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過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安排好糧稅軍備,葛良來到夷陵,要見一見現在總督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的李嚴。
李嚴因為在此前堅守秭歸,又在曹操退軍后助張飛收復夷陵等地,已衩劉備命其總督四縣,現如今的他是躊躇滿志,正計劃擴建夷陵城。
葛良一到夷陵,只見到處堆滿了木材、青磚,工匠們正在測量劃線,粗略估算一下,好家伙,竟然要比原來擴大一倍不止。
李嚴出來迎接:“軍師,迎接來遲,請不要怪罪,我這里忙啊?!?p> 葛良哭笑不得:“你這么忙,你家主公知道么?”
李嚴很驚訝:“這不是讓我總督四縣嗎?我在自己轄區內擴建一下縣城,也是為了鞏固江防啊。軍師,你看這夷陵扼守益州和荊州之間咽喉,適度進行擴建,將來萬一有個什么事,不管是屯兵還是屯糧,都是大有用處,這是對荊州有益無害的事情啊。這么小的事,主公應該不會不準吧。不過既然軍師這么說了,我現在派人去請示一下吧。”
葛良知道這位愛講排場,歷史上他后來任犍為太守就翻修郡城,督江州時又建了江州大城,甚至還想把后山鑿通,讓嘉陵江和長江水成為護城河,不可不謂腦洞逆天啊。
只是沒想到,如今只不過是管了四個峽區小縣,他就有了做郡太守的派頭了。
你牛,你真牛!葛良指著前方,問李嚴:“前方那是什么地方?”
李嚴哈哈大笑:“軍師,我駐守在這一帶已經有些時日了,讓我來告訴你吧。前方就是長江三峽啊,它是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全長有兩千多里呢。那里江面狹窄,水流湍急,兩岸群山高聳入云……”
“我問的不是這個?!备鹆即驍嗬顕赖募で槊枋?,“我是想問你,你能在那里筑一座大壩嗎?”
“哦,這個,”李嚴吸口冷氣,“這得筑多大的壩啊?這有點困難。”
葛良心道:你也有知道不能的時候?我還以為你什么牛皮都敢吹呢。
“不過,”李嚴向葛良一拱手,再一拍胸脯,“只要軍師能請主公撥下足夠的錢糧和人力,給個十年八年的期限,李嚴定能將它筑成!”
我去,你還真敢吹!二十一世紀那么多現代化工程機械,都花了十幾年,你憑扁擔就能十年八年弄下來?葛良不得不服。
你不會是想接大工程撈回扣吧?
“正方,我相信你一定能!不過現在不是時候,不但不建大壩,現在這個夷陵城暫時也不能擴建?!备鹆疾桓以侔抵S了,只怕問他能不能上天摘星,人家都會說可以試試。
“為什么?”李嚴不高興了,剛立了大功,把房子修大點都不行啊?
為什么,難道我現在就能告訴你是為了不引起劉璋警惕?葛良只好輕描淡寫道:“你看荊州剛剛遭遇戰亂,到處都需要錢財人力恢復重建,主公正愁得茶飯不思,這不剛派我到江南去征調稅賦回來?你要是在這節骨眼上亂花錢,總歸不太好不是?”
李嚴一聽,覺得后果確實嚴重,只是看著早已經準備妥當的物資,滿心歡嘉落了空,實在心有不甘,右手在肚皮上不停地揉。
揉什么揉,皮癬只會越揉越癢!葛良看著他一副難以割舍的樣子,忍不住又安慰道:“正方不要擔心,這些東西你盡管保存好,到時候還是可以用得上,將來你獻出這批物資,又是大功一件?!?p> 到時獻出去?我精心準備好的東西意思是只能給別人用了?李嚴嘴上不說,一張臉卻寫滿氣憤。
笨蛋,這里馬上就會建立宜都郡,太守是張飛!難道你還想跟張飛搶?趁著現在還沒動工,到時還不至于太心疼,你要是真擴建了,結果馬上張飛住進來,你才真會恨不得殺人呢!
“這樣吧,還是先請示一下主公再做打算如何?”葛良也懶得多說,讓他去生氣好了,反正他那脾氣勸了也沒用。
回到江陵,葛良向劉備匯報了此行工作,交上各郡所出稅賦帳目,順便真就把李嚴要擴建夷陵縣城的事也給上報了。
劉備聞言沉吟片刻,突然一拍桌案:“那就讓他建吧。李嚴這次堅決不降曹操,保住秭歸,本也是大功一件,索性再升他一職,把那四個縣劃出來,新建宜都郡,就讓他做宜都太守好了。”
“主公!”這太讓葛良意外了,“宜、宜、宜都郡太守不應該是張將軍嗎?”
劉備更感到意外,這只不過是剛剛在心里的想法,還沒跟任何人說起過呢,瞪大眼睛問葛良:“軍、軍師怎么知道,我要建宜都郡,要立張飛為太守?”
“我、我、我瞎蒙的?!备鹆籍斎徊荒苷f是看《三國志》看到的,“那既然讓李嚴做宜都太守,張將軍怎么安排?”
劉備道:“就讓他做南郡太守吧。軍師,這曹操退軍也有這么久了,荊州也慢慢安定下來了,也該對將士們進行封賞了,我正等著你回來討論呢”
好吧,這倒跟歷史也差不多,可這不是會讓李嚴更狂了么?葛良只是輕聲說出自己的擔憂:“在夷陵大興土木,會不會引起劉璋防備之心啊?”
“應該不會吧?”劉備又悄聲問旁邊的龐統。
龐統不以為然:“既然要立郡,郡治城防擴大點也是應該的。”他心里想著這樣更好,到時進入益州更方便些,最好他李嚴能把路都修一修。
“那就這樣吧?!眲渑陌辶?,“軍師,既然回來了,正好和我們討論一下封賞眾將士的大事。”
根據劉備的提議,最終封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漢壽亭侯;張飛為征虜將軍,南郡太守,封新亭侯。
諸葛亮和龐統并為軍師中郎將。
趙云封禆將軍。
黃忠封裨將軍。
李嚴為牙門將,領宜都太守。
霍峻為中郎將
劉磐為長沙太守。
徐庶為武陵太守。
郝普任零陵太守。
向朗為桂陽太守。
其余糜竺、簡雍、糜芳、孫乾等各有升遷。
廖立、潘濬、陳震、馬良等分別擔任州從事、主簿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