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見到的時候林文倫還抱有很大的懷疑,但是當真正見到的時候林文倫還是震驚了。
清澈的眼神,白皙的臉龐,干凈的衣服,很灑脫,很自信,個子……咳,這個就不說了,太矮了。一個六歲的小屁孩能高到哪去。
這就是林文倫看到楊志明之后的第一個印象。
而給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眼前這個少年的眼睛。
亮。
亮的讓人想忘記都難。
深邃。
讓人很好奇他的生活和一生。
滄桑。
讓人忍不住一眼便陷入進去。
確實,楊志明自開始學習電腦里的功法之后眼睛便又亮又深邃,隨著功力的增加,這種情況更加的嚴重,至于怎么回事楊志明到現在也沒搞清楚。楊建國和張桂蘭就不止一次的說過這個事情,,楊志明現在的眼神確實很能勾引起人們的好奇心。
特別是女人的。
幸好他現在還小,才六歲,要是大個十幾歲,那絕對能給兩人引來幾個漂亮兒媳婦。
亮和深邃還能說是天生的,但是那股子滄桑卻讓兩口子都感到驚訝,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小孩子應該有的眼神,本來張桂蘭想問問的,可是最后還是楊建國攔住了,自己這個兒子身上發生的事情一切都不能常理度之,這其中必然有什么故事發生。
“你好,林文倫先生。”楊志明首先熱情的伸出了手。
很熱情,說明很富有激情,擅長交際,可是自己怎么覺得這么別扭呢?林文倫心里想著。
雖然這么多想法,但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看到楊志明熱情的伸出手,林文倫也很是熱情的伸出了自己的手。
兩只手就這樣握在了一起。這是一個瞬間,這也是一種永恒。
林文倫在晚年在自己的個人傳記中這樣寫道:“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是的,偉大。至少對于我來說是這樣。我想如果在之前我稍微的一猶豫,或許機會就從我手縫里流逝了。現在我很慶幸,那時候的我沒有猶豫,正是我的態度造就了現在的我。如果讓我選擇我一聲之中最精彩的瞬間,我絕對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那一刻,正是那一刻才造就了我精彩的人生,才有了現在的我。真的,我很慶幸。”
當然,現在的林文倫并不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
就這樣,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握在了一起。
小手真嫩……
咳咳,又胡思亂想了。
和林文倫握完手之后楊志明又和站在一旁的劉承俊我了握手:“謝謝你的推薦,他很優秀。”
劉承俊笑了笑:“只要您滿意就好。”
"林文倫先生,聽說你在這個行業里已經干了十幾年了?”等三人都坐下之后楊志明笑著問道。
"是的,楊先生。”林文倫笑了笑,然后說道:"應該是18年了。”
林文倫在猜測著這個孩子究竟要做什么,或者說他根本看不起一個小孩子。
“林先生,我可以問你幾個問題吧?”楊志明問道。
“可以,請問。”林文倫笑道。
“聽劉先生說,你之前所在的公司倒閉了,我想知道你所在的公司是怎么倒閉的?要知道現在世界各地到處都是機會,只要把握住不敢說大賺,但是也絕對不會賠錢,而你所在的公司卻倒閉了,這一點很令人奇怪。”楊志明問道。
聽了楊志明的話,林文倫倒是有些吃驚了,沒想到眼前這個孩子還真懂金融。
的確,自從廣場協議和黑色星期一以來,世界各地股市都是機會大把,只要眼光好,不說能大賺一筆,但是至少不會賠本,就算是賠本也絕對不會導致公司破產。但是就是在這樣一個前提下,自己所在的公司居然倒閉了,這不是很蹊蹺嗎?
林文倫苦笑一聲,這才說道:“確實,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公司基本上都不會倒閉,現在股市很容易賺錢,但是那都是賺的小錢,公司老板想要賺大錢,所以……”
“難道是因為美銀團?”楊志明皺著眉頭道。
“楊先生怎么知道的?”林文倫愣道。
“呵呵,除了這個還能有什么能讓你們上當。真沒想到居然還真有傻子上當。”楊志明笑道。
1973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形成國際貨幣浮動匯率制:發達國家社會財富的多年積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出現數以萬億計的巨額資金;經濟全球化促使各國貨幣在不同程度上可兌抽象;信息革命把各國金融市場聯成網絡。于是,國際金融活動的主要任務不再是為便利國際交易與投資進行資金融通,而是為巨額國際游資尋找增值的途徑。據分析,每天在全球外匯市場上的交易最高達1.5萬億美元,只有2%是為正常的貿易與投資服務。金融市場的全球一體化和巨額國際金融資本的存在為籌措國際資金提供了方便,但更便利了國際金融投機。
1987年全球爆發經濟危機,而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國經濟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導致全美數以十萬百萬計的民眾失業,財政赤字近3000億美金,而在經濟危機美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就是為了解決失業率和財政赤字。不光如此,美國政府還準備了一些計劃,那就是從資本家手里搶錢。
美銀團正是其中一個計劃。
雖然楊志明不太清楚這個計劃是怎么回事,但是卻也知道這是美國政府的一大計劃,為的就是賺錢減少財政赤字。
雖然美銀團計劃不會消除近3000億的財政赤字,但是減少一小部分還是可以的。
不得不說,美國政府很精明。
聽到楊志明的話,林文倫臉色一黑,不過卻也明白對方說的是事實。
“楊先生,您怎么知道這是一個騙局?”林文倫好奇的問道。
到現在為止,他都還不知道這是誰布置的騙局,可是看對方這樣子,好像是什么似的。
“佛說,不可說,不可說。”楊志明搖了搖頭,然后問道:“你們公司這個計劃是你提出的嗎?”
“不是,我的計劃是進入RB股市,雖然賺的少,但是卻勝在穩定和把握。雖然投資者要大膽,但是這樣一個涉及到十幾億的計劃在情報不準確的時候我是絕對不會冒險的,可是公司老板卻看中了這個計劃,想要大賺一筆。這才有了后來發生的事情。公司倒閉,老板自殺,員工解散。”林文倫苦笑道。
楊志明聞言卻是眼睛一亮:“你是說你們公司員工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