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中剛剛升起的一點點的漣漪給平復下去之后,蔣章面無表情的跟著哥哥弟弟們收拾屋子,把自己的東西都給放進屋擺放好。
那邊蔣家兄弟說了什么,除了他們之外沒有人知道,而這邊的蔣信平夫妻倆因為得了張暮月的拜托,就帶著五萬塊錢去把之前張暮月買院子的時候還沒有付的錢給付了。
也是三石村的村民實在,在還沒有看到錢的時候就已經跟村長他們把房子的土地證明給換成張暮月的名字,要是別人看不到錢才不會改呢,萬一拿不到錢怎么辦?
到時候土地證明的名字都改成別人的了,上哪兒去跟人家說自己沒有拿到賣地的錢?
也就三石村的村民實在,在張暮月談妥了價錢確定了要買下來,卻沒有來得及取錢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去村長家辦好了土地證明了。
也幸好張暮月不是那種坑人的人,很講信用地去市里把錢給取出來,然后給人家送去。
三石村的宅基地這些土地的證明,村里是有權分配的,所以村里可以把那個賣院子的村民的土地證明改成張暮月的名字。
蔣信平夫妻按著五萬塊現金上賣院子的那戶人家去,把錢給他們送到手里了,那戶人家看到錢都非常的高興。
雖然他們都相信張老師是講信用的人,不會坑他們,不會真的不把錢給門的。但是他們也挺擔心張老師不能那么快把錢湊齊了給他們送過來。
畢竟他們看著張老師看起來好像是家境不錯的人家出來的,可人家才二十出頭的姑娘,他們都擔心她的存款沒有那么多。
現在看到蔣信平夫妻倆把錢都送來了,他們都放下心了。看到了真真實實的錢,他們也沒有之前那么提心吊膽了。
他們的全部的存款,幾十年來都沒有這么多的錢呢,現在看到這么多的錢,大家都很高興,全家都打算今晚做頓大餐慶祝慶祝。
“張老師還真是實在人,我之前還擔心張老師不能這么快把錢湊齊呢。我們都做好了很久之后才拿到錢的準備了。”那戶人家的女主人,村里人稱呼為牛嬸的婦女笑呵呵的說道。
牛嬸,是因為她的丈夫的名字中有個牛字,別人也稱呼他為牛叔,才把她也叫成牛嬸的。
在三石村,大家都還是會有遵循古法的習俗的,就比如嫁了人的女人大家都一般稱呼她的夫姓的,只不過因為三石村的村民百分之七十都是姓蔣的,所以大家也都不叫她們的夫姓,反而是叫他們的丈夫的名字。
比如蔣信平,大家叫他平叔,也叫張英為平嬸。而牛嬸,則是因為她丈夫,大家都叫他牛叔。
牛嬸現在看到手中這一踏踏的紅色鈔票的時候,一張臉都笑稱了菊花。
“現在看到你們這么快的把錢送來了,我才相信張老師竟然這么爽快。她竟然這么有錢,這么爽快的把錢就送來了。那她身上還有錢嗎?她一個姑娘家出門在外的,沒有一點存款傍身的可怎么辦?”
說著說著牛嬸又開始擔心起來張暮月了,她自己的孩子本來也跟張暮月差不多大,她兒子都比張暮月大了好幾歲,都是在外打工的,所以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們,牛嬸就對張暮月一個姑娘家更加的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