子。”
珙桐看著都快貼到鏡頭上的老王、老劉倆人,笑著輕罵一聲。
說著,攝像鏡頭變了,向院子轉去。
先印入眼簾的是白色的鐵門,設計師在鐵門正下端貼心的預留出了一塊小小的寵物門。
緊臨鐵門一側掛著木雕制成的門牌。
門牌上先是刻著飄逸的四個大字‘生機小宅’,大字下是兩個小字‘夏家’。
“桐兒,這是你前幾天寄過來的門牌!”
“我們給掛在了這里,你覺得怎么樣,還合適不?”
“哈哈,真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
老劉介紹道。
‘生機小宅’是珙桐為這新生的宅院起的名字,門牌是珙桐用板萬村廢棄的木料親手雕刻并送去,含著對夏女士一家的祝福。
珙桐雖然情商比較低,但卻十足是個暖男。
鏡頭繼續移動。
打開鐵門,進門后就是經過改裝的花園,木制的平臺把院子里的空間劃分成了具有不同情感的兩部分。
木板一側是愜意、是舒適,土地一側是生機、是自然..
小院靠著墻壁的一側有特意給孫子搭建的秋千,有為家中寵物狗設計的狗窩...
整個庭院每一寸空間,都蘊含著設計師的細心與關懷。
“呂兒,珙桐,覺得還滿意不?”
鏡頭圍繞著庭院緩緩轉動,老劉喜悅的聲音傳了過來。
這院子哪還像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老建筑,分明是最舒適的現代豪宅。
院子另一側特別做出了便于洗曬的洗衣臺,有洗衣機藏在下面。
原先院中的防潮洞也被珙桐改造成了夏父的工作間,高度很舒適,還有著可變化透光的百葉頂棚。
老王、和老劉踏上拐角式的四級臺階,站在木質平臺上,這木質平臺可以被打開,下方是儲納箱。
呂兒,還有家居集團的所有工作人員紛紛咧開嘴,睜大眼睛看的越發仔細。
他們非常滿足,覺得這就是自己想要的!
馮京墨轉了轉眼珠子,卻奇怪的察覺出一絲不協調,只聽她口中輕吐:“生機小宅?”
老楊用力的拍了數下大腿,懸著的心放到肚子里。
跟著,生出滿腔的喜悅!
大的風險意味著大的回報,在這幾期節目過后,老楊必將平步青云。
屋里大家都很開心,可只有半夏注意到了,一旁坐著的珙桐臉上卻沒有露出喜悅,甚至眉毛輕蹙。
他在琢磨。
覺得這庭院完全符合自己的設計,可偏偏有一絲說不上來的不對勁。
把這絲疑惑放在心里,慢慢思索。
“下面讓我們進入房間。”
老王率先跑到門口,笑嘻嘻的推開房門。
從這一方小院可直接進入兩個房間。
大大的落地窗讓陽光沒有遮擋的灑入了室內,曾經母親的臥室被多功能隔斷家具分為了兩個區域。
外部是一家人休閑娛樂的客廳,家具上方是夏女士回娘家時的客房,下方是書桌...
廚房成為功能性入口
廁所干濕分離
室內裝修的很舒適,非常貼心,幾乎所有家具的尺寸都是從老人出發考慮,符合老人的生理尺度。
色調并不濃烈,有些素,讓人淡然...
對于十三天這個數字來說,這樣的成果可以用奇跡來形容!
混亂老宅完美進化成了舒適豪宅。
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前后的房子是一戶人家。
鏡頭里,老王和老劉臉上的笑容幾乎都已經溢了出來。
“桐兒,怎么樣,還有需要改動的地方嗎?”
老王掏出手機撥通了珙桐的電話,按耐著喜悅問道。
“可以。”
除去院子的瑕疵,其它部分都達到了計劃,珙桐輕聲應道。
“別忘了讓工人最后去一遍甲醛。”
珙桐頓了頓,又囑托一句。
他的聲音透過攝像機傳到了呂兒,家居團隊的耳中。
話音剛落下,老王、老劉,滬上的呂兒一眾紛紛歡呼出聲!
在此之前,施工期間他們生怕夏女士一家突然趕回,可現在,所有人只盼著夏女士、夏母、夏父能快些回來。
快些看看,這為他們做的驚喜!
沒人注意到,馮京墨走到角落,悄悄打了個電話。
一輛不知運載了什么的貨車當即從滬上再一次出發駛向了青島。
當天傍晚,滬上呂兒和家居團隊,青島老王、老劉和施工團隊紛紛下館子,喝了個宿醉!
而在板萬村的珙桐細細琢磨許久,仍想不出缺失的部分,有一種當局者迷的茫然。
索性不想,放下糾結,又向村子里走去。
和半夏一起,兩人來到了村子里老人們聊天曬太陽的地方。
也不嫌棄,在一根木頭上互相挨著就那么坐了下去。
這些老人都上了年歲,腦海中有布依族最傳統的歲月。
他們中有幾個大爺見到珙桐和半夏到來,還特地從家里拿出了古樂器,即興為兩人表演了幾段布依戲和八音坐唱...
臨末,大爺感慨,這手藝現在都沒人愿學了,早晚要消失在歲月下。
“謝謝大爺,您的手藝沒的說,屬這個的!”
珙桐比出了個大拇指,露出白齒,大聲道:“您就放心吧,將來一定有的是人學。”
“到時候,咱們收學費,不給錢,不教!”
老人們不信,連連擺手。
珙桐也不多做解釋,只深深忘了一眼那些老的物件意味深長的笑了笑,跟著帶著半夏去其它地方繼續溜達。
老人們繼續在陽光下,默默的感悟著時光的流逝。
離開后,珙桐和半夏又來到了一處老吊腳樓。
這戶人家非常貧窮,在整個板萬村都屬于貧困戶。
與其他戶人家相比,這戶人家亦是非常傳統,祖祖輩輩都在傳承、堅持著老祖宗們的傳統,是板萬村的釀酒人。
男主人非常熱情的招待了珙桐和半夏,為兩人端上了自釀的布依酒。
半夏只小抿了一口,臉帶就透出了紅潤。
珙桐緩緩喝著,品嘗著酒中的醇厚,與古老的技藝。
“大叔,現在村里就您一戶人家還在釀這個酒嗎?”
“是的,都沒人要喝了。”
“那您為什么還要堅持下去?”
“這是祖宗傳下來的,不能到我這代就消失了!”
“那您以后會讓您的孩子繼續釀酒嗎?”
對話到這里,戛然而止。
釀酒人沉默了,他可以受苦,卻不愿孩子繼續這沒有希望的事業。
“大叔,謝謝您的招待!”
喝完酒,又在樓里四處有意、無意的看了看,珙桐向秉承著傳統手藝的男主人告別。
拄著門邊望著兩個年輕人離去的釀酒人不曾想到,這兩碗的酒給他的人生,給他孩子的人生帶來了何種的改變。
珙桐和半夏的身影早已不見,可釀酒人卻還在望著,有些出神,許久后長嘆一口氣,進入了屋里。

不爭先生
希望今天研究生考試的大家都能不負努力,取得好成績!祝大家平安夜、圣誕節快樂!非常感謝姐們,以及各位小哥的打賞,不爭很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