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武俠

云雨軒轅錄

第十一回 四海歸心登帝位 明王塵落隨云飛

云雨軒轅錄 羅慕路 6482 2016-06-16 09:00:00

  陳友諒已經被平定,勁敵被除去,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強大,討伐張士誠、方國珍已在掌握之中。但是,目前對于朱元璋來說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明王——韓林。當初劉基建議朱元璋“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并且依附與明王都是權宜之計,保存自身實力,以圖時機成熟時自立為王?,F在,友諒已除,時機已經成熟,但是此事如何妥善解決,不落得世人唾罵‘弒主’的罵名,應該有一個萬全之策。雖然朱元璋威信很高,但如果此事解決不好,直接自立為王,將必帶來滅頂之災。所以,朱元璋找來劉基與李善長一同商議此事。只要事關重大事項,朱元璋一定找劉基、李善長二人商議。其實目前無人知曉,這朱元璋非常人可以參透之輩,當年朱元璋是如何毒死郭子興,如何娶妻郭子興義女馬氏,如何奪取紅巾軍權利,如何降服比自己年紀大、武藝強的徐達、常遇春、周德興、湯和等人,這些也只有朱元璋自己知曉,他天生就是一個權謀高手。所以,朱元璋之所以這么做,就是一直在制衡李善長與劉基而已,以保證自己軍中地位的穩固。

  李善長與劉基聽完了朱元璋的疑慮之后都沉思了片刻,畢竟這是件關系建國的大事,自古帝王只有一人,歷朝歷代無不為此事煩憂,有多少英雄豪杰、梟雄霸主為此命喪黃泉,到底誰為主,確是考驗權謀,如何回答將關系君臣罅隙與未來仕途,關鍵還有就是劉基與李善長雖然都為護主,但確實隔閡已久,遠近親疏各有不同,朝論也時有不同,顧風勸降康茂龍、曹靖安救主鄱陽湖、擊敗陳友諒,確實都是劉基、徐達、常遇春等人之功勞。而李善長、周德興、湯和等人卻只有幕后苦勞而已。

  二人都片刻了許久,各自思量自己的應對之策。劉基對朱元璋說了自己的應付之策,就是讓眾將奏表,逼迫明王禪位。朱元璋看了看劉基,說道:“如何禪位呢?當初先生教我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那什么時候稱王呢?如何稱王?明王又如何會答應?即使眾將奏表,需要多少時日?眾將能否全部上表?”

  劉基心知肚明朱元璋不會同意這個建議,但又不肯說出找人將明王除去的建議。原因就在于他不希望自己沾有弒君的罵名。朱元璋聽了,并不吃驚,因為他早有自己的決議,只是有些事情只能引導別人來說,而且上次安豐解救明王他就明白,明王救下來就是個禍害,如果死于元軍之手,可以高枕無憂,根本就無須自己動手,救下你是否稱帝,如何安置都是問題。于是他又看了看李善長,問道:“先生,你怎么看這件事情?”

  李善長想了想,也明知道劉基的意思,而且他比劉基更了解朱元璋,但李善長并不擔心此事,因為他要比劉基狠毒許多,只要能完成大業,他確實會不擇手段去完成,他要的只是朱元璋的信任,因為他當年是毛遂自薦與朱元璋,這與朱元璋三顧茅廬相請劉基而來確實是大不一樣,自從劉基來到軍中,李善長一直稍加提防,唯恐劉基取代自己的位置。于是他鎮定回道:“主公,既然奏表與明王禪讓都不可實施,那還是想法除了去吧。”

  “噢,先生之意,該當何人去辦為宜呢?”

  終于此意由李善長提出,免去了朱元璋背負的罵名,朱元璋、李善長、劉基三人各懷心事,話題重新被朱元璋提起,問題最終落在誰去做這件關系重大的事情最合適。

  劉基回答:“主公看曹靖安如何?”朱元璋與李善長聽到劉基的舉薦并不意外,知道他不會推薦徐達、常遇春與顧風等人,因為只有這曹靖安武藝高強而且是無派系。

  朱元璋接著問道:“軍師覺得曹靖安此人如何?”劉基捋了一下胡須,上前進言道:“不瞞主公,雖然曹靖安救主有功,但我一直心存疑慮,此人是否可靠,當日的救主真是偶然?”

