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李敏麗一見劫匪都被放倒了,趕緊向著這邊跑來。
“大姑!”李天路也向著她狂奔。
劫匪老大這時候晃了晃腦袋,剛想站起來,不料被李敏麗穿著高跟鞋的那只腳又踩了一下,當時就又暈過去了。
林木看的眉頭一皺,“大姐,那可是高跟鞋啊!”
“天路,你的臉怎么了?”李敏麗一邊抱著李天路,一邊詢問道。
“被那個壞人打的!”李天路手一指暈倒的劫匪老大,隨后抄起手機走到劫匪老大的跟前砸了用力砸了幾下。
雖然李天路歲數不大,可是手機砸在劫匪腦袋上還是發出了砰砰的聲音。
“這小孩力氣夠大的啊!”林木贊了一句。旁邊本應暈倒的劫匪司機聽到這句話身軀明顯的一顫,弱弱的應了一句:
“是啊。”
“恩?你醒了?”林木心里一驚,馬上擺好了戰斗姿態。
“沒有,我沒有醒。”劫匪司機聲音帶著哭腔,隨后兩眼一歪,就這么直挺挺的暈了過去。
林木心里一松,隨后就感到一陣疲憊感襲來,握著拳的雙手不自覺的松了松。
公安分局的一間審訊室內,民警正對著林木做筆錄,突然闖進開一群扛著長槍短炮的記者。
“林老師,我是新聞在線的記者,關于您今日出手勇斗歹徒的事件....”
“林老師,我是紅日新聞的記者,請問您今天面對歹徒的時候有什么心理活動?”
“林老師...”
七八個記者把林木圍在里面,后面還有十來個身體不夠強壯,身手不夠靈活的記者在后面長吁短嘆。
“誒,怎么就沒有擠進去呢?第一手新聞資料啊!”
被擠到一邊的辦案民警看著這群如狼似虎的的記者,急的大叫:
“喂,你們別擠啊,一個個得來。”
記者們哪管民警在那說什么,好容易擠進來的位子能說讓就讓了?
“林老師,聽說你剛在電臺接了一檔說書欄目,請問你見義勇為的時候有想過對你的聽眾負責嗎?”
眾多記者的提問中,一個清涼干凈的女生從后面傳過來。
“什么?”
“電臺節目?”
一眾記者一愣,“我們怎么不知道這個事?林木不是在家寫小說嗎?”
緊接著場面為之一頓,人群從前面分開,露出了后面那個說話的女記者。
女記者上前兩步,兩只明亮的大眼睛看著林木輕輕一笑:
“林老師您好,我是新華報的記者羅箐。”
“新華報?”林木思索了片刻,腦海里呈現出一個白面身影。
同樣是在這個審訊室,同樣是新華報的記者,
可是問的問題卻全然不一樣。
自己依然不是當初的林木。
新華報也不是原來的新華報了。
是的,自己進步了,新華報也進步了。
林木回過神來,對著皺眉的羅箐笑了笑:
“你既然知道我再電臺錄節目,那自然也應該知道我開頭所講的那句鋤強扶弱,替天行道。這不光是書里的大俠英雄們做的,更應該是我們千千萬萬個普通人去做的。”
稍稍停頓了一下,林木深吸了一口氣。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我相信我的聽眾們會支持我的。”
審訊室里一片寂靜,每個人看向林木的眼神都充滿了崇敬。
“啪啪啪。”
一陣激烈的掌聲想起來。
這群扛著長槍短炮長期奮斗在新聞一線的記者們此刻放下了本應該時刻準備著的照相機,錄像機,錄音筆等器材,使勁拍著雙手向林木致敬。
去他的第一手資料。
去他的獨家新聞。
哪里有林老師這份精神來的美妙。
記者們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力,雖然長期的媒體工作使他們對外界的情感看的都平淡了許多,可這并不影響他們去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什么是應該贊揚的,什么是應該鼓勵的。
這群記者里面或許有一些是曾經寫黑材料針對林木的,可是這并不妨礙此刻林木在他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林老師,好樣的。”
“林老師,說得好,咱們中國人就應該向林老師學習。”
此刻,再網上,一些知道林木消息的網民們也在笑傲江湖的貼吧里互相討論著,一個知道些內情的粉絲發帖道:
“林老師又進局子了!”
這標題一打出來,還沒寫正文,底下就已經有了好幾個吧友在下面回復。
“怎能么又進去了?不是才出來么?”
“林老師這次又是犯了什么事?不會又打人了吧?”
還有一些比較關心林木的粉絲在下面回復。
“是不是公安局又誣陷林老師了,兄弟們,咱們要聲援林老師啊。”
發帖的吧友一看事情要向著不好的方向走去,馬上在下面回復道:
“不是誰誣陷林老師,是林老師見義勇為把三個人販子給打了。”
隨后一陣“巴拉巴拉小魔仙”把林木駕車狂奔并徒手制服歹徒的事情給說了一遍。
“我去,林老師這是練過啊。”
先頭那個火氣比較旺的吧友回復。
“那是,你也不看看林老師上回是怎么進去的,那可是活活把跆拳道黑帶給打蒙過去的。”
“林老師武林高手。”
“林老師武林高手+1”
一個叫做輕輕小兔子的網友在下面回復:
“上車!林老師說這句話的時候好霸氣哦,好希望林老師也這么對我說一句哦。”
“樓上你老公已綠。”
“綠巨人哭倒在廁所。”
“論林木約戰成家女粉絲。”
本來還算正經的評論,隨著這位女粉絲的一句話一下子就歪到爪哇國去了。
貼吧的吧主看著底下一群無良回復苦笑了一下,還是把這個帖子給加精置頂了。
隨后就有了更多的吧友前來觀看回帖,不一會的功夫,這條帖子竟然給頂到了貼吧首頁。
百度貼吧的愛好者們不同于傳統的微博網民,這里的群組更專業,愛好更廣泛,年齡階層的差異也更大,可能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不喜歡上微博追星,可是卻不見得他不喜歡上百度象棋吧,圍棋吧等專業貼吧。
一個上小學的少年不喜歡上游戲貼吧,二次元貼吧。
這里有更多的區別于普通年輕網民的群體,他們更加的駁雜,分類更加的廣泛,當林木這條帖子登錄貼吧首頁的時候雖然僅僅是有一部分人點擊進去了,可仍然是一個不敢想象的數字。
幾萬?
或許是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