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天軍眾將領正拿徐鐵和火嬌云開著玩笑,一個孟良骨防區的傳令兵拿著軍報走了進來。
孟良骨接過軍報遞給丁奇,丁奇掃了一眼軍報遞給顧君恩道:“大家傳著看看,都說說看怎么辦。”
原來被丁奇派出執行特別任務的‘錦繡刀’孫海龍探悉成都方面要派兵攻打雅州。信中寫道:‘屬下近日探悉明軍右軍都督府,四川都督同知、鎮東將軍、成都總兵秦良玉聚募兵五萬以及嘉定府衛所兵兩萬,準備攻打雅州。嘉定府指揮使楊聞所率兩萬衛所兵,后日將于峨嵋附近渡江做試探性攻擊。秦良玉所率募兵五日后也當抵達雅州。”信中并附有圖紙一張,大概示意了嘉定楊聞的進軍方向。
看過信朱子通首先開言道:“此戰不易啊。這女官秦良玉二十一歲出嫁就開始領兵。二十五歲隨夫首戰播州楊應龍便聞名西南、四十七歲之時鎮守山海關,帶‘白桿兵’三千縱橫于數萬滿洲兵之中來去自如、殺敵無數。戰后崇禎皇帝御賜“忠義可嘉”匾額,并賜良玉誥命夫人,進二品服,并命良玉回川再征兵二千赴援。五十六歲馳援京師崇禎皇帝優詔褒美,晉封都督同知,掛鎮東將軍印。召見平臺,賜彩帛羊酒,并賦四詩旌其功。就是前年的大凌河之戰也是再立首功。手下的三千‘白桿兵’各個都是驍勇善戰的百戰勇士。其本人也是文武雙全的智謀之士。”
孟良骨笑道:“聽朱先生的意思這秦良玉已經是年邁老婦,我們還怕她做什么?”
朱子通搖手道“話不能這樣講。秦良玉身高七尺有余、武藝高強,哪有半點老邁之態?更何況這次她還帶領七萬大軍呢。”
楊先道:“我等自從追隨首領起兵以來哪次不是以少勝多、以弱擊強?再說人家已經打來了,我們難道投降不成?”
朱子通道:“我說的意思不是要投降,而是要怎么打的問題。硬碰硬肯定不行。”
無德子也附和道:“我在京城時見過秦良玉,此人智謀驍勇、身長力大確實是個將才。絕非周延等人可比。更何況成都的募兵十人之中就有四桿火槍、千人就有五門火炮、五千兵馬就配備炮營。”
楚國梁道:“那依兩位的意思咱們退回眉山?我估計咱們就是退回去,這女官也會追到眉山攻打咱們。更何況咱們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盤,怎能就這么放棄了。”
丁奇看了看顧君恩問道:“顧先生怎么看?”
顧君恩微笑道:“出主意不難,只是不知道首領是打算攻還是守?”
“如果要攻怎么個打法?”
“若要攻咱們就先拿下后日過河的兩萬楊聞衛所兵。然后司機打敗秦良玉本部兵馬。只是這么做風險太大。”
“如果守呢?”
“要是守咱們就全軍防守雅州府,等朝廷兵馬疲勞之時一鼓作氣與之決戰。這樣做勝算很大。”
丁奇掃視眾人問道:“大家以為顧先生的辦法這么樣?”
大家本來就都沒什么好主意,一聽顧君恩的辦法都議論起來。朱子通、無德子主張守,一群武將主張攻。爭吵了一通也沒拿出個決定來。
丁奇笑道:“看來民主有民主的壞處,獨裁有獨裁的好處。要讓你們這么爭下去,秦良玉打進來也拿不定主意。”
眾人趕緊問丁奇道:“請首領定奪。”
丁奇道:“我的主意是守中帶攻。先消滅楊聞主力,然后守城等待秦良玉軍馬疲憊再做打算。”
不等眾將說話直接命令道:“無德子聽令。命你三日內將滾木擂石布滿城頭。并連夜做好三日軍糧。”
“尊令。”
“顧君恩、朱子通聽令,命你二人迅速組織行軍司馬做好軍隊的戰前宣傳工作。在可能的情況下也要做作百姓的宣傳工作。”
“尊令。”
“駐守峨眉的孟良骨外,其他將領明天正午之前把所有士兵在峨嵋山口集結,等待迎擊楊聞的兩萬衛所士兵。”
“遵命。”
楚國梁隨后問道:“首領,咱們在各縣不留人守備嗎?”