  “呵呵,軍師多慮了,大可放心用人,不管他是否是真心,絕逃不出我的法眼,就算他有所預謀,我也要讓他為我所用,即使是棄暗投明,那更大可不必計較,所以我認為這是考察他的時候,這件事他很合適?!?p>  “主公英明?!?p>  “先生,你意下如何?”

  “啟稟主公,善長覺得顧風可以與靖安同去,他二人武功高強,又忠心不二,幾次大戰顯露身手,他二人都配合得珠聯璧合,此二人定可成事。”李善長的這個回答劉基是最不喜歡的,因為劉基與徐達、常遇春等人交好,他希望維護自己的陣營,不出現半點紕漏,但既然被提起,也無話可說。而李善長卻要劉基的陣營步步瓦解,以達到自己獨大的結果。

  朱元璋笑道:“恩,先生所言甚是,那此事就煩勞軍師了?!?p>  “是,主公?!眲⒒饝o奈的隨即叫內衛傳靖安與顧風。

  稍不多時,士兵稟報曹靖安與顧風求見,朱元璋捋著胡須看了看劉基,說道:“讓他們進來吧?!?p>  “是?!笔勘卮鸷笸顺觯灰粫?,曹靖安與顧風走進內堂,拱手道:“屬下參見主公?!?p>  “恩,不必多禮,你們是我的心腹干將,所以找你們來是有件事情要與你們商議。”朱元璋說道。

  “主公待我們恩重如山,屬下愿效犬馬之勞?!本赴才c顧風答道。

  “恩,好,我果然沒有看錯人,軍師,你吩咐他們吧?!敝煸稗D向劉基說道,李善長在一旁默不作聲。

  “是,”劉基躬身回答,然后對靖安與顧風說道:“事情是這樣,當初主公依附與明王乃是權宜之計,保存我軍實力,以圖時機成熟時自立為王?,F在陳友諒已經兵敗,張士誠、方國珍也指日可破,這次凱旋而歸,軍中有些將士已經在議論立國之事,主公英明神武,宏圖大業,順理成章理應成為未來我主,但是還有些將領雖然明白此事,可還是把明王奉為己主,所以,我們身為屬下理應替主公分憂,解決此事,早做定奪,以穩定軍心。顧風、靖安你們看此事應如何解決?”劉基做試探性的問道。

  靖安和顧風聽到此話,都吃驚了一下,他們都隱約感到此事不同于行軍打仗,到底未來的皇帝是明王,還是主公,其實眾將早已經議論過,但畢竟此事重大,如何沒能妥善解決,真的會落得世人唾罵‘弒主’的罵名。這些曹靖安與顧風作為一個高超政治家的親信,怎會不懂。但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才是最難的。

  朱元璋、劉基、李善長并不說話,看著靖安與顧風。此時,靖安沉思了一下,看了看朱元璋,說道:“屬下等愚頓,只知道侍奉主公,主公待我們恩重如山,我等愿意赴湯蹈火、萬死不遲。自知主公一定會有良策,屬下愿效犬馬之勞。”說著,靖安拱手,顧風聽到此處,心潮澎湃,因為他參加紅巾軍只為救民于水火,降服康茂龍之類的戰功卓越,但他并不愿意參與到這黨爭與內斗之事之中,所以真的不知道如何回應為好。朱元璋看了看顧風,問道:“顧風,你意如何???”

  顧風極不情愿,因為他素來不涉入黨爭之類的事情,他參加紅巾軍確實只為推翻****,但今日之事,該當如何推辭呢?上次安豐之戰,顧風與徐晴秋一起千辛萬苦才救得明王,這次卻要親手除去,顧風于心不忍,而且顧風也想起了明王和他說的話,但顧風想了一想,暫時別無他法,又不可違背朱元璋的意思,只得暫時無奈說道:“屬下愿效犬馬之勞。”但他心中卻在思索如何救下明王,他想起了明王與他的談話,明王擔心朱元璋會不會聽令于他,可今日他可曾想到,主公竟要除去明王。

