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明崇禎新傳

第七章 帝國新軍

大明崇禎新傳 午夜狂奔 4999 2005-01-19 23:42:00

    公元1628年中旬,剛滿22歲的李自成正在驛站領了這月的餉銀,破天荒的,主管張老漢遞在李自成手里的除了三兩銀子以外,還有三斗米,雖不是很多,但陜西當時正逢災年,日子窮困的緊,看在眼里,這三斗米簡直比那白花花的銀子還誘人。

  張老漢一邊給其他的人發東西,一邊對李自成說道:“自成哪,聽說驛站要裁減一些人,但這次來得奇怪,據說老弱病殘一律不動,繼續在這里混口飯,反而是你這樣的漢子,全都要去縣衙報到。”

  李自成的好心情一下又沒了,他皺著眉頭說道:“別是真要把俺等裁了吧?現下世道根本就沒條活路,我老父和侄兒去年忙活一年,今年顆粒無收,我要被裁了,那還真不知道怎么辦呢。”

  一旁有人說道:“你就放心吧,今年旱災厲害,但朝庭救災也還及時,沒錢的可以領糧,賦稅也免了,總不至于被餓死啊。”

  還有個消息靈通人士在一旁嚷嚷:“我說李自成啊,你可有什么好擔心的,臨近縣城去縣衙報道的漢子據說都被征去北京城里當御林軍了,好吃好喝,不僅發餉,還管吃飽,舒服得緊哪,我要不是瘸著條褪,拼死也要擠著去呢。”

  人們亂遭遭的議論著,也有人說道:“哎,俗話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現在遼東鬧得那么歡,要去了那里,哼......”言下之意也很明白。

  李自成提著三斗米,聽人們嚷嚷了一陣,心情也變得亂遭遭的,他搖搖頭,從隊伍中擠出來,大步流星的離開了他曾經賴以生存的驛站。

  離著家還有好遠,正好看見侄兒李過和一個衙役從荒蕪的地里走過來,李自成心里一驚,以為侄兒出了什么事。他李自成兄長李鴻名去世得早,這侄兒比他小不了幾月,兩人從小便一起玩耍打鬧,更象兄弟一般感情。當下李自成緊走兩步,攔住二人去路,粗聲問道:“李過,你這是去哪里?”

  李過也和李自成一般高矮,也是一般的濃眉大眼的,但是長期在家中幫忙種地,很少外出,面相要比李自成稚嫩一些,看見是自家叔父李自成,連忙迎上兩步道:“叔父回來了?這位差爺是前來通知我們家趕緊去衙門領救濟糧的,聽說還有銀子拿呢。”說著,久已不見笑容的臉上露出了點光彩。

  李自成沖衙役點點頭,伸手在衣袋中摸索了好半天,拿出一點點碎銀說道:“麻煩這位大哥了,這是一點點意思,請你笑納。”

  衙役連忙擺手推辭道:“萬萬不可,現如今主管咱這地界的是總督楊鶴老青天,早已三令五申,膽敢拿百姓錢財的公人,一律重責。更何況連皇上圣旨都說了,今年陜西等地已經是民不聊生了,嚴促我等不得做那沒良心的事啊,否則不分職大職小,一律緹騎逮捕,交東廠查辦。我哪敢啊。謝了謝了。”說著掉頭先走了。

  李過不敢耽誤,一邊跟了上去,一邊還對李自成笑道:“叔父啊,剛才在家中還和爺爺說這楊鶴老青天是個難得的好官呢......”

  李自成回到家,先拜見了老父李守忠,幫老父裝了管旱煙,說了會閑話,正猶豫著要怎么跟父親說這驛站中聽見的事,李過扛著一大袋糧食喜呵呵的回來了,還沒進門就大聲嚷嚷著:“叔父、爺爺,衙門里說了,今年每個月都能領到糧和銀子!”這對守著地過日子卻整整一年沒有任何收成的李自成一家來說簡直就是個天大的喜訊。當下三人手忙腳亂的生起了爐子,開始準備晚飯。

  在飯桌上,李自成還沒說出驛站裁人,就聽那李過緊緊張張的說道:“爺爺、叔父,我想去報名投軍。”

  李守忠一聽便來了氣,用筷子對著李過的頭上就來了一下子,:“你個糊涂小子,嫌在家里太清閑了是吧?想去當兵吃皇糧啊?告訴你,我這么老了,不想送了你爹之后又來送你。”李過他爹就是他李守忠的大兒子李鴻名。

  李過也是火爆脾氣,他爹死得早,自小跟著爺爺和李自成這個小叔叔一起長大,兩個都是大老爺們脾氣,缺了管教,沒個怕性。當下把飯碗一推,坐在一旁話也不說了。李自成一邊刨飯,一邊問道:“李過,你是今兒去那衙門中聽了什么消息是吧?”

  李過對李自成打小就很服貼,當下氣鼓鼓的答道:“現在朝庭把兵制都改了,不僅發餉,還管吃飽,而且新兵都先到北京城里操練。遼東袁崇煥大人也打得好,韃子好久都不敢來鬧了,當兵有什么不好?”