“不留,全都聚集到峨嵋。我正希望秦良玉派兵占領各縣,以分散她的兵力。”
第二天正午丁奇帶著一萬三千多兵馬在峨眉山口扎營,等待著傳令兵的軍報。天黑時分才接到軍報‘嘉定的楊聞軍已經開始搭建渡河浮橋,估計明日一早就可能渡河。’
楊聞搭建完浮橋并沒有馬上大舉過河。因為他心里對滅天軍還不了解。一個剛剛組建的叛軍就一舉打敗一府官軍,還能占領全府。對付這樣的敵人一定要慎重啊。萬一被敵人‘半渡而擊之’自己就算跑了恐怕這官位也難保。還是穩扎穩打的好。
第二天午時楊聞才把兩萬兵馬分五路分別從五座浮橋過河。過河之后小心翼翼、一步三回頭的來到峨嵋縣城城外。看著軍隊全部在列隊完畢。楊聞才放下心來對城內喊道:“城內的反賊聽著。成都總兵大人已經發來十萬大軍征討雅州,你等速速投降可免爾等一死。如若不聽勸告,大軍即可攻城玉石俱焚。”
楊聞喊完話等了半天見城里沒有回應,知道勸降是行不通的。大刀一揮道:“前、左、右三衛攻城。”
軍令一下三衛一萬兩千多官兵潮水一樣沖向城墻。因為來之前沒有太多的準備時間,楊聞所帶的攻城器械只有云梯和沖車。前軍擁著沖車、云梯直奔城門、城樓。左右兩軍在兩旁策應,以云梯攻城。一時間喊殺聲沖天。
孟良骨站在城頭指揮守御:“都按位置站好,不要動,箭別停,瞄準了連續射擊。只要官軍把全軍押上,咱們的援軍就到了。”
楊聞手下的前、左、右三軍頭領都是養尊處優、老奸巨猾的角色。一個個都站在城墻一箭之地外指揮士兵攻城。軍官不向前士兵哪會盡全力。
城上一陣箭雨,沖到城下的官軍留下上百尸體,潮水一般的向后退去。城頭的孟良骨哈哈大笑道:“看到了嗎?這些官兵也不過如此。射,給我瞄準了射。不把官兵全都拉上來,咱們就算守住城也是完不成任務。“”
楊聞看著退下來的士兵心道:‘這樣不是辦法,軍官不上士兵心里沒底。一打就退。。何時能拿下峨嵋?我可是在秦總兵那拍了胸脯說拿下峨嵋給大軍做前站的。看來不發狠是不行了。’
想到這楊聞大聲喝道::“前、左、右三軍聽著,無論官兵全給我押上。后退者斬。”
前、左、右三軍頭目聽后心里暗罵:‘NND楊聞,平時老子可沒少給你送禮啊。你這不是要我命罵?’
不過罵歸罵,三個頭目還是沖到城下帶領攻城。士兵一見軍官在前也都跟著向前沖。推著沖車繼續攻城門,抗著云梯搭上城頭。很快有十數名小兵,冒著箭雨登上城頭。
孟良骨抬手砍倒一個官軍后喊道:“長槍兵。。。上。”
弓弩手身后沖出一列列手持長槍的士兵登上城頭。對著登城的官軍一頓猛刺。孟良骨也身先士卒,拎刀沖在最前面。眼看登上城墻的官軍越來越多,孟良骨邊砍殺邊喊道:“向城下扔灰罐。阻止官軍靠近城墻。”
本章之所以著重介紹秦良玉,是因為她是中華歷史上少有的女性將領。是幾個值得我們記住的中國人之一。從西南平亂到東北御胡,一生都在為自己所忠于的國家、皇帝、人民奮斗。并終生在為‘執干戈以衛社稷’的思想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