  此時,朱元璋、李善長、劉基、曹靖安四人心知肚明,這才真是那句‘只可會意,不可言傳?!缭诘谝淮尾芫赴簿戎髦畷r,劉基就覺靖安此人內斂、面相非凡,日后必成大器,但這類人往往也比較危險,會因個人私欲不擇手段,應該善而用之,當然,這只是相術之道,然而劉基不會想到自己未來的命運也與此人有莫大的關系。而顧風此人,劉基也報于朱元璋,當年,顧風隨常遇春一同投靠,之后屢建奇功,一直追隨朱元璋,為人沉穩,忠實可靠,但心性純良。所以此事黨爭之事顧風是不合適的,但朱元璋自有他的想法。

  “哈哈哈,好,靖安,顧風,我沒有看錯人,明日,你們就出發至徐州,一切皆由你們來安排,切記一切要小心,確保明王周全,你們要妥善安排好,不要出半——點——紕——漏?!敝煸皶?,并且特意說重了后四個字。

  “是,請主公放心,屬下明白?!本赴差I命,顧風無奈,隨即跟著靖安退出內堂。此時內堂之中的朱元璋,閉上雙目,縷著胡須,劉基與李善長則呆站一旁,不動聲色,而顧風也直奔自己營房,沒有與靖安做任何商議。

  第二天一早,曹靖安與顧風就帶著朱元璋的親筆書信乘小舟起程上路了。

  “顧兄,你怎么不說話?好像心事重重的。”

  “沒有,只是在想如何完成此次主公交給的任務。”

  “顧兄不必擔憂,有我輔助,此事定可周全。”

  “那是當然。”

  幾日后他們就到了徐州,向明王稟明了來意。明王當晚就擺宴款待,并以厚禮相還,還對朱元璋大軍的戰績表賞有加,尤其是厚待顧風與曹靖安。幾日之后,明王便跟隨曹靖安與顧風乘船準備去往金陵,準備待明王一到,便會被諸將擬奉為帝。只是奇怪的是,出發早上明王突發疾病,偶感風寒,曹靖安與顧風甚是趕到奇怪,韓夫人對顧風與曹靖安說道:“陛下偶感風寒,但無大礙,在船上休息一下就好。”

  于是明王是被韓夫人和護衛抬到船艙之內的。此時的龍舟之上,明王于內船艙休息,被內衛服侍。靖安在外船艙,已經做好了準備,按照最開始的計劃,準備在瓜州地界伺機除掉明王,造成遭遇叛軍伏擊,炮轟而亡之樣。五六個時辰以后,龍舟已經進入了瓜洲地界,靖安看行動時機已經到了,準備動手,顧風無奈也只能跟隨,于是二人悄悄進入內船艙。

  顧風守住門口,靖安提劍沖進內船艙,趁內衛不備,一劍將其刺死。緊接著,未等護衛醒悟過來,靖安飛身而起,跳向明王,他左手提劍,右手使勁,一掌便重重地擊中明王的胸口,明王‘啊’的一聲,五臟已經被震碎,口吐鮮血,應聲而亡,這時外面的護衛聞訊想要進入船艙,全都被顧風攔在艙外,盡數殺死。內船艙,靖安將明王的近身侍衛全部殺死,看著明王的尸體,表面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不會被人發覺。這時,龍舟的侍衛聽到聲音都沖了過來,要將曹靖安斬殺,他們人雖多,而且是明王的貼身內衛,但并不是曹靖安與顧風的對手,曹靖安與顧風極力拼殺,不多時,就將所有侍衛殺光,這時,曹靖安檢查了所有的尸體,無一生還,忽然,靖安發現了異常,明王的面部顏色不對,僵硬無血色,靖安走上前去,仔細一看,一把將明王的面皮撕扯了下來,原來明王是假的。

  原來,顧風早就于朱元璋召見當夜找到徐晴秋,讓她偷偷渡江送一封信給明王,讓明王早做打算,所以,曹靖安與顧風殺死的只是一個帶了面具、被點了穴道的替身而已。那日早上,韓夫人配合,偶感風寒,被抬入船艙的就是替身而已。此時,明王和韓夫人早已離開徐州,隱姓埋名于江湖之中,此事原以為只有顧風與徐晴秋知曉,但現在被靖安發現,顧風也是一驚,剛想要解釋于靖安,靖安一看顧風的表情,已經明白了大概,連忙說道:“顧兄,不必多言,我懂?!?p>  “靖安,此事我不想牽涉與你,所以,沒有告訴你。”

  “顧兄,你是拿我當外人??!顧兄的心思我明白,我知道你和明王交好,又不想傷害自己人,放心吧,此事就此了結。”

  “靖安,好兄弟,難為你了?!鳖欙L十分感激,靖安此次確實幫了大忙,才能以保明王與自己周全。

  “顧兄不必客氣,只是那明王?”