  李守忠沒說話,一句“管吃飽”使得他心里一動,現在雖說朝庭救濟還能撐一陣,可是朝庭能不能真的月月發糧,誰敢保證,一旦斷了救濟,這三個大男人就自成能靠驛站混口飯吃,自己和李過都是餓死的命......

  李自成三兩口刨完飯,把碗一放也說道:“爹啊,今兒驛站上也在說,大凡我這樣的都要被裁了。”

  李守忠楞了半天才苦著臉說道:“這又是怎么一會事啊?你年紀輕輕,身子骨又好,要裁也裁不到你啊?”

  李自成說道:“實際上和李過說的是一會事,現今朝庭招兵,我這樣的從驛站上裁減下來,調去北京當兵。也有人說,現在這兵不僅發餉還真管吃飽,總比坐在這里等死好。我看李過既然要去,干脆我們叔侄一起,也好有個照應。”

  李守忠沒了心情吃飯,擱下手中碗筷,哎聲嘆氣的向里屋走去,:“唉~隨你們了。”

  第二天一早,叔侄倆收拾了幾件換洗衣服就來到米脂縣衙報到,一名衙差替二人寫了文書,隨后更又拿出十兩銀子遞給李自成道:“現在朝庭新規矩,當兵先領安家費,本是每人十兩的,但要到了軍營領剩下的一半。”

  李自成笑道:“我說老哥啊,這朝廷是挖到金礦了還是怎么回事,三天兩頭發銀發糧的,還免了稅賦,這算是趕到了什么好年景啊?”

  那衙差笑道:“你哪里知道,現在國庫早都空了,衙門里也是空空如也,都是皇上從內庫里出的銀子,真是皇恩浩蕩啊。哦,據說現在京城里邊還立了個光榮榜,凡捐資救災的,就都榜上有名,眼看著我們陜西和山西今年的口糧都有了著落。你們去京城當差,可要盡忠啊,也算幫我等老鄉為國出了力。”

  一路無話,叔侄二人和十來個一起進京城的老鄉趕到了北京城外,李過不用說,連走南闖北的李自成也是第一次來到北京城,但見寬大的護城河,雄偉的城墻,城門處人來人往,穿流不息。更有幾名手持長矛的士兵在門口盤查,看到李自成等人,一名小校攔住問道:“你們幾個從何處來?”

  李自成等拿出縣衙開的文書,那小校接過看了看,笑道:“哦,是新兵啊?好,你們等等。”說著招手叫來一名士兵,“你帶這幾個弟兄去新兵營。記得要帶到報名處啊。”

  報名處又免不了一番登記、分配營房、發軍裝等雜事,最后,一名頭目一樣的漢子來看了看他們,點頭說道:“陜西自古出好漢,你們幾個記得好好表現。明天就正式開始訓練哦。不能怠慢。”

  一晃半月過去,正式舉行了新軍成軍儀式,李自成因為在訓練中表現出色,已成為新軍中的一名把總,帶兵十人,不過美中不足的是侄兒李過被分到了另一小隊,不屬他統帶。李自成雖說成了頭目,但還是對自己到底算不算官兵感覺有點疑惑,首先自己身上的這套服裝怎么和京城中其他兵都不一樣呢?雖說威武,但是沒有甲胄在身,將來真刀真槍的干起來可不讓人放心啊。其次,當兵卻不發給武器,那些騎兵還好,雖不能每人一匹馬,但是雪亮的馬刀倒是一人一把,自己這些步兵可就沒那么好福氣了,除了比李自成更上一級的統帶以上官員有配刀以外,其他人一律沒有兵器,成天操練的也是什么隊列啊、負重越野啊什么的,最出奇的還居然每天都有一個時辰的時間,由一名老夫子來教士兵們認字,這有必要嘛?

  成軍儀式在校場舉行,萬余人站立得整整齊齊,新軍總指揮山東總兵盧象升騎一匹白馬威風凜凜的巡視了部隊,李自成眼尖,看見盧象升身后的近衛們手里也沒有拿槍持刀的,而都是拿著沒見過的什么東西,看樣子倒象是鳥銃。

  盧象升巡視完畢,還是挺滿意的,新兵們精神十足,身體看來也都不錯。但在他心里也有著和李自成差不多的疑惑,第一,這次軍裝改動得很大,模樣好看,但是對士兵的防護可就不值得一提,上了戰場可不成;二,不發給士兵武器,據說是為了將來給士兵們都配備自己近衛手中的火槍,這樣的軍隊自己以后該怎么指揮呢?三,士兵操練就可,為什么還要教他們認字呢?萬一他們也同時學會了文人的貪生怕死怎么辦啊?盧象升似乎忘記了自己也是進士出身的文人,自己并不怕死。

  盧象升發表講話,無非是精忠報國,忠勇殺敵等,這時一名近衛跑來低聲說:“大人,萬歲和兵部孫承宗大人來了,還有內閣韓鑛等大人,已經到了轅門外了。”

