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兩個月過去了,期間毛艾齊擊退了幾次宇多喜家的援兵,也舉行了成人儀式,還處理了一些“小騷亂”,毛利元就收到消息派出接收城池的人也到了。
“快走啦毛毛!”
來的時候艾斯因為腿傷可是吃了不少苦,現在他已經完全好了,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
羅齊看了眼前面帶路的艾斯,對戀戀不舍的毛艾齊說:“毛毛,這只是你人生中的第一步而已!我們現在走了以后又不是不能回來了,更何況這只是區區一座高田城,跟著你義父,你的眼光要放的長遠一些才行啊!!”
有些話羅齊不方便說,一是怕水菊得意忘形,二是怕嚇著毛艾齊。
以艾斯和羅齊的實力,不要說一個城主,就是直接**利元就讓出家主的位置也不難!!但然后呢?有艾斯在,一切自然不成問題,但他和羅齊始終是要離開的,他們一走霓虹大陸還是會變回以前的樣子,有些事你可以反對,甚至是不尊重它,但你必須承認它的“存在”,然后按照約定俗成的方式去解決,這就是所謂的“規矩”!!!!
水菊倒是很希望艾斯那樣做,但艾斯的意志又豈是她能左右的?她所能做的,就是服從艾斯的安排,偶爾充當一下謀士的身份,反正艾斯做的一切都是為毛艾齊著想,水菊樂見其成,然后母憑子貴……
毛艾齊名字中沒有“毛利”兩字,繼承毛利家是不可能的了,而且艾斯也沒有時間等,扶植毛艾齊最快辦法就是自己創業了!!!
面對霓虹大陸的勢力分布圖,艾斯的目光落在了四國之上!
既然決定按照這個地方的規則行事,那奪取近畿地區,短時間內顯然是不行的,吞并宇多喜家倒是可以,但最后的權利卻落到了毛利元就手上,艾斯頂多算個戰功卓著的將領。
擺在艾斯面前就只有兩個方向,一個四國一個大內家,大內家現在和毛利家是“蜜月”期,奪取高田城已經是在打擦邊球了,要是正面開戰,先不說來自毛利家內部的阻力,單是大內家的兩個盟友——九洲的立花家和羽吉家就不會坐視不管。
四國就不同了,地窮人少關鍵是他們對外還團結!!!
四國地區,河野家、三好家、二條家、長宗家各占一國,平時四家互相內斗,當有外敵的時候四家又同仇敵愾,再加上四國四面環海,外敵渡海而戰使得四國之人的勝算又增加三成。
久而久之,覬覦四國的人就對其放任不管了,等他們什么時候內斗傷了元氣,或者有了絕對的勝算,再出手將其給“一鍋端”了!!
四國的人也不傻,引狼入室的事還不至于去做,但明面上的盟友,還是可以爭取一下的嘛!——所謂合縱連橫不過如此。
以上似乎都是艾斯要面對的難題,但巧就巧在毛艾齊身上還有另一個關系——他的外公村上武吉是四國人!!!
當初水菊就是看重了這一點,嫁給毛利元就做小妾,有了她娘家的這層關系,毛利元就就可以以村上家援軍的身份進入四國,四國人就沒有聯手攻擊他的理由了,以毛利元就的手段,這無疑大大的縮短了他統一四國的時間。
這其中水菊的孩子所起的作用,是無法忽視的,所以盡管毛艾齊是庶子,但經此一事他在毛利家便有了話語權,而且很有可能,毛利元就會直接把四國交由毛艾齊治理。
但人算不如天算,想象畢竟是想象!只因毛艾齊是長子,意義就完全變了,長子這個地位雖然不受重視但也不容忽視,如果再有了“那樣”的功績,以后的毛利家究竟誰說了算還未可知!
美姬和水菊都知道這其中的意義,有了毛艾齊毛利家或許會更加強大,但那樣一來毛利家的未來就沒嫡長子什么事了!東西再好,不是自己的又有什么用?做為主母的美姬怎么可能會讓這樣的事發生呢?所以同為母親,美姬才會對一個嬰兒露出殺機,水菊才會毫不猶豫的帶著毛艾齊離開。
再來說村上家,如果將四國看做是一處世外桃源,那村上家控制的能因來島,就是聯結它的唯一樞紐。從其他地方登陸四國作戰,光是浪費在渡海上的時間就少則一月多則兩月,而從能因來島出發到登陸,五天足矣!!
所以有“欲取四國者,必取能因來”的說法。
能因來島,泛指位于中部國家和四國之間的一片水域,這里的水勢變化很大、暗礁又多,除了常年生活在此的人,外人根本就不敢靠近,用“易守難攻”來形容能因來島都弱爆了!!!!
離四國最近的是能因來島,離能因來島最近的,是毛利元就控制的賀儀城。
當艾斯對著地圖發呆的時候,來送茶的水菊順著他的目光,很輕易的就猜到了他的想法,然后給他指了條明路。
高田城是毛艾齊幫毛利元就打下的沒錯,但這僅限于城池,像花房職秀和牧良長這樣的降將,卻是屬于毛艾齊的家臣,就好像是私人物品一樣。
人才在哪都是受歡迎的,更何況是特殊的霓虹大陸,織布家就曾經用三座城換取竹中半兵衛,艾斯手中的“籌碼”雖然不能與之相比,但換賀儀城的城主這一職位卻是足夠了。——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
這邊艾斯他們高高興興地去上任了,在吉田郡山城內,卻因為艾斯的這個舉動,使各方勢力間的關系變的更加微妙。
毛利春隆雖駐守周防國對抗大內家,但高森城卻受身在安蕓國的毛利元就管制,毛利景隆管制備中和伯耆兩國,防御原織布家和宇多喜家,嫡長子毛利元隆負責治理備后國,以及安蕓的賀儀城!!!
這便是毛利家的“一父三兄弟”,別看毛利家三兄弟年紀不大,但都是身經百戰的人物!!!!
毛艾齊放棄的高田城是從宇多喜家奪得,最后勢必由毛利景隆接手,弟弟白得一城而哥哥毛利元隆卻失一城,這各中滋味恐怕就只有毛利元隆才清楚了!
美姬勸解毛利元隆說:“這是他的挑撥離間之計,你不要上當!”
話本身是沒錯的,但美姬關心則亂,忽視了時間和場合,再加上還有個虎視眈眈的毛利春隆的一系列運作,在毛利元隆和毛利景隆倆兄弟之間,誤會就這樣產生了。
毛利春隆是庶子,不扳倒嫡子他又怎么上位呢?以己度人,毛利春隆把這看成了是毛艾齊發出的同盟信號,加上毛艾齊,毛利春隆的權利就和其他三人一樣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