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起,人離亂。好在BJ畢竟離南京特別遠,所以,京城內的景象還算平穩。只是,各處的兵丁調動的比較頻繁,預防著內部生變。
紀劍云覺得,皇族之間的斗爭真是平常,說那么多的仁義道德,不過是為了一個板凳爭來爭去罷了。他忽然理解了余縹緲的難處,也明白了他出家的原因,不過是不愿意摻和進這無端的爭斗而已。想來這樣的身世,也是夠難為的。又一想,一縹緲畢竟在最困難的時候還在想著自己,想著怎么樣來解救自己的朋友,對他的憤恨也就少了一些。
在茫茫人海找一只猶如驚弓之鳥的人,是特別困難的。韋朝宗像一顆石子沉入大海一樣,沒有了任何音信。就連江一閑這樣交友廣泛的人動用了所有的關系,也沒有找到一點兒蛛絲馬跡。大家也沒有辦法。
后來,無名便帶來已經有些神經質的柳飄飄出走了,他們上天入地也要去尋找韋朝宗的下落。江一閑勸他們:“茫茫天地,太難去尋找一個一心隱藏自己行蹤的人了!”
但是他們卻執意要走:“那也比在這里干等著要多幾分希望。”
紀劍云便愧疚地要跟著他們一起走,卻被柳飄飄一個巴掌給拒絕了:“我不想再看到你,看到姓藍的女人,你們都滾得離我遠遠的。”
藍依依看著苦悶的紀劍云,也是滿心滿肺的同情。
過了半個月,他們接到了張天來自北平寄來的信。他的事情一經辦成了,而鄢詩奇擔心自己的姐姐,所以他們兩人準備立即啟程趕往恒山。他說,自己會在到恒山后,再將消息傳遞給他們,盼他們都安好。
紀劍云思緒難平,覺得自己真是一事無成的人,師妹的仇人近在眼前卻給他跑掉了。所謂的新仇舊恨,讓紀劍云覺得透不過氣來。他也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在京城待下去了,他必須出去走一走,哪怕有微末的一丁點兒希望,他也嘗試著去尋找韋朝宗的下落。
正準備出發,藍依依卻一臉嚴肅地找到了他:“劍云,我們分舵傳遞來一個消息,說是錦衣衛正往衡山集結,看來是有非常大的事件發生。”
晴兒補充道:“可能,他們的目標是鄢語奇。”
藍依依其實想隱瞞這個消息的,卻不想被晴兒給說漏了,便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就你多嘴!”
紀劍云一聽非常的著急,提起寶劍便要出發。
這邊,何言蹊知道了消息,也嚷嚷著和他們一起去。他告訴夏天蕭:“師父,我的打狗棒法已經練得非常熟練,可以為云哥哥幫忙了。”
何慕白知道女兒的心思,很為她感到傷感。他知道她深深地喜歡著紀劍云,而紀劍云卻只是把她當成了妹妹。他嘆了口氣,知道勸說是無用的,只能叮囑紀劍云好生照顧他的女兒。
晴兒卻不想讓她去:“言蹊姑娘,你這武功自保尚且困難,去了只會給我們增加負擔。你還是繼續在這里呆著吧。”
夏天蕭不干了:“哎,小丫頭,言蹊姑娘可是得我丐幫真傳的。你可不能口出狂言,好不然你們現在就可以比試比試。”
這會兒了,紀劍云哪還有這個閑情雅致,只說:“諸位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顧何妹妹的。咱們現在即刻出發吧。”
于是,一行人——紀劍云、藍依依、晴兒、何言蹊告別了江一閑、聶冷蕊、夏天蕭與何慕白夫婦,趕緊出發了。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江一閑和聶冷蕊一方面不放心他們,一方面是聶冷蕊心念著韓月馨的安危——畢竟她是她的嫡傳弟子,也暗中跟著他們出發了。
好在向北岳恒山,大部分路程都可以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走水路,速度要快很多。他們雇了一艘小船,三個船工輪流勞作,一路看著兩岸的風景。
越往北方,因戰爭逃亡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有些人是丟棄了全部的家當,匆匆忙忙便從北平逃出來的官宦之家,他們是怕受到牽連。有些人則本來就身無長物,戰爭毀掉了家園,不得已逃亡出來的,一臉的菜色。
紀劍云感概良多,想起了一句詩,卻被何言蹊念了出來:“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個女孩子能有這樣的胸懷和眼界,是超出了紀劍云的意料之外的。
他稱贊道:“何妹妹果然眼光如炬,讀透了這齊東野人的心思,看透了這歷史的吊詭之處。多少人打著平亂安天下的旗號,其實就是為了皇位和官府。最后,他們成了鐘鳴鼎食之家,而老百姓已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常常想,何為正統?覺得不過能稍微對老百姓好點兒就是了。”
藍依依卻想起了身世,說道:“想當年,蒙古兇殘,百姓流離,各家并起,也的確都是打出一片新天地。可惜,到頭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我爹我娘竟然全部死在了自己朋友的手里。真是悲慘。所以,姓朱的沒有一個好東西。我一定要為爹爹報仇。”
晴兒便狠狠地點了點頭:“即使殺不了他們所有人,也要見一個殺一個。”
紀劍云沉默了下來。他才想到了一個問題:身為皇家殺手的錦衣衛,現在最迫切的人物不應該是幫助皇帝掃平叛亂嗎!他們千里迢迢跑到不相干的恒山去對付一個已經毀了容得姑娘,不知道所謂何事?
越是想不通的問題越是棘手。這是一個普遍法則,而這提醒他,必須盡早趕到恒山。這里面一定有一個天大的秘密或者陰謀。而且,和錦衣衛再次交手,同時給他提供了一個獲取韓月馨姐姐消息的機會。他的感覺告訴他韓月馨肯定沒有死,只是他想不通的是為什么韋朝宗殺了柳云云與夕兒卻偏偏藏匿起了韓月馨。
他的心是沉重的,所以趕得腳程便更快。不出十天,他們已經到達滄州地界,不過,這里戰事已經非常激烈。燕王帶領的北軍與王軍之間的戰斗正如火如荼。紀劍云卻無心管這些,只是簡短地給馬三寶寄去了一封信:“弟有要務趕往恒山,事后一定前往拜會哥哥。諸事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