  盧象升一驚道:“為何現在才來報?”近衛低頭說:“圣上旨意,大人不用迎接,當嚴陣以待。”

  我和孫承宗等人登上閱兵臺,看底下兵陣巍然不動,心里挺滿意的,要知道這還只能算一群農民呢,已經有了這樣的紀律性,看來要練支鐵軍出來不難。盧象升正要跪下行禮,我連忙扶住:“盧卿家免禮,須知朕自己定的規矩中有一條是甲胄在身,不行全禮啊。”我扶得好用力,他盧象升也是真的要跪,我的手都扶疼了他才直起身子。

  盧象升沒想到自己小小一總兵能見到皇帝,有點激動,但又擔心自己這剛剛成軍的隊伍給我留下不好的印象,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好。孫承宗在一旁提醒道:“盧總兵不必拘謹,給萬歲說說你剛才對士兵們的訓話吧。”

  盧象升連忙又把剛才的話說了一遍,我點頭說道:“愛卿說得不錯,當兵不是為了混口飯吃,而是為了保家衛國!說大點,是為了保衛國家,說小點,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小家安康和平!這次的新軍朕知道是從陜西山西等大災之地招來的,各人想必都還在掛念自己家中的生計,朕鄭重向你們保證,朕當政一天,就決不會拖欠你們該得的糧餉,絕不會讓你們當兵當得不安心!”話是說得很大聲,簡直就是吼出去的,我就是要讓所有人都能聽到。

  下面立即傳來數萬人不大整齊但是相當有力的吼聲:“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滿意的點頭,人聲靜下來,我又說道:“當兵會有人死,也會有人升官做老爺,但是新軍你們聽好了,在這支部隊里,朕是絕對不能容忍有人靠當兵來魚肉百姓的!在這支部隊里,只會有未來的將領、勇士!絕對沒有升官又發財的人!陣亡的兵士,不管大小,都會有相同的撫恤和忠勇牌匾,傷殘的,國家一輩子發補助金,退伍的,國家發給安家費,朝廷這樣做,就是為了你們時刻記住你們是百姓的子弟兵,你們自己就來自天下的百姓,你們在這里,就是等待將來在戰場上運用你們的勇氣和生命保衛所有百姓!”我盡著全身的力氣鼓舞著人們,人群中也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回應。看著這些人,我還真有點不相信曾經就是他們親手滅亡了大明朝。

  我看看也沒什么說的了,揮手道:“新軍還有個新規矩,每個團隊將有他們自己的團旗,希望你們珍惜自己團隊的榮譽,別讓你們的團隊在任何地方蒙羞。來人,上旗!”

  幾名新軍士兵早拿著旗幟在閱兵臺下等待命令,聽見令下,馬上展開旗幟,來到各隊列前,盧象升命令各團團長出列,我也走下去,鄭重的將旗幟發給了他們,共七面旗幟,兩個騎兵團分別叫作“近衛騎兵團”和“龍騎兵團”,兩個炮兵團叫作“火力團”和“驚雷團”,三個步兵團則叫做“勇氣”、“團結”、“鐵”。我的目的當然是不僅免除新軍的后顧之憂,安心為國,還有就是用榮譽感和紀律來約束他們。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就在步兵團“鐵團”服役。

  閱兵結束后,我和盧象升、孫承宗等人來到大殿,盧象升要重新行跪拜大禮,我只好又扶住他說道:“愛卿不必如此,朕已經規定了新的軍禮,就要從你們當官的開始推行,以后不分職權大小,見面都是行此軍禮。”當下我將古羅馬的平舉右手到胸教了他,并說道:“下級見上級除行此禮外還應低頭一下表示服從,上級依樣回禮但不低頭,武人不宜再行跪拜。”

  韓鑛等文臣聽了都挺羨慕又感覺好新鮮,錢謙益說道:“萬歲,臣想這禮制改動是否應先征求一下群臣和禮部的意見,畢竟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啊。”

  我笑笑說道:“祖宗規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孔子先師之前又遵了誰的規矩呢?”說的話重,但是我的表情很輕松,文官們也只好暫時不提,想著要怎么勸我。

  我趁著興高,和大臣們說了好一會兒話,特別是叮囑盧象升管制新兵不僅要紀律嚴明,還要以身作則,新軍要有新氣象。此時的盧象升還很年輕呢,當下慷慨激昂的說道:“臣必定不讓萬歲失望!把新軍鍛煉成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我滿意的笑著,心里卻是很著急,因為在遼東那里,雄才大略的皇太極是不會讓我安安靜靜的一心治理國家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精河县| 新昌县| 应城市| 信阳市| 茶陵县| 方山县| 岑巩县| 奈曼旗| 安新县| 大埔县| 鲜城| 旺苍县| 沽源县| 黄平县| 长治县| 泰和县| 称多县| 怀集县| 保靖县| 通江县| 广南县| 军事| 蒙自县| 日土县| 财经| 井陉县| 青河县| 新宾| 东丽区| 河东区| 澄城县| 乐东| 澎湖县| 大荔县| 平昌县| 凤冈县| 名山县| 大港区| 安新县|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