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她頭戴青白寶巾,身穿雪白寬襟的錦衣繡裙,秋波流慧,玉容含情。
左手托著白玉般的素凈花瓶,瓶內斜插一枝青翠的楊柳細枝。
右手掐著普渡眾生的法訣,足踏龍涎香香煙結成的祥云。
菩薩開口,如靈泉般清麗動人的和藹慈祥音韻,蕩漾在眾人的頭頂:
“我乃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剛才,河里那條怪魚,呼喊出求救聲音:‘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我即時尋聲趕來顯化救助,要讓它脫離當前的苦難。
它被人無端端從遙遠的出生之地,帶來此地養育至今。
亦非本河道內野生的鯽魚鯉魚蝦蟹。
被禁錮于如此狹小的河道,它渴望回到自己生存的環境。
去適合自己生長、又不打擾眾生的地方生活。
故,我今日略施法術,當眾救其脫離危難。眾位善心檀越可共同做個見證。
從今日起,此地再沒有河怪騷擾大家。你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啦!
說完,觀世音菩薩抽出凈瓶內的楊柳枝,攜帶著瓶中甘露,灑向河中。
就見有半畝地大小的一個特大水泡,從河中央冉冉升起到半空。
里面正是那條為害河道的特大怪魚。
河水因此大水泡兒的出現降低了幾分,只是沒有人注意到。
那怪魚在水泡兒內呈現三角形超寬大的身體,厚度卻比較薄。
背部深灰色,腹部是灰白色的,尾巴頎長。
像一片樹葉似的它不掙扎不悸動,只安靜地漂浮在那水泡兒里面。
和藹可親的聲音又響起:“這就是河怪,它本不屬于這方世界。如今我渡化它而去。”
她口中念念有詞,將柳條兒在空中畫了一個圈兒,點向大水泡兒。
水泡兒慢慢縮小,最后被收入凈瓶之中。
觀世音菩薩略一趔趄,似乎那凈瓶沉重地托不住。
龍三姐一見,頓足飛上半空,相幫著觀世音菩薩,一起托起凈瓶。
王小兒也想飛上去相幫,卻頓了幾下足都沒有飛起來。
圣僧師傅知他心意,道:“你放出法相來!”
王小兒運轉法能法力,逼迫自己身體變化。可憋得臉紅脖子粗的,卻沒有什么法相出來。
圣僧師傅伸手對他隔空一點,一道青光掠過他全身。霎時間一條青色神龍出現在半空。
那青龍盤旋于天空上下飛舞,最后來到觀世音菩薩面前,匍匐在半空中口吐人言道:
“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請到我頭頂扶住龍角。我送你們去想去的地方。”
觀世音菩薩和那小龍女一起,托著凈瓶飛至龍首。
菩薩對王小兒說道:“你且稍等。我有幾句話要交代他們。”
觀世音菩薩那如靈泉般清冽甘美、和藹可親的慈祥聲音,再次響起來:
“你等眾生,可于此地建廟,供奉我今日之形像。以紀念此次援救之事跡。
凡有香火供奉過我塑像的地方,眾生的愿力越大,我在此地救助的神通就越強大。
供奉之地都已統攬在我覺悟中。只要眾生靈開口呼喚‘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我會立即降臨疾苦之地,拯救求助的眾生靈。南無阿彌陀佛!”
圣僧師傅早已抓起劉利光,閃身進了王小兒肚兜里的空間。青龍騰飛而去。
地面上眾人親眼目睹了觀世音菩薩顯化,把害人的河怪收走了。
而且天降祥瑞,青龍親臨凡間,竟然甘愿當觀世音菩薩的坐騎。內心里都激動不已。
他們在當地鎮守的帶領下,一起對著空中叩拜了再叩拜。
再站起來看時,香案香爐都一起了無蹤跡。
鎮守轉身當眾宣布,孚萊鎮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助。
她勞苦功高,應建立寺廟以志紀念。
然后就開出各家各戶每個人應該攤派的份額,并安排人去實施。
青龍飛在空中瞬息萬里。開口問道:“菩薩媽媽,現在該向哪個方向飛?”
觀世音菩薩向前方一指,道:“看到那條彩虹橋了嗎?飛過去吧。”
這時,圣僧師傅已經帶著劉利光來到龍首,站在觀世音身畔。
眾人抬眼一看,就見前方一條寬闊大路拱起,云蒸霧繞延伸向遠方。
兩道彩虹如立體扶手般在兩邊佇立著,釋放出鮮艷無比的光芒。
王小兒將眾人放在橋上,恢復人身降落在彩虹橋上,心里暗暗地叫起來:
終于不用怕飛不起來了。這個是圣僧師傅幫自己開通了法身的神通啊!
他們來到彩虹橋中間的最高處,向著橋的對面望去。
對面橋的底部連著一片虛無的空間。那個空間明凈而通透,一覽無余。
一望無際晚霞般明凈的海水,在清明的藍天白云之下蕩漾著。
藍天白云之間,鐫刻著一行紅霞般的正楷字跡:南海普陀山潮音洞。
那行字跡,倒映在明凈的海面上,隨著微波而蕩漾。
海面正上方漂浮著一座不算太大的仙山,仙山底部如一顆圓潤光滑的明珠。
明珠釋放著淡淡金銀反光的顏色。猛一看,仿佛一個超級巨大的人造盆景。
仙山從明珠四分之一處開始明朗化,逐漸挺拔出被祥云氤氳繚繞的山峰。
山峰上每個山頭兒的植被和顏色都不一樣。
仔細一數,除了最高峰,其余環繞的山峰,高高低低竟然有九座之多。
最高峰的半山坡上,是成片的紫竹林。竹林旁稍高的地方,有個墨黑的橢圓形大洞口。
洞口緩緩冒出來一陣陣的青白色煙云,順懸崖峭壁的石壁上升,直達云天。
竹林前下方,是眾山半環繞聚集在一起,圍繞出來的一塊山谷平原。
像超極大的綠茵廣場般展現在那里。
再看各山峰上,有橘紅色耀眼的秋楓林,粉色仙桃林,紅白相間的仙梅林。
而青松與其它摻雜的林木上面,半遮半蓋籠罩著一層水淋淋的云霧。
另有幾片被云蒸霧繞著的樹林,看不出是什么林木。
所有沒被林木覆蓋的山體表面,垂直的地方都裸露出青巖白巖。
山的上半段都有青色的草植覆蓋。
山腳圍在平原四周,矮腳灌木叢、青草繁茂得稠密而濃綠。
各類鮮花怒放,香風繚繞。空間的奇特香氣,就是從那里散發出來的。
正是:
瑞氣籠罩新宙宇,祥光映照海山川。
風搖寶樹接瑞草,汪洋海水勢連天。
五色朦朧山迭寶,七彩虹霓云透仙。
才見菩薩真勝境,試看南海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