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一位敦實的老人來找楊編輯。因為他來過幾次,所以蘇子涵也與他較熟。蘇子涵給楊編輯打了個電話。楊編輯剛才在物質部有點事,接到電話后馬上回來。中午,二人去惠武莊飯店請老人吃飯。席上,他喝了近四兩白酒。
送走了老人后,因楊編輯要寄個郵件,故他一人回到企劃部。
方曉問他這期戰報該寫什么內容?他說:天津與NJ市場經驗,可與分管市場的經理溝通。方曉去了沒多大會兒便回來了。他要他將溝通情況向自己匯報。方曉說,我給你寫個大綱。他將她寫的大綱補充了一下。方曉看了,說蘇經理真厲害,看得太準了!他說:沒你們年輕人創新意識強;方曉說,生姜還是老的辣。方曉去洗手間后,邵敏問他是否喝多了?他說不多。邵敏說,沒喝多,話咋這么多?他這才悟出她話中有話。
下班后,邵敏問方曉坐車不?方曉說不坐了。辦公室里只剩下他和方曉。一刻鐘后,他接到邵敏一個短信:“盡早回家。”過了幾分鐘后,又問:“她走了嗎?”。他回答:“小心眼!”
幾天來,邵敏處于矛盾之中。她向他痛苦地表白:我愛上了你,就背叛了家庭;但我不愛你,就有失落感。我每天都受著良心的拷問:我究竟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
蘇子涵:“你還是愛你的老公吧!我也愿成全你賢妻良母的好名聲!”
邵敏:“太殘酷。我不能把活生生的你當成不存在。我想,我們保持現狀吧。不能再發展了,守住做人底線吧!”
蘇子涵:“我們并沒有發生什么呀!”
邵敏:“我不會把以前的當成全沒發生。我之所以作出這個選擇,是因為我聽了梁靜茹的歌《可惜不是你》”。于是,邵敏放起了歌曲---《可惜不是你》。
邵敏給他發了個短信:這一段就是對我們之間的最好的總結。
蘇子涵:我們之間沒發生什么,也不存在分與合。
下午,邵敏在公司QQ群里發了個信息:
有人說,痛過后,人就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傻過了,才懂得如何適時的堅持與放棄。
其實,并不是如此,生活中不能割舍的東西太多。
并不是傻過就會放棄,有時甚至執著至陪上生命。
總想用微笑驅走憂傷,于是,一遍遍地微笑,一次次讓人以為我很好,我很快樂。
總會給一些人傷害自己的權利。
就算再痛,依然選擇一次次的原諒。一個微笑,一轉身,淚水緩緩的流出眼眶,攙雜著絲絲疼痛。
一首歌,感傷凄涼,
一滴淚,失落悲傷
緩緩落下,看似單純卻夾雜著許多不為知的傷痛
一句話,有意無意,簡潔明了,可明明說好卻變廢
一顆心,孤苦落寞,安靜地躺在心房
看似完整,卻已經百孔千瘡
獨自一人靜靜坐在電腦前。。。。。。
孤獨落寞的夜
一首歌,一滴淚,一句話,一顆心
明明知道,可當它襲來,卻依舊很痛。。。。。。
——-邵敏摘抄的散文共享
中午,蘇子涵手托著嘴巴,思考問題。邵敏發了個QQ:最近想明白了一點事情嗎?我認為當人靜的時候適合反省。
他回道:我晚上寫小說寫你的時候,一直遇到一個困惑,是把你寫成一個純情女人呢,還是個世故的女人呢?因為現在的你與一開始認識的你不相同,那時的你,確實是一個直率的、敢愛敢恨的你!而現在的你圓滑、世故,到處是哥們,我真的不知道到底哪個是真的你啦!
我喜歡那個率真的、敢愛敢恨的邵敏;不喜歡現在這個世故、圓滑,到處是哥們,甚至對愛情都在玩弄“愛情三十六計”的邵敏!
邵敏:只能說明你還沒有反省好!
他:那時的你,多么直率!“爽快點,告訴我,我能不能擁有你?”“我真的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這才是一個真正的邵敏!
邵敏:其實我一直沒有變。我希望你的小說的主角不是我。
蘇子涵:沒辦法,你已經進入我的歷史。當然,你可以選擇做你自己;但我的小說得遵照人的性格發展邏輯。必須前后統一。
邵敏:但是我們真的太缺乏默契信任還有包容所以我們的時代已經死了!
下午,邵敏向他發了個“敲打”的圖像。
蘇子涵:我不想出家!邵敏:那就好好把握你的紅塵事。
四點多鐘,方曉寫了第二十八期戰報,自擬題目為“北風吹,雪花飄,“皮具暖人心”,蘇子涵看完后,把題目微調為“雪花飄,北風吹,“皮具暖人心”,并讓她到總經辦打完后發到各市場。方曉一想到總經辦的小于霸道的樣子,便向他示怯道:“蘇經理,可不可以不發呀!”
蘇子涵說,高總昨天就要求發下去,今天再不發,高總可要發脾氣了!
邵敏這時坐不住了:“我真羨慕當個小女人多好啊,能向蘇經理撒個嬌!”
方曉反唇相譏:“你不是女人嗎?”
邵敏:“蘇經理說我是個中性人”
方曉:你一個中性人都找到老公啦,可我一個小女人卻找不到老公,太不公平了!嗚嗚!
方曉走后,蘇子涵給邵敏發了個短信:積點口德,她什么時候向我撒嬌了?
邵敏:“‘蘇經理今天可不可以不發啊!’”聽著我都惡心,不要臉!
蘇子涵:我沒聽出來
方曉從總經辦回來,將一份戰報交給蘇子涵。他問她:結果怎么樣?
方曉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對他報“喜”道:“出人意料,小于沒讓我幫他裝郵件。”
他鼓勵她說:“不見得那么復雜吧?”
方曉:我已經給小于發了個短信:“多謝支持和幫助。”
下班后,總經辦通知蘇子涵去討論方案。回到辦公室來后,他見方曉還沒回去,便問:“你咋還沒回家?”
方曉回答:“楊老師要和我一塊走。”
“楊編輯呢?”他下意識搜尋著楊習果。
“他在對門。”方曉努了努嘴。
“那,我先走了。”他關閉電腦后,回家了。