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京城風云起,靜極思動
吳三桂在各地的黨羽也開始紛紛離心離德,甘肅的高得節,四川的李本深,湖南的李博,湖北的王屏藩,各有圖謀,相互勾結,對吳三桂的命令逐漸開始陰奉陽違。
在這其中,李博更是拜李本深為義父,以這一老一新兩股勢力為中心,四省之地勾結緊密,讓吳三桂不敢輕舉妄動。是以,大周王朝,吳三桂真真正正掌控的,也唯有云南、貴州兩省之地。
至于滿清,雖與吳三桂爭奪湖廣之地暫時失利,但反而將兵力收縮于陜西、河南二省,握成兩只重拳,再加之其身后的底蘊,絕非吳三桂所能比擬。
相信,當清廷的這兩只重拳再度揮出時,必定強而有力,再難無功而返。不僅是吳三桂,即便是鄭克藏亦是甚為重視。
自從以吳三桂為首的三番起兵反清,天下大亂,已四年有余,而在前些時日湖廣之地清廷與吳三桂的大周王朝分出勝負之后,天下就陷入了短暫而詭異的平靜。
不論是清廷,還是吳三桂的大周王朝,甚至是鄭克藏的大鄭王朝,都不愿輕啟戰端,生恐遭受到其余兩方的共同討伐。
現如今的大鄭王朝已步入正規,軍政要務有陳近南和劉國軒處理,商貿事宜有董郁主持,各省地方又有何廷斌、吳六奇、顧礽和劉志彬等人坐鎮,就連錦衣衛都被陳嫣兒梳理的妥妥當當,鄭克藏這個鄭王卻反而成了最閑的人。
靜極思動,鄭克藏心中一直記掛著施瑯這位海戰大帥,來補充他大鄭王朝軍事版圖的最后一塊。
這一日,扎根清廷都城的天地會青木堂第一高手風際中,突然來到南京城,找上門來,聲稱有要事求見鄭克藏。
鄭克藏得到宮門侍衛傳報,不由得心下微動,猛然間想起了一件趣事,卻是不動聲色的命人將風際中帶到御書房來。
御書房內,風際中躬身下拜,恭聲道:“屬下風際中參見王爺。”
鄭克藏和聲道:“風兄弟請起,”待他起身后,又笑問道:“不知風兄弟這般急著要面見本王,是有何要事嗎?”
風際中回道:“王爺,大喜,韋香主安全回京了。屬下知道王爺這些年來一直關心韋香主的下落和安慰,這不,韋香主一回京,屬下就快馬加鞭趕過來,向你回報這個好消息。”
說起來,由于鄭克藏的出現,并且改變很多原本的歷史軌跡,以至于事態的發展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換,即便是鄭克藏也無法預料。
至于說韋小寶的失蹤,那得從當年在殺死吳應熊,韋小寶回京開始,之后韋小寶又被恩準前往揚州衣錦還鄉,卻被神龍教劫走,之后就是音信全無。
鄭克藏也曾派人多番打探,甚至還收買了神龍教中之人,但對韋小寶的下落仍是一無所知。
這使得鄭克藏也無法揣測韋小寶倒地是生是死,又或是按照原本的軌跡流落到雅克薩城,陰差陽錯結識了索菲亞公主,并親身參與到羅剎國的政變之中。
“太好了!”鄭克藏大喜,徹底放下新來,追問道:“那你有沒有見到小寶?小寶有沒有說,這些年來,他倒地做什么去了?”
風際中忙道:“屬下來的匆忙,并未見到韋香主。不過,據堂口內的兄弟所打探到的消息表示,韋香主應該去了羅剎國,此番回京還帶了兩個洋鬼子使臣。”
“原來如此……”鄭克藏恍然,至此確認,韋小寶確實還是按照原本的軌跡,到羅剎國幫助索菲亞政變去了。
“屬下還有一事要稟告王爺……”風際中欲言又止,滿臉的慚愧之情。
鄭克藏和聲道:“有什么事,風兄弟不妨直言,本王自是信得過你。”
風際中咬了咬牙,愧然道:“屬下慚愧,不慎中了韃子的詭計,被韃子……被韃子抓住了。”
“哦?”鄭克藏眉頭微皺,直視風際中的雙眼,問道:“那你又是如何逃出來的呢?不會是被清廷說降了吧?”雖是一句玩笑之話,但鄭克藏的面無表情,卻是沒有半點玩笑之意。
“王爺恕罪,王爺恕罪……”風際中“噗通”撲通跪倒于地,說道:“屬下這也是為了保留有用之身,好為王爺繼續效忠,這才假意投降,時則是為了趕來向王爺通風報信。”
鄭克藏面無表情,沉聲問道:“想來,清廷應不會輕易相信你,你又是如何取信清廷的呢?”
風際中顫抖得更加厲害,顫顫巍巍的說道:“屬下……屬下泄露了……泄露了韋香主的真實身份……王爺恕罪啊……”
眼見鄭克藏神色越發冷凝,風際中接下的話反而變得順溜了起來,飛快的說道:“不過,屬下發誓,在屬下泄露韋香主的身份之前,韃子應該已經知曉了韋香主的身份……”當即,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道出,生怕有任何遺漏,都會引起鄭克藏更深的懷疑。
御書房內,陷入詭異的沉靜之中,只回響著鄭克藏有節奏的輕擊書案聲“嗒,嗒,嗒……”一聲聲,都像是敲打在風際中的心臟之上,風際中的臉色越發蒼白。
好半晌之后,鄭克藏終于開口說道:“若真如你所言,在青木堂內,恐怕還真有清廷其他的內奸在……”
風際中忙道:“王爺英明,屬下也是這么認為,這才冒死前來,向王爺匯報此消息。”
鄭克藏緊盯著風際中的雙眼,平靜的說道:“風兄弟,無論如何,你都出賣了會中的兄弟,出賣了小寶,更將小寶的安危置于險地……”
說到這,鄭克藏微微一頓,風際中的心都提了起來,又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不過,念在事出有因,而風兄弟你又能盡快趕來向本王坦白一切,致使事情還沒有到最壞的地步,本王就再給你一個戴罪立功機會……”
風際中這才長舒了一口氣,整個身子都癱軟了下來,但還是強打精神,叩頭謝恩:“謝王爺不殺之恩,屬下定當為王爺肝腦涂地,萬死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