  “他和夫人已經離開徐州,估計現在應該已經到賀州了。”

  “那就好?!闭f著,靖安用劍將明王替身的臉部劃花,并用火燒毀,辨認不得。

  “賢弟確實想的周到?!?p>  “以防萬一?!?p>  之后,二人將明王替身的尸體處理好,一同帶回金陵,其余所有尸體隨龍舟一同燒毀,做到了不留半點紕漏。最后,待龍舟燒盡,顧風與曹靖安乘坐事先準備好的小舟回返金陵。

  曹靖安與顧風回到金陵,立刻向朱元璋稟報龍舟之事,但已經改成遭遇張士誠伏擊,明王受到炮轟,溺死江中,其余內衛除了曹靖安與顧風外都已經殉職。

  吳王元璋假裝甚是難過,立誓要將士誠消滅,并替他于金陵舉行葬禮,隨即通知了滁州明王之妻韓夫人,韓夫人一接到消息后馬上就昏厥過去,趕來金陵時也已經神智不清,就這樣草草寥寥將明王安葬了。事后雖有人議論,但無真憑實據,誰又愿惹禍上身呢,此事就暫且這么談下來了。陳氏已平,明王已除,對于朱元璋來說,當然是高枕無憂。然而此事對于劉基、李善長、顧風、曹靖安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呢?他們無從考慮。李善長與劉基不動聲色,不知道是內疚還是無所謂,李善長妒忌顧風與曹靖安完成了任務,更加受到朱元璋的重用;而劉基想的卻是此事真有那么順利嗎?而顧風的表情是感慨萬分,曹靖安確是看似悲痛不已,劉基全看在眼里。當然,李善長也看得出,更逃不脫朱元璋的法眼。

  朱元璋成為吳王,一切已經成為事實,總有一天,他也將成為開國皇帝。但是,明王之死一事卻仍然沒有了結。明王下葬后數日后的一天,大軍正在整頓、休息,所有將士都在摩拳擦掌。傍晚時分,朱元璋與劉基、徐達、常遇春、顧風、靖安在內堂商討討伐張士誠之事。

  忽然,只聽得門外‘啊‘的一聲,兵士被人殺死。一個身穿素袍的刺客飛身進來,落在內堂的正中,只見他手持一根鬼頭手杖,面似紅盆,落鰓胡須,兩支豹眼,發簪別于腦后,立在內堂之中如鐵搭一般。徐達、常遇春趕忙拿出佩劍,護在朱元璋、劉基身邊,而顧風、靖安二人也手持佩劍,跳到前面,護在朱元璋前面。

  顧風大喝一聲,“什么人?膽敢闖入內堂?!?p>  “朱元璋小兒可在?”刺客毫不畏懼,大聲喝道。

  “你是何人?竟敢口出狂言?!鳖欙L問道。

  “呵呵,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后面的就是元璋小兒吧?你們這些鼠輩,以為害死了韓林就可已高枕無憂做皇帝了?”刺客笑道。

