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楊老二家的田里,也不知道種的什么菜,葉子那么寬大,這天干年頭,卻長得很茂盛,奇怪的也是,也沒見他家的人摘回去吃。
“聽說是做鹽菜吃,那羅虎和王三家都吃過,聽說比野菜強!”蔣大嘴小聲的在王花兒耳朵邊念叨著,說不上好,但,能不出去找野菜,倒讓那些窮鬼羨慕。反正,自己家,還輪不上吃野菜。
“管它什么,反正,她最好不要求我,這兩年,我算是把她看白了!”王花兒癟癟嘴,還以為是什么稀罕的東西,不就是野菜嗎?想著羅家和王家都償過味道了,這月娘,當真不把她這個大嫂放在眼里。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爹,咱們家,什么時候收芋子!”幾大塊田的芋子,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的挖回來,楊子千頭大了。
樹大招風,這天干年頭,要知道自己家有充饑的東西,可就招狼了!收獲時,能有多低調,就得多低調。
“還是一早一晚收!”楊大年顯然也知道這個道理,避著人眼最重要。只是,量太大,時間一長,難免惹人懷疑。
“要不,依舊請羅大叔和王三叔幫幫忙!”楊子木出著主意。這兩人,近兩年,對自己家倒是真的好,心也不壞,如果叮囑一下,保密應該沒問題。
“唉,就是先前只給說桿桿能吃,這會兒,豈不是自打嘴巴!”月娘為難了,看向四丫頭,就這孩子,說要保密,現在,讓她怎么自圓其說?
“這也沒什么啊,先前是因為要留著做種子,所以,沒告訴她們,也不能給她們吃。這會兒,雖然東西多了,但,難保別家人起心思,就算要告訴她們說能吃,也是不能送給她們的,大不了,就做熟了送去!”楊子千想著,反正都是煮,幾個是煮,十個二十個,也是煮,只是煮一小鍋還是王大鍋的問題了。
“也是這個理。”楊大年點頭同意。
“爹,你和羅大叔王三叔加上大哥,四人兩天能挖完不?”這知根知底,能用的人太少,楊子千想著,要等自己發家了,也去買點家奴來用,省得惦記秘密外泄。
噢,人心果然是壞的。這還沒發家,就想著買賣人口了,自己不是現代人嗎,講究的人人平等,看看,來西宋還沒多久,就開始學了這萬惡的舊思想,荼毒生靈。
唉,真是情勢所逼吧,楊子千轉而為自己辯解。
“有點難!”這么多,兩天收,除非整夜整夜的不睡覺。
“丫頭,這么多,收回來放哪兒?”月娘擔心,地洞放不下,那能放什么地方。
是啊,難不成放家里,大堆大堆的東西堆在屋角,人來人往的,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爹,再打一個大地洞,比那一個還大!”火燒眉毛了,才考慮到這事,自己,是還嫩了點!
一家人,選了楊子木他們房間的墻角,悄悄的開工。
計劃,這個地洞,穿過墻,要延伸到屋后的那一攏竹子腳下。結果,打的洞還沒到一人高,就宣告夢幻破滅--洞下方,是石頭,大面積的巖石,根本沒辦法繼續!
“那怎么辦?放也找不到地方放,也不可能一時半會兒的就吃完了!”就算可以吃完,那萬一明后年天干,吃什么?楊大年焦心了。
“其實,這東西,能保存多久我也不知道!”楊子千也糾結了。
要說賣種子吧,可天老爺再不下雨,明年的地就和石頭一樣硬了,哪種得下,又有誰家愿意花錢來種。
再說,就算是想錢想瘋了,也得悠著點,如果真的干上個三五年的,自家幾張嘴不可能去喝西北風啊!
問題是,怎么留啊,煮燒煎炸燜,這些都只能顧眼前。
沒有先進的方法可保鮮!
對了,可以切成薄片曬干了存放!
太陽這么大,要不了兩三天就曬干了,只是,目標有點明顯了,天天放在壩子里曬,不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唉,能怎么辦,只能煮成稀泥當羹羹吃,難不成,還能把羹羹糊墻?
太陽大,天氣干燥,糊墻上,也是一種保存方法,又通風,反正,西宋空氣污染談不上,灰塵也不大,墻上摳下來,清洗一下,也是能入嘴的,關鍵是,誰人會想到這種別具一格的保存方法?
“爹,娘,我有辦法了!”驚喜的朝家人喊道。“爹,您就去請王三叔和羅大叔幫幫忙,辛苦一下,熬兩個夜,把芋子收回來,省得夜長夢多!”楊子千如此這般給老爹交待道。
王三和羅虎,被邀請來幫忙,是夜里趁月色下地挖的。
聽楊大年說過,是一種吃食,而不單單是菜,心里就吃驚不小了。
待第一鋤頭挖下去,提起來看時,心里就只余下震驚了。
這楊老二家,不發家才怪了。有這些吃食,不要說今年,明年天干,再干上個三五年,他家都能挺過去了。
連自己的親哥哥都沒請,單單請了他倆來幫忙,意味著什么?兩人心里明鏡似的,相視一笑,干得相當的起勁。
立秋后,太陽更大,起早貪黑的,一家家把那僅有的一點谷子收回去后,都被秋老虎嚇得躲在家里不出門了。
這太陽,日復一日的曬得地面都像要燃起來了,光腳一沾地,準會起無數的泡泡。
反正,地里也沒辦法管了,索性,家家戶戶的人,都在家當起了縮頭烏龜。
長年不下地干活,也得供養著,而且,蛋疼的是,還要開工錢。李老爺在家坐等收租子,心情一樣不美妙!
坐吃山空,再大的家,也得敗光!李老爺深深的明白這個道理,更何況,自己一大家人,幾兄弟,加上女人孩子孫兒孫女,主人家開飯都是八桌人,再加上長年,十桌人開飯,頓頓吃得他心尖尖都痛。
有收入時,家里人多吃飯,是福氣,兒孫滿堂,看得他心里也樂呵。
眼下,就不太對勁了。自家人不可能不養,關鍵是,長年,不沾親帶故的,不做事,還得養,這算哪門子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