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雖然黑壓壓的一片人,卻安靜的異常,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人會出聲喧鬧,哪怕是誰無意發出一點聲音,也會立馬引來其他人的白眼。
相較于臺下的緊張,臺上之人卻輕松許多,除了一路激戰過來的三人彼此敵視,對姚肆和吳世偉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卻反而不甚在意。
“看來有人不服氣啊!”吳世偉笑呵呵的看著姚肆。
姚肆回以一笑,當然不服氣了,換她也難免心里有梗,這后門走的可舒坦,別人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才到最后的位置,他們倒好,憑著一張薦貼就什么都省了。
吳世偉催促掌柄人出題,掌柄人拿棒槌在銅鑼上用力一敲,與此同時,掛在正中央的旗幟被人拉開,斗大的“帝-權”二字出現在眾人視線中。
嘩然之聲乍響,有人所料,有人恍然。
依照往年慣例,兵法韜略最是被人看重,所以歷年來,題目的性質都偏軍事,畢竟對西夜國來說,強-有-力的軍-隊以及出神入化的作戰指揮才能抵抗邊國來-襲。
但今年卻例外,帝-權,在大家看來,這是不敢輕易觸及的話,誰不知道當今天子被首輔和太尉左右壓制,再加上年幼,說話辦事處處受制于二臣。
可知道歸知道,沒人敢提,先帝駕崩的早,當年也是為了不讓一方獨大,才指定首輔和太尉二人協同輔佐新皇,也幸得他思慮深遠,比起一方獨大,兩方勢均力敵才更能牽制平衡,新皇也才能在夾縫中求生。
無需掌柄人示意,臺下看客已經自行禁了聲,他們都在好奇,這話該由誰從何說起。
既已出題,論戰隨時都可以開始,幾人互相道了自己的姓名,姚肆也知道了另外三人分別是蔣英、沈必、呂奇。
五人各占一方,中間設一方案臺兩名書記,以記錄整個過程的所有言語。
吳世偉微微皺著眉,盯著帝/權二字沉思,另外三人也同樣表情凝重,誰都不愿意輕易開口,畢竟這話題如此敏/感,稍不留神,只怕會牽扯甚多,甚至帶來滅頂之災都有可能。
再者,就算斟酌出口,這第一人勢必會被其他四人聯合攻擊,誰愿意把自己當靶子吶。
比起其他四人,姚肆的表情反而輕松許多,倒不是她無所畏懼,只是明白一點,如此敏/感的話題,等閑人是不敢冒著殺頭之罪輕易拿出來,必定是有授意,不是當今天子,就是天子授命之人。
至于題的目的,從大部分來講,已經不只是要分出一個勝負,而是巧妙的集合天下人士代帝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擁有帝權。
如此膽大又如此孤注一擲,將問題拋在天下人面前,要么是被逼的緊了,要么是已經做好反抗的準備。
那位寧可當著天下人將心思露出來,讓人看到帝/王的不/堪,看到帝/王的渴求,甚至是打破首輔和太尉之間的微妙平衡,其中迫切可想而知。
換言之,他就算本人沒在現場,也一定會派人前來觀看,這時候若還去計較皇室尊嚴,可就因小失大了。
可吳世偉幾人,雖然明白前半部,卻要顧慮說出的話對偌大的家族的影響,姚肆與他們不同之處就在于,姚家與皇室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
今日這擂臺上說的話,準會一字不落的落入那位的耳中,只要不詆/毀,實事求是的講明自己的觀點,并不會惹禍上身。
至于今后是否會被首輔和太尉視為眼中釘,那就不是現在該考慮的問題,眼下才是最要緊的。
許是意識到這樣沉默下去也不是辦法,沈必見其他人都不敢吭聲,不禁嘲諷,一個個膽小鬼,雖說最先開口的稍處劣勢,可真正有實力的人,根本不會將這些事放在眼里。
姚肆一直在觀察著其他幾人,注意到沈必的神色,知道他忍不住了,暗暗揣測沈必會如何說。
雖說題目開放,可沈必這人看著更像明哲保身,他既不會夸夸其談,亦不會隨便敷衍。
話要說的漂亮,又要起到鞏固帝/權的作用,還要讓人無話可說,那還有什么比選擇仁君治/國更合適的呢。
自古以來仁義治天下就是被人歌頌了無數萬遍的佳話,即便觀點并不出眾,卻很保守安全。
果然,沈必一手背在背后,一手彎曲于腰側位置,笑容自信道:“欲固帝/權,當順其民意,民意順則天下順。
是故大蓋而容天下,信蓋而約天下,仁蓋而懷天下,恩蓋而保天下,權蓋而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天運不移,時變不遷。”
即便有所猜測準備,姚肆心中還是一陣叫好拍掌,沈必這番為天下/政的總結,既有其重要性,也讓人察覺不出任何錯處。
而最重要的,還是它雖看似是帝/王之術,卻是通俗易懂,文本上皆有,與西夜國國/情實不相符。
若非要她下一個定論,對那位上位者來說,此話中看不中用罷了,可到底說的漂亮,底下已經傳來感慨之聲,顯然對其言論贊嘆不已。
沈必本來也是打著這樣的算盤,他對自己這番話自信不已,深信無人可以提出意見來,更不會無意得罪了皇室,說白了,這就是冠冕堂皇的話,卻很好聽。
姚肆眼里藏著明朗笑意,面上帶著幾分崇敬幾分佩服幾分驚訝,禮貌的行文人虛禮,“沈必兄所言極是,有道是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有道者處之。”
吳世偉倒表現的未必強烈,可蔣英和呂奇卻對姚肆非常不喜,她一說話,另外兩人自然要反駁。
呂奇率先開口道:“君主亦有道,無避臣民無道,不聽君言,不謀君事,又如何處之?
是故卿所言非也,有道者未必處之,爾以智勇仁信以待之,奈何內已廢,外必憂,是故先治內再療外,于西夜當下來看,此才為上道。
況乎今日之題在于帝/權,必先慮其權,而權自何處?你我皆知------”
呂奇越說越覺得不對勁,語氣漸漸緩下來,將前后話一思考,臉色才微變,又是尷尬又是歉意的看著沈必。
沈必臉色說不出有幾分難看,卻沉著臉表示了他此時的不愉快。
呂奇適才那番話,雖是在姚肆之后結論,其意也是想反駁姚肆的話,卻不知不覺的牽扯到了沈必的理論上,言下之意已經指明了沈必言有所失、言不對題,并且將外治引到了內治的核心上去。
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大抵就是這種感覺了,其實在姚肆和吳世偉上臺之后,蔣、沈、呂三人已經暗中達成一致,先聯手對付那半路殺出的二人,再三人行堂堂正正的比試。
可如今卻好,這才剛開始,盟約就被打破,三人再無法合縱。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10-25/5bd125f39d24a.jpeg)
淡紅指尖
腦細胞已死半,再次申明,我是搬石頭砸自己腳,要周五了,happy!喜歡就收藏哦,實在不對胃口也可以留言區留言評論吐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