  “大膽狂徒,竟敢辱罵我家主公?!本赴舱f著,舉劍便刺。原來此人是為了明王之死一事。這時,顧風也不便解釋,只能舉劍沖了過來。但這刺客毫不慌張,舉起手杖,與二人戰在一起。顧風、靖安二人連手,可謂是珠聯璧合,但今日想是遇到強敵,幾十個回合以后,二人都感到這是一位絕頂的武林高手,想要取勝根本不可能,現在只有招架之力。忽然,靖安一不留神,便被刺客的手杖打中肩頭,口吐鮮血,飛出了戰圈。顧風見狀,飛身而起,連忙救助靜安,想用劍刺中刺客的胸口,哪知道這刺客果然好身手,沒等顧風出劍,左掌已經到了顧風胸前,一掌便將他打出數丈以外。顧風只覺胸口一陣翻滾,也吐出一口鮮血,再看衣服已經全被燒壞,里面的皮膚都顯示黑紫色。他這才意識到,這一掌就是天一莊的武功‘天一鬼骨手’,再看他的鬼頭手杖,難道這個刺客就是天一莊的莊主韓元壽。不錯,這個刺客就是天一莊的莊主韓元壽,而且,他還是明王韓林的堂兄。韓元壽并不知道明王詐死,自從聽說韓林的死訊后就直奔金陵,而且找到了明王的墓地,將其開棺驗尸,但只看見燒焦尸體,驗證經脈,才知道明王并非死于炮轟、溺水,而是死于掌擊,此時,替身已經被顧風和靖安處理劃花,所以這韓元壽也辨認不得。韓元壽此行,就是為了給明王報仇。

  “元璋小兒,別以為自己很聰明,今日就是你們的死期。”韓元壽手握手杖走向朱元璋。這時,顧風、靖安二人雖受元壽重創,如果是其他人必死無疑,但以他二人功力,尚不致死,他們又從新回到朱元璋前面,攔住了韓元壽的去路。

  “你是天一莊的莊主韓元壽?”顧風右手持劍,左手捂著胸口問道。此時嘴角仍然流著鮮血。

  “呵呵,你等鼠輩竟然認得我?死在我的手中是你們的榮幸。”話音未落,韓元壽提著鬼頭手杖就沖了過來,此時,危機之中,常遇春也加入戰圈,四人戰在一起。而徐達護著朱元璋和劉基逃向門口,并叫來了兵士與弓箭手,這時,內堂之中全都是弓箭手,做好了射箭準備,常遇春三人見此情形,趕緊跳出戰圈。此時,只聽得徐達一聲‘放箭!’,數箭齊發,直接射向韓元壽。但是這韓元壽是何許人也,哪能輕易被箭射中,當今位列軒轅戰榜武林八杰之中,武功最高者是武當張三豐,第二位是少林方丈普海,第三位是月陽門主龍千煥,第四位就是這位天一莊主韓元壽,第五位是青城派掌門管萍楓,第六位是崆峒派掌門曲正陽,第七位是霹靂刀莫天海,第八位是洪家堡主云英劍洪玉堂,而排名在八杰之外,緊接著的就是陀磐圣手巫一道。此時,韓元壽飛身而起,數箭射空。韓元壽見救兵已到,今日絕不能取勝,用手杖虛晃一下,打死了幾名兵士,跳出內堂而去。靖安、顧風等人趕緊回到朱元璋身邊,因為他們知道,即使追到了也根本不是他的對手,而且他們也已經身受重傷。此事之后,軍中加緊防范,對外只是宣稱張士誠派人前來行刺,況且,韓元壽武功雖然高,但畢竟敵不過百萬雄師,而此時顧風、靖安也由于傷勢很重被安置于軍營之中養傷、靜養,并安排吉安通判胡惟庸處派兵照顧、保護,以待他日北伐之事,這胡惟庸是定遠人,是朱元璋在和州時的屬官。他與李善長是親戚關系,因而得到李善長在朱元璋面前的極力推薦。晴秋也每日送湯送藥,照顧他們,只是每次晴秋來,靖安都有一些不自然,顧風、晴秋沒有在意,但是胡惟庸卻看在眼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安阳县| 嘉峪关市| 本溪| 赤水市| 邳州市| 加查县| 潜江市| 永福县| 白银市| 莆田市| 柘荣县| 雷州市| 铜鼓县| 晴隆县| 昌吉市| 页游| 大厂| 图木舒克市| 调兵山市| 类乌齐县| 宜川县| 尉犁县| 平舆县| 东明县| 阿拉善右旗| 曲阜市| 湖口县| 开鲁县| 高雄县| 独山县| 永丰县| 呼伦贝尔市| 黔西| 威宁| 抚远县| 康乐县| 镇平县| 淳化县| 沭阳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