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光聽圣僧師傅說要剃度出家,趕緊問道:“師尊,我能不能不出家?
我時時刻刻與平頭百姓交流。若剃度成了光頭,那也太難看、太另類啦。”
王小兒灑笑他道:“觀世音菩薩媽媽不是也沒剃頭?她都是出家人呢。
你出家人的身份是必然的啦!剃不剃頭不要緊,你又沒有后代。”
劉利光問他:“你倒是有后代。你夫妻倆這,算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
王小兒笑了:“當然算出家人啦!難道出家人就不能有夫妻之愛嗎?
嘖嘖,這是凡人修煉才會遇到的苦惱噢!再說了,夫妻之愛影響出家?”
劉利光道:“切~,帶著老婆走到哪兒都如在家;你這算哪門子的出家?
只有道士們即承認是出家修行,又保持道夫妻之實延續后代。”
王小兒調侃他:“你不懂了吧?道士同修師兄妹之間叫道侶。有叫道夫妻的嗎?”
劉利光思索了半天,也沒找到頂回去的說辭。
詹曇卻大聲道:“師尊,我無牽掛,自然入佛門算出家人啦。就是還不曾剃度。”
圣僧師傅沒理他們兄弟間的玩笑話,對阿彌陀佛道:
“佛陀,你的凈界何時能開啟?需要的話,我這些徒弟都能幫你充斥推動起來。”
阿彌陀佛道:“諸多遺憾沒法彌補。凈界為本界已進修成高等生靈的靈魂而開辟。
該如何引導生靈升華到此境界內?為方便眾生前往,又該在哪個方向佇立根基?”
王小兒這時卻插嘴了:“佛陀,師尊。與蒼天世界平行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觀世音菩薩媽媽已經選擇了在南海之上,建立出她的般若凈界。
天庭仙界早在混沌初分大道成就之際,就已占住東方設立了自己的道場。
還有兩個方向空閑著。我覺著,凈界若是設在西方,能對世人具最強大的誘惑力?”
王小兒話音剛落,龍三姐就揶揄他道:
“北方就不具誘惑力嗎?那里的界外純潔無瑕,是塊不可多得的修煉寶地呢。”
王小兒辯駁道:“世人熟知金木水火土五行,東方稱木西方是金,令人界興旺發達。
而北方屬水南方為火。你想引導說服那些中土人士,去向往水深火熱的痛苦生活嗎?
他們怕是更要遠離你的世界了。只有他們自愿奔向心中圣地,凈界才更具召喚之力。
黃燦燦的金子,世人誰不喜愛?那是凡俗之人依仗生存的工具;無論生死多多益善。
你要是對他們說:你一旦進入我的修煉體系,聽從我的勸導去修煉靈魂。
活著你是最富裕的人,死后靈魂不入六道輪回;還能奔向黃金打造的西天凈界。
在那里你能獲得重生壽與天齊,永恒不滅地幸福生活;至少能修到阿羅漢的果位。
這樣說辭引領主導的思想,世上的善男信女們,誰不發心爭著前往?”
眾人沉默了,王小兒描述的雖是凡俗人們固有向往的心態。
細想,誰又能瀟灑脫開這黃金境界?連仙人也不能免俗,更何況修煉的修士們?
詹曇疑惑地問:“為啥世人都追求黃色俗物?那東西沉重而冰冷無情無義;
既不當吃又不當喝,何以能調動人族為身外之物忙碌奔波?”
劉利光翻了個白眼搶白他道:“你是從哪個地窟窿里鉆出來的?
世上人都以金子銀子做衡量交易物品的媒介,黃金價值更是銀子的數倍以上。
得到一兩黃金,勝過十兩白銀。而一兩白銀就是成百上千個銅元。你難道不知道?”
詹曇是真的不知道;他才剛從地窟窿里出世,到現在都還沒來得及去市面看看。
他休眠前的時期,多數大國都沒出現銅元也很少交易。人們基本是以物易物。
只有小國鑄造有銅刀,方便人與人之間貿易。
那時一個雞蛋能換顆青菜,一只雞可以換十個中等芋頭,而幾個萊菔就能換只兔子。
現在他才知道,人們找到了可以兌換任何東西的中介物質——黃金白銀。
又因為金銀能購買大量物品,一丁丁就能換很多東西,用起來不方便。
這樣才又出現能代替金銀交易的銅元,方便人們交易物品。
阿彌陀佛對此哈哈大笑:“好!這個建議最好,西方凈界——黃金的世界。”
圣僧驚喜地稱贊:“不錯。咱們寺廟傳教布道,就這樣引導世人:
西方有極樂世界;你今生努力的結果,靈魂會被渡化到西方凈界,從此脫離苦難。”
阿彌陀佛道:“我的世界扎根有了方向,還要豐富的吸引力內涵;最缺的是支柱。”
圣僧猶疑的問他:“什么支柱?你的世界已然完備,還需要哪樣支柱?”
阿彌陀佛道:“建立永恒世界,是要有基礎理論做支撐,還要有進入世界的通道。
通往天宮仙界的通道是云梯;通往觀世音菩薩南海凈界的是七色彩虹橋。
而我要引導人們向往西天極樂世界,用什么道路才更便捷、更具有吸引力?”
眾人又沉默下來,這確實是難題。能開辟世界的仙人,也要能開鑿出到達彼岸的路。
王小兒冥思苦想內心煩悶。不由自主地隨口念誦:“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媽媽。”
眾人眼前一花,觀世音菩薩就已出現在大家面前。
就見她:寶髻依然如墨,髻根部有彩色晶石如珠串般圍繞一圈兒。云披遮蓋住頭頂。
身穿玉白色寬襟錦衣繡裙,足踏一雙木制寶屐;手托凈瓶,一臉慈愛慈悲神色。
她含笑問王小兒:“阿彌陀佛!孩子你是在等我嗎?”
王小兒雙眼瞬間放出光芒:“觀世音菩薩媽媽?菩薩媽媽!你來得真及時。”
觀世音菩薩上前先與圣僧和阿彌陀佛行禮相見,然后才坐在圣僧身側。
她那圣潔的樣貌,除了眉間那點胭脂紅記和服飾,竟然與圣僧師傅一模一樣。
詹曇有些凌亂了:這也是個師尊嗎?有兩個?劉利光忙拉眾人過來參見觀世音菩薩。
王小兒對菩薩媽媽說了一下阿彌陀佛當前的困擾。
觀世音菩薩沉吟了一下,道:“我最近在南海普陀山里,參悟大道。
突然進入一片寧靜而空虛的奇特境界內。”
她面對圣僧和阿彌陀佛道:“我進入到那種境界里,心中產生出奇思妙悟。
一粒光芒四射的光點兒懸在空中。它既非有大小的實體,也非摸不到的虛妄存在。
那顆光點兒在我的感應中,是超越本界大自然的靈魂規則,凝聚出的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